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间水资源利用结构特征。西北地区5省(自治区)总用水量为786.5亿m3,占该地区水资源总量的36.2%,分别比东部、中部和西南地区高出6%、16.2%和31.9%,这意味着该地区已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表3-2西北地区及各省(自治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单位:亿m3注表中的数字是1994~2000年的平均结果,宁夏利用的过境黄河水,是总用水量的8倍。......
2023-10-22
采用综合报告中的分析方法,根据表9-8、表9-9计算出相应的数据,汇总于表9-10。
由表9-10可以看出,就全省来说,用水量增长带来的GDP增长及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5.03亿元和214.13%;用水效率提高带来的GDP增长及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60亿元和47.66%;用水结构调整带来的GDP增长及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6.92亿元和-161.79%。由此可见,用水量增加对GDP的贡献率远远超过了用水效率提高的贡献率。同时,用水结构调整带来的是GDP的减少,也就是说,青海省在水资源总量固定的情况下,依靠用水量增加是不现实的,只有依靠用水效率的提高来实现GDP的增长。
(www.chuimin.cn)
青海省各个地(州、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一,从用水量增加对GDP的贡献看,西宁市分别为26.38亿元和95.90%,远远高于其他地(州、市);其次是玉树州,分别为0.27亿元和35.09%;其中海东地区、海北州和果洛州则表现出相反的情况,用水量的增加不但没有带来GDP的增加,相反却使其减少,而且减少的幅度还不小,特别是果洛州,两个数据分别为-1.55亿元和-2006.53%,是三者之中减幅最大的。由于增加的用水量大部分用于农业生产,从一定程度上使工业生产用水量相对减少,而农业用水的效率远远低于工业用水的效率,带来了农业用水所创造的产值不能抵消工业生产因水量减少而带来的产值的减少。第二,从用水效率的提高对GDP的贡献看,绝对数最大的两个地(州、市)是西宁市和果洛州,其中后者的相对比率远远超过了前者,达到了28102.11%,而前者只有83.08%,其原因在于西宁作为青海省首府,工业是主要产业,而果洛州则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州,工业远远落后于西宁,用水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工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具有比较大的空间,对GDP的贡献率高于西宁市是正常的。处于第三位的是海南州,分别为13.31亿元和740.36%;只有海北州,用水效率提高对GDP增加的效应是负的,分别为-0.45亿元和-148.98%。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提高用水效率必须以增加投入为前提,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以至于产生的利润无法抵消成本。第三,从用水结构调整对GDP的贡献看,绝对量处于前三位的分别是海东地区、黄南州和海西州,分别为12.70亿元、8.98亿元和7.86亿元,其相对比率分别为155.68%、73.13%和63.07%,并不是最高的,远低于海北州273.88%的水平;西宁市、海西州和果洛州,用水结构调整对GDP的贡献率是负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分别为-21.16亿元和-76.91%、-20.08亿元和-25995.58%、-11.65亿元和-647.78%。
有关化解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研究的文章
区域间水资源利用结构特征。西北地区5省(自治区)总用水量为786.5亿m3,占该地区水资源总量的36.2%,分别比东部、中部和西南地区高出6%、16.2%和31.9%,这意味着该地区已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表3-2西北地区及各省(自治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单位:亿m3注表中的数字是1994~2000年的平均结果,宁夏利用的过境黄河水,是总用水量的8倍。......
2023-10-22
全省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为289.8亿m3,其中内陆河流域14.0亿m3,黄河流域242.1亿m3,长江流域为33.7亿m3。表6-4汇总了甘肃省各地(州、市)水资源禀赋的计算结果。甘肃省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特征是:内陆河流域地多水少,黄河流域水低地高,长江流域水多地少。......
2023-10-22
第一,陕西和新疆的总用水量分别减少1.02亿m3和24.23亿m3,分别下降了1.3%和5.2%;甘肃、青海和宁夏的总用水量分别增加12.15亿m3、2.76亿m3和50.79亿m3,其中甘肃和青海的总用水量分别增长11.2%和11.5%,而宁夏的总用水量则翻了一番多,其增量超过了西北地区总用水量的增量。......
2023-10-22
在用水效率方面,平均每立方米用水创造的GDP,东部地区为20.85元、中部地区为12.89元,西南地区为15.38元,西北地区为5.01元,西北地区的用水效率为其他地区的24%~39%。第一产业每立方米用水创造的GDP,东部地区为4.54元、中部地区为4.01元,西南地区为5.94元,西北地区为1.19元,西北地区第一产业的用水效率为其他地区的20.4%~30%;在生活用水方面,东部地区人均55.96m3/a,中部地区人均33.47m3/a,西南地区人均36.24m3/a,西北人均34.68m3/a,西部生活用水效率是最高的。......
2023-10-22
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所以该地区特别重视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从汇总计算结果的表13-1可以看出,按现有技术应用水准,到2010年,西北地区还有92.46亿m3的节水潜力,这个数字相当于2000年总用水量的11.6%。资料来源:西北地区5省(自治区)节水发展规划。......
2023-10-22
表8-4就是宁夏各地市间水资源禀赋比较表。从单位国土水量来看,全区为13500m3/km2,最多的固原地区,达到了22927.96m3/km2,其后的银川市和石嘴山市也分别达到了17310.44m3/km2和13358.78m3/km2,都超过了全区平均水平。综合上面的分析,固原地区水资源是最丰富的,其次是石嘴山市和银川市,相反,吴忠市水资源是最贫乏的。......
2023-10-22
黄河是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这些水资源对黄河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和现代化建设以及改善人民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资料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的用水量迅速增长。黄河上游地区超量引水,超过了其供水量,造成了黄河的断流。这意味着黄河用水量的44%用在27%的耕地上。一般来说,黄河上游耕地的平均生产率不如中下游,而单位耕地所耗用的水量却要比中下游多出一半多,这样的水资源调配显然是不合理的。......
2023-10-22
由于1995年前的资料不够完整,我们只能对1995~2000年的农业节水构成加以分析。三者相比,林牧地增加的幅度最大。农业节水构成的分析。从表9-13可以看出,新增农田、林牧地和农业灌溉的用水量均在持续增加,其中新增农田的用水量由1996年的0.157亿m3增加到2000年的0.670亿m3,增长了2.27倍;新增农业灌溉面积的用水量由1996年的0.230亿m3,增加到2000年的0.901亿m3,增加了2.91倍;新增林牧地用水量由1996年的0.0168亿m3,增加到2000年的0.0601亿m3,增加了2.58倍。......
2023-10-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