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师素质道德修养:乐教勤业原则

教师素质道德修养:乐教勤业原则

【摘要】:乐教勤业原则是指教师要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勤奋地工作。教师乐教勤业,是由教育实现自身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内在需要决定的。乐教是勤业的内在动因,是勤业的动力和能源;勤业是乐教的具体体现,是满足乐教需要的基本途径。是否乐教,影响着是否能够做到勤业;是否勤业,反映着一个教师是否乐教。可见乐教勤业是制约教师教育工作成效的主要内在因素。在当前,坚持乐教勤业,有利于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形成良好的行业风尚。

乐教勤业原则是指教师要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勤奋地工作。这是对教师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

教师乐教勤业,是由教育实现自身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内在需要决定的。任何一种职业的存在,不仅是人们生计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一个行业在努力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对职业活动效率和效益的追求,从而唤起从业人员对本职业的敬重感,使之乐于从事此业。勤奋工作是获得行业活动质量效益的根本保证,教育也是如此。它的育人特点和自身效益、社会价值实现的需要,内在地决定了它的从业者能够乐于从教、勤奋工作。

乐教勤业,也是教师胜任教育工作,做好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乐教才能勤业,勤业能强化乐教。乐教是勤业的内在动因,是勤业的动力和能源;勤业是乐教的具体体现,是满足乐教需要的基本途径。是否乐教,影响着是否能够做到勤业;是否勤业,反映着一个教师是否乐教。可见乐教勤业是制约教师教育工作成效的主要内在因素。只有乐教勤业,才能做好教育工作。

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教师要有乐教勤业精神。人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没有乐于从教和勤奋工作的毅力,是很难在育人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在当前,坚持乐教勤业,有利于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形成良好的行业风尚。(www.chuimin.cn)

乐教勤业原则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热爱教育,乐于从事教育事业。何以能够乐教?一是要不断深化对教育价值的多方面认识,来增强自身的教育责任感。有了强烈的责任感,就能够乐于从事教育事业。二是要不断深化教师社会作用的认识,从社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发展中,领会自己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崇高使命,增强教师工作的荣誉感。三是要善于从复杂的育人工作中,去体验艰巨劳动中的欢乐,强化乐于从教的情感体验。教书育人虽十分艰苦,但却“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就会越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你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地走向生活,为社会作出贡献时,你会多么高兴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居上,这里不也正包含着你的一份辛勤的成绩在里面吗?”[1]四是要不断增强热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明天全在于他们,这种富有责任的教育之爱也会促使教师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即愿意从事教育,乐于从事教育,以育人为乐。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努力,强化自身修养,不断深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也会更加乐于从教,达到以育人为乐的境地。

第二,勤于功业,勤奋工作。勤业体现着好学上进、主动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何以能够勤业?乐教是根本,敬业进取是动力。勤业,一是要勤于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开阔视野。二是要勤于钻研,掌握从教规律。钻研,要注意发现问题价值,要抓住关键性问题,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勇于创新。三是要勤于岗位,精于业务,精心做事,忠于职守,不敷衍塞责,要认真对待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