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北地区农业用水管理的研究成果

西北地区农业用水管理的研究成果

【摘要】:在历史上,西北地区主要靠非正式制度安排,如盟约告示及乡规民约等进行农业灌溉用水的管理。新中国成立以后,西北地区的农业用水由水资源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最初采用的是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随着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介入,逐步形成了农业用水的管理体系。

在历史上,西北地区主要靠非正式制度安排,如盟约告示及乡规民约等进行农业灌溉用水的管理。[6]民国时期,以政府制定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法规和部门规章为标志,进入了按正式制度安排进行农业灌溉用水管理的阶段。例如,陕西的泾惠、渭惠、梅惠、黑惠、褒惠、汉惠等渠的管理规则均得到国民政府行政院的核准,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新中国成立以后,西北地区的农业用水由水资源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最初采用的是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随着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介入,逐步形成了农业用水的管理体系。

农业用水管理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明确界定水权,以控制盲目开垦的行为;二是制定分水合约和监督合约实施的制度,以消除或减少用水纠纷的发生;三是根据灌渠岁修规则征集工料并安排维修事宜,以确保灌溉系统安全运行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四是依照水费交纳规则收款,以确保管水机构运作和用水管理的可持续性。

1.界定水权

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比土地资源更为稀缺,所以拥有水权比拥有地权更为重要。由于水资源有丰枯变化,所以特定水权的计量尺度是用水的时间(或水量的份额),但计量单位又有所不同:社区之间通常以“天”为尺度来落实水权(或分水),社区内部则以“小时(或点香)”为尺度来落实水权(或分水)。水权和地权是分离的,水权不会轻易地随着地权走。

2.制定配水制度

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由来已久,由引水诱发的打架斗殴、对簿公堂等现象屡见不鲜。为了消弭争水纠纷,在政府的引导下西北各地纷纷制定了有关各方共同认可的配水制度。例如,清雍正四年(1726年),甘肃巡抚年羹尧订立了黑河配水制度:每年芒种前封闭中游临泽及高台东部28个渠口,限期10天,前7天灌溉高台西部12渠农田0.12万hm2,后3天浇灌鼎新6渠农田0.24万hm2。配水期间由鼎新知事兼巡河道,严格执行。这个配水制度持续执行了200多年,由此在群众中形成了“水规大似军规”的意识。[7]

从时间序列上考察,配水规则是由简到细,逐渐形成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按地亩确定水额粮,按水额粮分摊水量,以闸口宽计算流量,以时辰计算水量,用点香折算时辰,过长的渠道另加润河水”。[8]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测定水量的手段随着科技发展不断改进,但分配的额水时数长期不变,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所以它能有效地制止盲目开垦的现象。

3.建立并实施监督制度 (www.chuimin.cn)

为保障配水制度的顺利实施,各地均建立了监督制度。例如《敦煌十渠水利规划》中有四方面的规则:①分水规则:每年立夏之日由渠正、渠长、排水、水利等人请县知事、警佐及水利监察人员,领兵役至河口黑山子分水,渠长丈量河口宽窄,水底深浅,合算尺寸,按水势大小,户数多寡,平口长短,摊就寸数;②行水规则:轮流灌溉,周而复始,每次至多不得超过三十日;轮灌时不得私开支渠,渠口封闭后不得重浇乱灌,有犯渠规;③监督规则:灌水期间,十渠渠口相互看守,不得雇工替代,以防作弊;④惩罚规则:用水户不遵守灌水制度,私自开渠灌溉,妨碍水利者,渠正、渠长、排水、水利等违反水规,徇私舞弊者,均有相应的惩罚条例。现实中不仅延续了历史上成功的做法,而且有创新,其中最主要的是参与式灌溉管理。

4.发放《取水许可证》

西北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该制度有三个功能:第一,有效控制水资源利用总量;这是政府实行该制度的首要目标。第二,诱导用水户相互监督。在西北地区,特定时间内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是极为稀缺的,因而用水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后,一旦出现他人无证取水的苗头,广大用水户为了确保自己的水权免遭侵犯,必然会向政府反映并要求其出面制止这类现象,所以该制度实际上具有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的功能。第三,将水权落到实处,为水权交易创造条件。在现实中,只要严格实施《取水许可证》制度,便能达到控制总用水量的目标。然而,要想不断地优化水资源配置,还得开展水权交易。《取水许可证》作为水权的证明文件,是水权交易必不可少的条件。

5.实行水情公示制度

在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区,广大农民对用水季节的水情尤其是配水状况是极为关注的。针对广大农民的这种需求,甘肃省张掖地区在用水季节,通过电视台向所有用水户公布每天各条干支渠的来水量和配水情况。这种让用水户拥有知情权的做法,有效地遏制了配水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甚至暗箱操作问题,同时也消除了用水户对配水不公的疑虑。这显然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做法。

6.实行水资源的统一调度

从总体上讲,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非常贫乏,但从微观上看仍有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流域或地区。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就是以丰补缺,既为缺水区消除水资源匮乏的瓶颈制约做出贡献,又给丰水区的余水找到出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