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惊艳!百里峡天桥现奇景

惊艳!百里峡天桥现奇景

【摘要】:我们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地又走了好长一段路,突然惊奇地发现眼前出现了一座桥,一座搭在山崖与山崖之间的天桥,浑然天成,真是太奇妙了!回到县城,夏景源和王宝义立即将发现百里峡景观的情况向刘俊生书记作了汇报。得知发现了奇景,刘俊生书记非常兴奋,一拍大腿,说道:“太好了!我要抓紧去看看!”

在1980年代,由分管旅游工作的副县长、县旅游资源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夏景源亲笔撰写的回忆文章《野三坡百里峡初始考察记》,比较详细地记述了县里第一次发现百里峡景观的曲折过程,现摘录于此:

1984年8月的一天,保定行署外事办主任朱曙明等一行四人来到涞水镇厂区委,了解旅游资源的普查情况。听当地群众说在苟各庄村南有一条风景奇特的大峡谷很值得一看,大家都很感兴趣。

吃过午饭,行署外办主任朱曙明、副主任张丽君、翻译马宝茹和归国华侨刘先生一行四人,在我和县文化局副局长兼旅游资源普查办公室主任王宝义、镇厂区委书记马宪权、北庄乡校长宋志友的共同陪同下,乘坐着外办的一辆小型丰田面包车,沿拒马河东岸的山崖陡坡南行。看着一路上的山清水秀,大家心情愉悦,赞不绝口,不知不觉到了都衙村。我们见村口大树底下有几位老乡乘凉。于是,就下了车攀谈起来。老乡们听说我们是来找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兴致勃勃地给我们介绍说,苟各庄村南有一条很长的大峡谷,两边的山直上直下非常壮观,建议我们前去看看。老乡们的谈话,印证了在区委大院听到的介绍,更加激发了我们前往大峡谷的情绪。于是,我们回车行至紫石口、西行翻过东大岭,从蓬头村东沿拒马河东岸的山崖陡坡直奔苟各庄。道路狭窄、坑坑洼洼,汽车上下颠动。当行到一个陡坡时,滑坡下来的大小石头陇起了一条高高的石冈挡住了去路……怎么办?当时已年近五旬的朱曙明第一个跳下车搬起石头来,大家也不约而同地下了车,顶着炎炎烈日搬运石头,小块的石头就用手扒拉,经过近半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扒平了石冈,除掉了拦路虎,继续前进了……

副县长夏景源(右三)下乡途中

到了苟各庄村边,车停在了拒马河的北岸,我们蹚过了拒马河,正好遇到几个老农在农田劳动。他们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告诉他们:要发展旅游,让城里人来看看咱们的高山流水好风光。他们笑了,不相信我们的话,说:人家城里人在城里享清福,谁上这儿来呀?我们说:只要这里风光好,就会有人来。我们没有多作解释就抓紧穿过玉米地向村南的峡谷走去……(www.chuimin.cn)

1984年9月,涞水县委书记刘俊生(前排右一)陪同保定地委副书记张春富(前排右二)视察野三坡旅游资源。

走到谷口,两侧还比较开阔,但越往前走,峡谷越窄,山峦耸立在两侧陡峭极了,很有看头,于是精气神也就来了。山崖边长满了黄檀木郁郁葱葱,峡谷里开满了野海棠花,好似铺上了花地毯。再往前走去,山就更陡了,峡谷也更窄了,两侧的山好像两排高高连在一起的万丈高楼,直上直下。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又惊又喜又奇,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越往前走越觉得凉爽宜人,原来的汗流浃背早已消失了。再往前走,峡谷窄得左肩靠在左侧的山崖上,右手就可以摸到右侧的陡壁了。奇,太奇了!抬头看,一条长长的蓝天挂在头顶,这可能就是老乡们说的一线天了。我们欢呼雀跃、拉长了嗓子高喊:喂!我来了——我们兴致勃勃,高兴极了。继续前行,只见到高高的山横在眼前挡住了去路,又见到前面的山崖处有一个大大的空洞,这就是后来人们称呼的老虎嘴了。怎么办?能上去吗?!这时候,朱主任发话了:小马(马宝茹)你就不要上去了,在这里等着我们吧(她已怀孕了,是老主任在保护她),其余的人,走!咱们上!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区委书记马宪权、校长宋志友给我们带路,领着我们往上爬,山陡得很、直上直下的,他们拉着我们的手直往上揪……我生在平原,没见过这样的山,虽然害怕,也只能壮着胆子往上爬。然后沿着山崖弯着腰摸着陡壁往前爬,终于爬过了险路,登上了半山腰,站在山崖绝壁的洞口处往下一看,人太矮小了!小得贴着地、连喊话都听不清楚;这山太险、太陡,也太美了,刺激得很哪!王宝义打趣地说:往前走吧,好景还在前头呢!我们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地又走了好长一段路,突然惊奇地发现眼前出现了一座桥,一座搭在山崖与山崖之间的天桥,浑然天成,真是太奇妙了!大家都兴奋得很,忘记了疲劳。这个说:今天没有白来,发现了奇山奇景了;那个说:没想到涞水有这么好的山,真是太棒了……美景让我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时间,也忘记走了多远的路了。这时,朱主任看看手表已经是下午五点多钟了,他对王宝义说:“王局长,我看咱们就走到这里吧!这段风景就够看的了,完全可以开发,你们看怎么样?”大家一致赞同,于是就开始往回返……

我们回到了“老虎嘴”。可从“老虎嘴”下山谈何容易,人们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呀,果真如此。下山时,我害怕极了,连看都不敢往下看,还是区委书记和校长先下去的,然后保护着,我才敢往下伸脚一步一步往下挪。王宝义局长年纪比我大,但他当放映员时经常翻山越岭、爬起山来像个猴子、敏捷得很、不害怕、不费劲、轻轻松松。下了老虎嘴我们发现:马宝茹披着一件厚厚的雨衣,这里阴凉阴凉的……是啊!这条大峡谷就好像安了一个大空调,不管多么炎热的天,一到了这里就凉爽多了,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正是这次重要的发现,使大家非常振奋。回到县城,夏景源和王宝义立即将发现百里峡景观的情况向刘俊生书记作了汇报。得知发现了奇景,刘俊生书记非常兴奋,一拍大腿,说道:“太好了!我要抓紧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