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师素质与职业道德的一致性

教师素质与职业道德的一致性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与一般道德相区别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教书育人。可以说,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所在。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根本问题而产生的,都是与这一根本目的相联系的。古今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始终贯穿着教书育人的要求。从最早对教师的表述来看,教师就已被赋予了教书育人的职责。[10]上述这些充分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特点,即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

教师职业道德与一般道德相区别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教书育人。可以说,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所在。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根本问题而产生的,都是与这一根本目的相联系的。

古今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始终贯穿着教书育人的要求。从最早对教师的表述来看,教师就已被赋予了教书育人的职责。如我国古代《礼记·文王世子》中就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之说。意思是:教师的职责是既要教学生有关具体事物的知识,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我国现代教育家徐特立、叶圣陶、陶行知等,都谈到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道理。原苏联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不断地告诫教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5]业道德中,育人被视为教书的根本,强调教师“不能以‘教书’、‘教学生’为满足,即使他能‘教学生学’,还没有尽他的教之能事。他应该进一步‘教学生行’。‘行些什么’?简言之,就是行做人之道”。[6]“教师不应当只限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技巧?还要教育学生,这是教师的神圣天职。”[7]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只教学生读书写字、记诵经文,而不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做人的道理,那就不能很好为社会培养有益于人民的人。一名教师“应该知道德行和善良的心灵比任何学问或文字都重要,要把它的主要工作放在形成学生的心理,使它具有一种正当的心情上面……如果没有这一点,不能排除不良的与邪恶的,那么,文字、科学以及教育上的其他一切成就都没有用处,就只能使得一个人变得更坏、更危险而已”。[8]正因为如此,法国18世纪教育家卢梭曾指出:对一个教师来说,重要的“问题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9]

教书育人在教师职业道德中,不仅仅表现为只是一种要求,而且包含着如何实现教书育人的实践性要求。除团结协作、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总体要求外,还有许多细微性的指导。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如何教书育人曾有这样的阐述:“课不仅是以知识的内容来教育学生。同样的知识内容,在一个教师手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个教师手里却起不到教育作用。知识的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究竟跟教师个人的精神世界(他的信念、他生活的整个道德方向性和智力方向性,他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即年轻一代的未来的观点)是否密切融为一体。”[10](www.chuimin.cn)

上述这些充分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特点,即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