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都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人们必须重新审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4]可以说,江总书记发表的《谈话》、教育部发出的《通知》及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就是必须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这意味着对目前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3-10-22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广大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在批判继承人类历史上师德优秀遗产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的教师职业道德。
随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职业道德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道德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增添了崭新的内容,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形成教师的职业心理,形成教师特有的道德习惯、道德传统,以及推动教师的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1984年10月13日,全国教育工会颁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目的为了提高教师的社会主义觉悟和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道德规范》要求教师:
1.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事业。
2.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3.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勇于创新。
4.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
5.奉公守法,遵守纪律;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与家长、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学生。(www.chuimin.cn)
6.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从上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可以看出,该《规范》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上体现了它是根据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教师队伍的现状,归纳总结出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该规范多是从宏观上对教师职业提出的要求,注重道德理想层面的追求;
2.规范侧重于师德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和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而对整个教育自身建设的需要考虑很少;
3.虽然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给教师职业道德赋予了时代的特征,但在具体表述中没有明确的层次性。
鉴于《道德规范》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部决定对《道德规范》进行修订。
有关教师素质道德修养的文章
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都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人们必须重新审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4]可以说,江总书记发表的《谈话》、教育部发出的《通知》及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就是必须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这意味着对目前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3-10-22
有的说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有的说教师职业道德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因为它们没有完整地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教师职业道德是这样“必然”性和“实然”性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而且是内化的行为或准则。......
2023-10-22
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功能还要通过教师个体内在的精神力量的作用得以实现。具有高度义务感的教师会在自己的职业行为中时刻按教师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各种困难和干扰,正确处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冲突。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职业行为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建立教师与学生,教师相互之间,教师个体与教师集体,教师与学生家长及社会成员的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上。......
2023-10-22
乐教勤业原则是指教师要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勤奋地工作。教师乐教勤业,是由教育实现自身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内在需要决定的。乐教是勤业的内在动因,是勤业的动力和能源;勤业是乐教的具体体现,是满足乐教需要的基本途径。是否乐教,影响着是否能够做到勤业;是否勤业,反映着一个教师是否乐教。可见乐教勤业是制约教师教育工作成效的主要内在因素。在当前,坚持乐教勤业,有利于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形成良好的行业风尚。......
2023-10-22
教师职业道德体现着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和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追求。它在教师的职业行为中,具有一种启动的力量,激发、鼓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自我修养、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觉地做好教育工作。这便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动力功能。上述这些方向因素的有机结合并作用于教师,便可达到激发、鼓励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目的,发挥教师职业道德的动力功能。......
2023-10-22
可见,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在师德规范中分别属于不同的层次,依次为对教育专业行为的最高要求、中级要求、最低要求或起码要求。(三)师德规范的类型教师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形式,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师德规范阐明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即道德义务或伦理职责。只要三者比例适当,整个师德规范结构合理,就可以全面发挥其规范功能。......
2023-10-22
由此可见,制定教师职业道德时,必须将其放在国家基本的法律框架内。在我国目前制定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中,已经有许多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这为确立教师的地位提供了依据。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要求,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理各种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2023-10-22
这些规定,对于促进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应当予以表彰、奖励。”......
2023-10-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