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间水资源利用结构特征。西北地区5省(自治区)总用水量为786.5亿m3,占该地区水资源总量的36.2%,分别比东部、中部和西南地区高出6%、16.2%和31.9%,这意味着该地区已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表3-2西北地区及各省(自治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单位:亿m3注表中的数字是1994~2000年的平均结果,宁夏利用的过境黄河水,是总用水量的8倍。......
2023-10-22
1.用水结构及其动态特征
水资源在利用上可分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三部分。表6-5和图6-2是甘肃省水资源利用结构(1994~2000年)。从中可以看出,在总用水量(119.83亿m3)中,农业用水为96.23亿m3,占总用水量的80.31%;工业用水为16.91亿m3,占总用水量的14.11%;生活用水6.69亿m3,占总用水量的5.58%。
图6-3描述了甘肃省总用水量,对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量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总用水量具有增加的趋势;农业用水也趋于增加,但存在波动,增长态势不够稳定;生活用水的情形也是如此;工业用水的增长态势比较稳定。
表6-5 甘肃省用水结构动态变化情况 单位:亿m3
资料来源:甘肃省水资源公报,1995~2001。
图6-2 甘肃省水资源利用结构图
图6-3 甘肃省水资源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趋势
从用水结构的动态特征看,工业和生活用水所占的份额与其用水量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用水量增加,所占的份额也增加。但农业用水表现出相反的特征,在1995年、1996年、1998年和2000年,其用水量的变化与其份额的变化趋势是相反的。
在甘肃省用水量统计中没有涵盖生态用水的情况,所以只能从农业、工业和生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前两者属于生产,后者属于生活。若进一步细分,农业用水可分为农田灌溉用水、林牧渔业用水;工业用水分为规模以上工业用水和规模以下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分为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生活用水两个方面。
表6-6是甘肃省行政分区水资源利用结构。从表6-6可以看出,酒泉、武威和张掖3个地区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份额都在90%以上,临夏、定西和白银3个地区的农业用水份额在80%以上。农业用水份额较小,低于50%的地区是甘南、兰州和嘉峪关三个地市。无论农业用水份额高的地区,还是份额较低的地区,农业用水份额大都呈现出递减的趋势,有的递减幅度还比较大;工业用水份额则趋于递增,但表现得不太明显;生活用水份额的变化也表现出类似的特征。
表6-6 甘肃省行政分区水资源利用结构分析表 单位:亿m3
续表
资料来源:《甘肃省水资源公报》。
2.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动态特征
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的指标。为此,采用农业万元产值用水量、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两个指标,对甘肃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见表6-7。
表6-7 甘肃省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甘肃省水资源年报、统计年鉴计算。
注 表中的产值是按可比价。(www.chuimin.cn)
由表6-7可以看出,1994~2000年农业的万元产值平均用水量为6712.88m3,工业万元产值平均用水量为260.68m3,前者是后者的25.75倍。换句话说,每立方米水用于农业生产可以创造1.49元的价值,而用于工业生产可以创造38.36元价值。
从动态来看,从1994年到2000年,无论是万元农业产值用水量还是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都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前者从1994年的7735.54m3减少到2000年的5798.37m3,7年间减少了1937.17m3,年均减少322.86m3;后者从342.80m3减少到190.07m3,减少了152.73m3,年均减少25.46m3。由此可见,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是逐年提高的,而且提高的幅度也是比较大的,其中,1994年每立方米水资源用于农业可创造的价值为1.29元,2000年每立方米水资源可创造1.72元的价值;1994年每立方米水资源用于工业可创造29.17元的价值,2000年每立方米水资源可创造的价值是52.61元。两者相比,工业用水效率比农业用水效率提高的幅度更大。图6-4和图6-5直观地表达了万元农业产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的动态变化特征。
图6-4 万元农业产值用水量动态变化情况
图6-5 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动态变化情况
采用上述方法,我们还计算了1991年、1995年和2000年三个年度甘肃省各地(州、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表6-8)。需要说明的是:各年的产值采用产值指数进行了调整,所以表6-8中的计算结果不仅具有横向可比性,还具有纵向的可比性。
3.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
采用综合报告中的分析方法,根据表6-8计算出相应的数据,汇总于表6-9。由表6-9可以看出,就全省来说,在460.96亿元GDP增加中,用水量增长带来的GDP增长及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78亿元和5.38%;用水效率提高带来的GDP增长及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0.09亿元和75.95%;用水结构调整带来的GDP增长及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6.09亿元和18.68%。由此可见,用水量增加、用水效率提高以及用水结构调整都可以实现GDP的增长,但其贡献率有所不同,其中用水效率提高的贡献率最高,其次是结构调整,用水量增加的贡献率最小。这表明,在依靠用水量增加实现GDP增长空间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用水效率的提高和用水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
表6-8 甘肃省行政分区用水效率及动态变化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甘肃省水资源公报、统计年鉴计算。
注 表中的产值指1980年不变价。
从甘肃省各个地(州、市)的具体情况来看,则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从用水量增加对GDP增长的贡献来看,贡献率最大的是甘南州,为63.53%,其次是庆阳地区,为54.08%,处于第三位的是酒泉地区,为30.90%。对GDP增加产生负影响最大的是白银市,为-17.75%,其次是陇南地区,为-17.06%,贡献率是负值的还有嘉峪关市、张掖地区、金昌市、定西地区、天水市,共7个地(州、市),占甘肃省地(州、市)的50%;从用水效率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来看,所有地(州、市)都是正值,这表明提高用水效率是实现GDP增长的一条有效途径,其中贡献率最大的是临夏市,达到了451.27%,贡献率最小的是武威地区,仅为3.86%;从用水结构调整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来看,有8个地(州、市)是正值,其中,贡献率最大的是武威地区,为94.25%,其次是白银市,为83.80%。用水结构调整起负效应的有6个地(州、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临夏市,达到了-351.26%。
4.初步判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对甘肃省水资源利用情况作出以下判断:
首先,用水量增加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小,仅为5.38%。如果没有技术改进和用水结构的调整,仅仅增加水资源供给量的作用将是极为有限的,而且增加供水量也是不现实的。
其次,甘肃省水资源农业利用效率提高得比较缓慢,而工业用水效率提高得相对快一点,它们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5.95%,这意味着提高水资源效率是加速甘肃省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三,甘肃省的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其份额达到80%以上,而且用水结构调整相当缓慢,但它对GDP的贡献率仍达到18.68%,这意味着甘肃省通过调整水资源利用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方面有非常大的空间,但这并不是说在全省范围内都如此,因为有6个地(州、市)调整水资源利用结构对GDP增加的贡献率是负值。
有关化解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研究的文章
区域间水资源利用结构特征。西北地区5省(自治区)总用水量为786.5亿m3,占该地区水资源总量的36.2%,分别比东部、中部和西南地区高出6%、16.2%和31.9%,这意味着该地区已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表3-2西北地区及各省(自治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单位:亿m3注表中的数字是1994~2000年的平均结果,宁夏利用的过境黄河水,是总用水量的8倍。......
2023-10-22
全省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为289.8亿m3,其中内陆河流域14.0亿m3,黄河流域242.1亿m3,长江流域为33.7亿m3。表6-4汇总了甘肃省各地(州、市)水资源禀赋的计算结果。甘肃省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特征是:内陆河流域地多水少,黄河流域水低地高,长江流域水多地少。......
2023-10-22
第一,陕西和新疆的总用水量分别减少1.02亿m3和24.23亿m3,分别下降了1.3%和5.2%;甘肃、青海和宁夏的总用水量分别增加12.15亿m3、2.76亿m3和50.79亿m3,其中甘肃和青海的总用水量分别增长11.2%和11.5%,而宁夏的总用水量则翻了一番多,其增量超过了西北地区总用水量的增量。......
2023-10-22
表8-4就是宁夏各地市间水资源禀赋比较表。从单位国土水量来看,全区为13500m3/km2,最多的固原地区,达到了22927.96m3/km2,其后的银川市和石嘴山市也分别达到了17310.44m3/km2和13358.78m3/km2,都超过了全区平均水平。综合上面的分析,固原地区水资源是最丰富的,其次是石嘴山市和银川市,相反,吴忠市水资源是最贫乏的。......
2023-10-22
据分析,出现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主管部门没有严格限制耗水型且粗放型的生产活动,致使耗水量的增长率超过了GDP的增长率。对GDP增加产生负增长最大的是和田地区,为-454.55%,其次是喀什地区,为-123.34%,贡献率为负值的还有塔城地区、伊犁地区、哈密地区、阿克苏地区和克孜勒苏州;用水效率提高对GDP增长贡献率最大的是和田地区,达1712.05%,贡献率较小的是昌吉州,仅为3.98%;石河子市、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和阿克苏地区为负值。......
2023-10-22
基于这种认识,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西北地区用水效率的变化上。农业节水是指在维持或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前提下节约用水,其关键是减少农业用水的无效损失。在实践中,西北地区总结出了三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与方法:一是工程技术措施,包括工程、农艺、生物等技术;二是制度措施,包括市场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三是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2023-10-22
表7-2是陕西省行政分区土地利用结构统计表。表7-2陕西省分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统计表单位:万hm2续表资料来源:陕西省2000年土地统计年报。在后面的分析中,将行政分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与水资源结合起来进行。......
2023-10-22
在用水效率方面,平均每立方米用水创造的GDP,东部地区为20.85元、中部地区为12.89元,西南地区为15.38元,西北地区为5.01元,西北地区的用水效率为其他地区的24%~39%。第一产业每立方米用水创造的GDP,东部地区为4.54元、中部地区为4.01元,西南地区为5.94元,西北地区为1.19元,西北地区第一产业的用水效率为其他地区的20.4%~30%;在生活用水方面,东部地区人均55.96m3/a,中部地区人均33.47m3/a,西南地区人均36.24m3/a,西北人均34.68m3/a,西部生活用水效率是最高的。......
2023-10-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