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工程技术措施改进水资源可利用性和提高利用效率

工程技术措施改进水资源可利用性和提高利用效率

【摘要】:工程技术措施的作用表现在改进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两个方面。全年共收购烟叶65.5万担,产值1.32亿元,实现税收6900万元。陕西省于1996年开始实施“甘露工程”,在降水少,水源稀缺的地方,水窖是解决饮水困难和农作物缺水的主要措施,青海省也在1997年开始推广“雨水集流工程”。1)灌渠防渗工程。

工程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引水工程、渠道衬砌工程、灌溉设施工程(喷灌、滴灌)、生物工程(培育耐旱、耐盐碱的作物品种),它们的目的分别是提高水资源供给能力、减少输水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克服水资源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水资源利用的四个层次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从最初的提高水资源的供给能力到减少输水损失,再到提高用水效率,直至减少经济增长对水资源的依赖性。相应地,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科技水平随之提高,节水效果也越来越好。

从目前采用的工程措施看,一个国家所采用的工程类型与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而言,发达国家主要用灌溉设施、物种改良、自动化管理等科技密集型工程来实现节水,如以色列,主要应用先进的灌溉设备、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用微机确定最适灌水量、最佳灌水时间等手段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中国家则主要通过渠道衬砌、平整平地、清除杂草等劳动密集型工程来节水,如巴基斯坦、埃及、印度等。(www.chuimin.cn)

历史的进程看,各国采用的工程措施在序列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持续时间上的差异。在最初阶段,水资源一般比较充足,通常采取提水和输水等水利工程措施,以提高水资源的可利用性;随着水资源的开发程度的提高从而水资源的相对不足,逐渐过渡到旨在减少输水损失的渠道衬砌阶段;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又进入了以配置先进的灌溉设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阶段,最后进入生物工程阶段,以减少植物生长对水资源的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