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节水管理成果!

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节水管理成果!

【摘要】:到1999年底,新疆全区有66个县市开征水资源费,累计征收水资源费9000万元。据1992年统计,全疆共有输水渠道29万km,其中防渗渠道4.2万km,占输水渠道总长度的14.5%,渠系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为0.43。目前,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哈密市、裕民县4个国家级节水示范区已建成高标准节水示范工程0.12万hm2,节水374.4万m3。截至1998年底,15个国家级节水增产重点县共完成渠道防渗面积9.97万hm2,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2.28万hm2。

(1)征收水费。青海省现行的水费征收办法是:凡是具备按方收费条件的,每100m3水资源的价格为2~4kg小麦;不具备按方收费条件的,河湟谷地每公顷每年征收水费105~225kg小麦,其他灌区每公顷每年征收75~120kg小麦。“九五”期间年均征收水费1748.65万元,是“八五”期间年均水费的2.77倍。水费占农业生产成本的比例一般为6%左右。

为了弄清农业用水的供给成本,青海省的水资源主管部门选择有代表性的15个666.7hm2以上的灌区,进行供水成本测算。其结果为最低的成本水价为0.059元/m3,折合公顷均为337.5元/a;平均成本水价为0.113元/m3,折合每公顷为642.45元。据此,可以推算出:每公顷灌水量为5700m3

(2)征收水资源费。青海从1995年10月1日起实施《青海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是: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用于工业生产的,按取水量计征0.02元/m3;用于城镇居民生活的,计征0.01元/m3。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挖筑鱼塘和取用地表水、地下水用于水产养殖的(不含天然湖泊、水库),按养殖面积计征60元/hm2。在本省境内取水调往省境外利用的,除另有协议外,一律计征0.0002元/m3。近几年来,征收的水资源费将近1000万元。

(3)开展节水的技术创新。节水灌溉的试验,并加以推广。例如,通过反复试验,增加灌溉次数,减少灌水量的试验,灌溉面积麦类作物每公顷冬灌1950m3(或春灌1800m3),分蘖1200m3,抽穗975m3,灌浆975m3;豆类作物每公顷冬灌1950m3(或春灌1800m3),开花1125m3,结荚900m3,灌浆900m3。(www.chuimin.cn)

(4)雨水资源化。在半干旱地区,只有5%的雨水能够转化为地表径流。在这样的地区,修集雨水窖是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历史上,通过修建集雨水窖满足生活用水需求的实践早就出现了,但用它来解决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则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事情。20世纪90年代末,青海省利用集雨工程修建了7.7万眼水窖,可蓄水200多万m3,已蓄水的5万余眼,实际蓄水120余万方。“十五”期间,将新建水窖50.9万眼,平均每户修6眼窖,户均蓄水量要达到210m3,其中2眼用于人畜饮水和庭院经济,其余4眼用于大田,使户均0.13hm2基本农田得到适时的补灌。牧区10812户修建蓄水池21624座,每户蓄水池2座,户均蓄水量达到60m3

(5)减少输水损失。青海省共有干支渠道111180.8km,实施了防渗衬砌的渠道仅有2369.13km,衬砌率为21%。所以,加大渠道防渗衬砌,便成为节水的主要措施。最初,渠道衬砌的主要目标是确保输水安全,即避免渠道崩塌而导致水无法输到特定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