任何一位教师都想成为优秀教师,这是他们不懈的追求。赵国忠在《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标准》中论述了优秀教师的五个标准: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做学生美好人生的导航者、做智慧的管理者、做快乐的教育者。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注重学生品行的陶冶。只有内心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而不是怀有功利性的目的,才能激发出教师更大的潜力。......
2023-08-20
(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不仅关系到教育自身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能否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的全局性大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江主席1999年在全教会上更加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
(二)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全社会普遍关注而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重申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先后制定了若干规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相当一些地方学生负担过重,必须高度重视,切实予以解决。1983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试行草案)》;1988年5月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1990年重申这一规定;1993年3月国家教委又发布《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指示》,1994年11月国家教委更重申了《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的规定。综上所述,关于“减负”问题主要有以下要求:(www.chuimin.cn)
1.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突出表现在,有的学校随意增加课时,超纲授课,作业量大,考试频繁,资料泛滥;社会上各种竞赛、奥校、奥班、读书、评奖等活动名目繁多;一些领导部门向教育部门和学校下达升学指标等。这些做法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剥夺了儿童、少年的童心和乐趣,严重阻碍了儿童、少年全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制约了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2.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包括:搞好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积极推动招生制度的改革;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1)教师和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教学)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搞突击教学,提前结束课程。各科教学要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大纲进行,不得任意拔高教学要求。(2)学生使用的教科书,必须是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查通过并列入教学用书目录的教科书。教学用书目录中未列的书籍一律不准作为教材在教学中使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及学校不得组织编写,也不得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购买各种名目的复习资料、学习辅导资料等。2000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规定:小学开设的各门课程,每门只准使用一本经审查通过的教科书。地方课程选用教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照此精神从严规定。其他课程和专题教育活动均不得组织小学生统一购买教材和各种读本。任何部门、团体、机构、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小学生统一购买教材以外的教辅材料和学生用品,更不能以此作为考核、评奖的依据。未经同意,其他部门、团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向中小学生推销图书、电子音像制品、学具及学生用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坚决抵制其他单位或个人向学生推销这类复习资料。(3)作业的分量和难度要适当。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5小时(以上均按中等水平学生完成的时间计算)。高中各年级每日作业量由各省制定。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期)由学生自主支配,学校或教师都不得占用,不得给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4)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原则上要保证小学生每日有9小时以上的睡眠,初中生9小时睡眠,高中生8小时睡眠。(5)改革考试办法,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除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可与初中毕业考试合一)、高中会考外,废止其他年级任何形式的统考统练。(6)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单纯以学科考试成绩或升学率高低评价学校和教师,不得给学校、教师下达学生考试成绩或升学率的指标;不得以此排名次,也不得以此作为评价他们工作好坏、进行奖惩的主要依据;学校、教师不得按学生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7)努力办好每一所小学和中学。(8)要严格控制各种类型的竞赛、读书、评奖活动。
4.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必须加强领导,加强管理,严肃纪律。2000年1月7日,教育部召开电视会议,发出《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紧急通知强调,对加重学生负担的违纪事件必须严肃处理。紧急通知规定:学校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依据儿童学习和生活规律均衡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下午可以活动和做作业为主。不得增加周活动总量,更不得增加学科教学的学时。不得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更不得收费上课、有偿补课;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小学生家庭作业。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除语文、数学外,其他课程不得组织考试。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取消百分制;已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地区,要坚决落实小学毕业免试就近升入初中的规定。任何初中入学、招生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选拔性的书面考试。任何部门、团体、机构和学校,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组织小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读书活动,不得以赛促销、以赛代销。教育部将组织专项督导检查,检查《紧急通知》落实情况。地方各级教育行政及教育督导对加重学生负担的违纪事件,一经核实,必须严肃处理,对有关责任人员要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有关教师素质道德修养的文章
任何一位教师都想成为优秀教师,这是他们不懈的追求。赵国忠在《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标准》中论述了优秀教师的五个标准: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做学生美好人生的导航者、做智慧的管理者、做快乐的教育者。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注重学生品行的陶冶。只有内心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而不是怀有功利性的目的,才能激发出教师更大的潜力。......
2023-08-20
为使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教育部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特色和本国国情,尽快制定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同时,标准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高校,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差异性,标准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为了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部提出的拓宽专业口径,调整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2023-11-25
所以,要探索更有实效的远程教育教师素养提升途径,我们可能需要对目前已经存在于我国远程教育系统中的这些途径,尤其是可能从制度和组织层面进行自觉规划和组织的那些途径的运作特点进行分析,基于“什么因素影响了它们的效率”的判断,探索提高实效的可能空间。(一)远程教育教师的素养培养是一项系统工作远程教育教师的素养提升问题,本身是一个系统工作,并不仅仅是内容与途径的问题。......
2023-08-20
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育必须建立在对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内涵的充分认识上。信息素养的概念从提出之日起,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内涵也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丰富了信息素养的内涵:[3]信息素养。综上所述,从上述关于信息素养定义和内涵可见,信息素养已不是一个单一的技能问题,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概念。......
2023-11-25
而顾先生本人也对自己的学术生涯做了一番自我总结,他说:“到了研究学问的时候,我的人格便非常强固,有兴趣,有宗旨,有鉴别力,有自信力,有镇定力,有虚心和忍耐,所以我为发展我的特长计,愿意把我的全生命倾注于学问生活之内,不再旁及它种事务。”这一番自我剖析正是顾先生一生所展现的完美的学术品格的真实写照,正是这些超于一般人的品质才使得顾先生在他的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进,硕果累累。......
2023-08-20
虽然国内、国外近年提出的远程教育教师角色分析框架丰富而多样,但从根本上说来,教师角色核心仍是教师这一职业固有的“课程与教学”方面的角色。所以,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师,要承担起在课程与教学方面的责任、扮演好这方面的角色,还有必要持续地自我更新。......
2023-08-20
在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中,激励的主要对象是全校的教职工。激励或约束高校教师行为的目标、诱导或约束高校教师行为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作用的时间、条件和程度,构成了一套高校教师激励、约束的完整机制。高校教师事业激励具有下列特点。......
2023-08-20
基于这样的认识,明确教师人文素养的构成要素是培养教师人文素养的重要前提性条件。由此可见,人文知识是教师人文素养的基本组成材料,人文知识具有怡情养性、陶冶身心、关爱社会的作用。教师人文素养主要内涵之一是人文情感或人文情怀,具体体现为拥有真诚的情感并使之自然地流露而产生理想的情感教育效果。可以说,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便是人文精神。......
2023-07-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