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钢的协奏曲中,还运用了模仿与对比并置的复调手法,有时以模仿为主,有时以对比为主,有时对比和模仿处于同等地位,甚至还有运用了基于节奏的综合式复调手法。直到谱例第341小节,第Ⅱ小提琴与中提琴bA宫调上演奏了琴曲《梅花三弄》主题音调,与此同时,主奏大提琴声部再次拉奏出一条跳动颇大且富有弹性的旋律与之对比,从而构成对比与模仿相结合的复调写作。即第一层模仿与对比并置的综合式复调现象。......
2023-10-21
陈其钢协奏曲创作中,力度控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音色搭配、织体材料交替及调性叠置都是在力度控制下运用的。主要以“淡出—淡入”的力度控制[9]相结合来表现在不同音色、织体材料及调性的过渡及转换,本章第二节中的音色交替就是在“淡出—淡入”的力度控制下进行的,谱例6-2所示,弦乐组、木管组和铜管组的音响层相互交替,当木管组和管乐组音响层力度渐强至f时,弦乐组音响层则从 p 的力度浸入,当其浸入后,管乐组音响层则逐渐减弱,而弦乐组音响层则逐渐渐强,因此,相互的力度一淡一浓的交替着,同时也促成了音色的相互交替,这是“淡出—淡入”力度控制在音色交替上所起的“催化”作用。《一线光明》第2—5小节(见谱例7-1),木管组的长笛、双簧管和单簧管在bE音上轮流演奏,首先是双簧管奏出 ppp 力度的bE音,当力度渐强到 pp 时,长笛以 ppp 的力度进入,并渐强到 p ,当长笛渐强时,双簧管减弱到 ppp ;此时当长笛力度达到 p 时,单簧管以 ppp 的力度进入,并渐强到 p ,而此时,长笛的力度减弱至 ppp ,三件木管乐器的音色在力度“淡出—淡入”之间相互交替,换言之,音色的过渡与传递是通过力度“淡出—淡入”而实现的。
在第三章第三节所论述的五声调性横向交替也是在“淡出—淡入”力度控制的伴随下而促成的。《逝去的时光》103—104小节(见谱例3-16),当第一个双调性复合音色音响层面的力度渐强至 mf 时,第二个双调性复合音色音响层面以力度 p“浸染”进来并渐强,第一个音响层面则渐弱,从而转换成第二个音响层面的色彩。因此,双调性复合音响色彩在“淡出—淡入”的力度控制下自然平稳地过渡与转换。
因此,陈其钢对“淡出—淡入”力度控制的运用是多方位、多元化的,可以是音色交替的“催化剂”,亦可以是调性交替的“触媒”。
【注释】
[1]杨立青:《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历史演变概述(一)》载《音乐艺术》,1986年第2期。
[2]杜亚雄、秦德祥:《中国乐理教程》,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17—18页。
[3]杜亚雄、秦德祥:《中国乐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www.chuimin.cn)
[4]沈洽:《音腔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第26—68页。
[5]茅于润:《周文中对单个音的论达》,《音乐艺术》,1985年第1期。
[6]杜亚雄、陈景娥:《外国民族音乐》,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7]冶鸿德:《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第103页。
[8]连宪升:《〈抒情诗-水调歌头〉分析》,第六届中国新音乐史研讨会,1999年11月
[9]“淡出”指的是力度的减弱,而“淡入”指的是力度的渐强。
陈其钢的协奏曲中,还运用了模仿与对比并置的复调手法,有时以模仿为主,有时以对比为主,有时对比和模仿处于同等地位,甚至还有运用了基于节奏的综合式复调手法。直到谱例第341小节,第Ⅱ小提琴与中提琴bA宫调上演奏了琴曲《梅花三弄》主题音调,与此同时,主奏大提琴声部再次拉奏出一条跳动颇大且富有弹性的旋律与之对比,从而构成对比与模仿相结合的复调写作。即第一层模仿与对比并置的综合式复调现象。......
2023-10-21
持续进行一般是发生在一个和弦上的持续,而交替进行是以交替的两个和弦为单位构成持续。谱例3-10a:《二黄》第125—126小节谱例3-10b:《二黄》第125—126小节和弦图示三、线性进行线性进行在《万年欢》中比较常见,通过半音化的语言,将和弦进行连接。《二黄》第111—112小节主奏钢琴和弦乐组构成的bG宫调五声性三音组和弦以模进的方式被整体移高了大二度。......
2023-10-21
鉴于此,本章节综合了音高材料、织体、节奏、音色、调性、力度、音乐情绪等因素对陈其钢协奏曲曲式结构进行分析。由于陈其钢协奏曲的曲式结构和传统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有一定的异同,传统概念中以终止式、调性等划分依据对音乐陈述结构进行划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2023-10-21
例如《一线光明》第158—169小节使用了3/2+1/4以及2/2+1/4的混合拍子,体现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节拍自由化的特点。再例如《万年欢》第151—157小节,在七个小节中经历了5/4、3/4、5/8、3/8、3/4、2/4拍的不同单位拍的拍子交换。《逝去的时光》第1、7、153、159小节出现的琴曲《梅花三弄》核心音调均采用了散拍子。......
2023-10-21
随后,木管组的长笛、双簧管和巴松管声部又分别在F宫系统C徵调、B宫系统#F徵和E宫系统B徵调上同步演奏该民歌主题音调的第二乐句,此时,再次构成了新的三个五声调性的纵向叠置,而三个调性的主题音调平行进行使音乐张力倍增。......
2023-10-21
模仿是陈其钢发展音乐主题的主要手法之一,而模仿复调也是陈其钢协奏曲中使用最多的复调手法。《道情》第244小节主奏双簧管的九连音下行音乐材料,在间隔两拍之后,单簧管在开始音乐材料的下方大二度进行了一次节奏略带变化的简单模仿[3]。双簧管在间隔两拍后,对其第一个片段进行模仿,钢琴间隔三拍对其第二个片段进行模仿。同时,第70小节也可看作钢琴与长笛构成间隔半拍的片段性模仿关系。......
2023-10-21
综上所述,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逝去的时光》所蕴含的东方文化意蕴之强大。《道情》在标题上所包含的东方文化意蕴与《逝去的时光》所包含的意蕴是截然不同的。首先,其标题本身就显示出东方文化在作品中的体现。再者,作曲家陈其钢的一席话也可以看出其创作《道情》的本意。由此而言,所蕴含的传统美学观赋予了音乐诗人陈其钢先生在《二黄》创作中音乐表现的“写意”和“传情”。......
2023-10-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