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二)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研究表明,学生一般都有“向师性”,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这种“向师性”具有不同的特征。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就是劳动手段在很多方面体现于劳动者主体,即教师本人的心理素质、人格和言行本身。......
2023-10-2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社会主义法制的逐步健全,社会越来越需要高水准的职业道德。为此,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及《教师法》的精神,教育部于1997年8月7日对1991年颁布实施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修订,并于9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具体内容如下:
1.依法治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3.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4.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5.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6.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7.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求私利。(www.chuimin.cn)
8.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从这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可以看出,《规范》的内容比上一次更加具体,要求更高。与上一次相比,具有以下特色:
1.内容实用性较强。除了从理想层面和原则层面提出要求外,最主要的是在规则层面上也提出了要求,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2.《规范》中对整个教育行业自身的建设有所考虑,但考虑不多。为此,建议在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应以专业化为基本定向,着眼于教育行业内部的发展需要,取信于公众,赢得专业自主权,把我国师德规范建设成为专业道德规范。
3.虽然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给教师职业道德赋予了时代的特征,理论上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但在具体表述的层次上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要从教师具体工作中需要处理的几种关系的角度出发进行阐述。
因此,《规范》仍需再进一步修订,以建立一套名副其实、用语规范、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行之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有关教师素质道德修养的文章
再次,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二)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研究表明,学生一般都有“向师性”,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这种“向师性”具有不同的特征。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就是劳动手段在很多方面体现于劳动者主体,即教师本人的心理素质、人格和言行本身。......
2023-10-22
由此可见,制定教师职业道德时,必须将其放在国家基本的法律框架内。在我国目前制定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中,已经有许多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这为确立教师的地位提供了依据。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要求,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理各种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2023-10-22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选择的条件也可概括为这两个方面。但道德行为选择的可能性不仅取决于社会生活,而且取决于社会制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选择是教师认识、权衡、取舍的复杂心理活动过程,是教师完全自觉进行的。知、行、意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个基本因素,也是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过程。以它们为基础,构成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最直接作用的主观条件。教师道德行为选择首先来自于认识的选择性。......
2023-10-22
爱国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它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支撑点。学生的模仿性和向师性,使得教师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反映在教育活动中,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不仅是一种教师奉献精神的体现,也是其广阔胸襟的展示。......
2023-10-26
教师道德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结果,不仅是对已发生的行为和品质的制裁或激励,而且也是对教师的深刻教育和监督。维护教师职业道德与发展教师职业道德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在不断维护中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在处理这一系列关系中,道德评价发挥着重大的调节作用,即褒扬善行、排除隔阂、斥责恶行。它能唤起教师内心良好的道德信念,促进教师道德人格的升华。......
2023-10-22
为此,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在总结试行情况的基础上对《要求》进行了修订,于1991年8月13日颁发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上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可以看出,这个《规范》除了在前三点上与1984年的相同外,变化最大的就是在具体表述上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
2023-10-22
有的说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有的说教师职业道德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因为它们没有完整地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教师职业道德是这样“必然”性和“实然”性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而且是内化的行为或准则。......
2023-10-22
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功能还要通过教师个体内在的精神力量的作用得以实现。具有高度义务感的教师会在自己的职业行为中时刻按教师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各种困难和干扰,正确处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冲突。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职业行为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建立教师与学生,教师相互之间,教师个体与教师集体,教师与学生家长及社会成员的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上。......
2023-10-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