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进行一般是发生在一个和弦上的持续,而交替进行是以交替的两个和弦为单位构成持续。谱例3-10a:《二黄》第125—126小节谱例3-10b:《二黄》第125—126小节和弦图示三、线性进行线性进行在《万年欢》中比较常见,通过半音化的语言,将和弦进行连接。《二黄》第111—112小节主奏钢琴和弦乐组构成的bG宫调五声性三音组和弦以模进的方式被整体移高了大二度。......
2023-10-21
陈其钢的协奏曲中,还运用了模仿与对比并置的复调手法,有时以模仿为主,有时以对比为主,有时对比和模仿处于同等地位,甚至还有运用了基于节奏的综合式复调手法。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以模仿为主兼有对比的综合复调;二是以对比为主兼有模仿的综合复调;三是模仿与对比并置的综合复调。
一、以模仿为主兼有对比的综合复调
《逝去的时光》多次运用了对比与模仿相结合的复调手法,例如第243—251小节(见谱例9-4),第Ⅰ小提琴与中提琴声部在E宫调上演奏琴曲《梅花三弄》主题音调,而主奏大提琴在两拍之后,开始对主题音调进行变化模仿,节奏做了变型,显得更自由些,此时的模仿就像主奏大提琴在回应弦乐声部,直到第246小节主奏大提琴与弦乐声部的线条出现了对比的成分,但又相互融合在一起,随后再次转入以模仿为主的复调写作。
二、以对比为主兼有模仿的综合复调
《逝去的时光》第333—343小节(见谱例9-6),第Ⅰ小提琴在E宫调上演奏琴曲《梅花三弄》主题音调,同时主奏大提琴拉奏出一条跨度、跳动颇大的旋律线条与其对峙,第337小节开始,主奏大提琴开始模仿第Ⅰ小提琴在bE宫调上演奏琴曲《梅花三弄》主题音调,节奏做了稍自由的处理。直到谱例第341小节,第Ⅱ小提琴与中提琴bA宫调上演奏了琴曲《梅花三弄》主题音调,与此同时,主奏大提琴声部再次拉奏出一条跳动颇大且富有弹性的旋律与之对比,从而构成对比与模仿相结合的复调写作。
三、模仿与对比并置的综合复调
《二黄》第40小节(见谱例5-21),主奏钢琴的高低两个声部和第Ⅱ小提琴首先构成一个三声部的对比复调关系,第44小节最后一拍,之前钢琴的高声部旋律被移植到长笛声部,低声部的旋律被移植到大提琴声部,从而构成了不同音色叠置的对比复调关系,第45小节第三拍,主奏钢琴的高声部开始模仿第44小节最后一拍长笛声部的旋律,同时主奏钢琴的低声部还构建了一条与高声部相对比的下行旋律。第46小节,第Ⅰ小提琴再次出现一条旋律与其他声部构成对比关系。第44—49小节,由主奏钢琴低声部、第Ⅰ小提琴和大提琴三个声部构成对比复调的同时,主奏钢琴与长笛之间形成的模仿复调的旋律也分别与其他三个声部的旋律进行对比。这个片段中所出现的模仿复调和对比复调是并存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模仿、对比,从而构成以旋律为主体的模仿与对比并置的综合式复调。
谱例5-21:《二黄》第40—49小节
在模仿与对比并置的综合复调中,构成其模仿与对比的材料可以是多元化的,以节奏作为模仿与对比的基本素材构成综合式复调关系在《一线光明》第114—119小节木管组、第119—124小节弦乐组和第124—126小节木管组有大篇幅的运用。谱例5-22a节选自《一线光明》第114—116小节,在4/4拍中,以一拍为单位,将谱例中的节奏型进行归类后,用不同的符号划分出七种不同的节奏型(见谱例5-22b)。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第114小节第Ⅰ、Ⅱ长笛和双簧管构成三个声部的不同节奏型的对比复调关系,单簧管和英国管随后对其进行节奏模仿,在模仿过程中,以节奏型为基本单位,将不同的节奏型(包含休止符)按照一定逻辑关系重组,再构成模仿的关系(详见表5-1)。即第一层模仿与对比并置的综合式复调现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整个木管组的各声部都布满了细微的片段化模仿关系和对比关系,谱例5-22c所示,声部之间细碎化的节奏型片段在音乐进行中相互模仿、相互对比,从而构成第二层模仿与对比并置的综合式复调现象。
谱例5-22a:《一线光明》第114—116小节
谱例5-22b:《一线光明》第114—116小节主要节奏型
(www.chuimin.cn)
谱例5-22c:《一线光明》第114—116小节微观对比、模仿关系
表5-1:《一线光明》第114—116小节节奏型排列示意图
【注释】
[1]主奏乐器自身主要指钢琴协奏曲《二黄》在本身乐器的两个声部之间形成的二声部模仿复调。
[2]段平泰:《复调音乐》(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第125—127页。
[3]此处简单模仿的节奏略带变化,虽然没有模仿其原来音乐材料的九连音音型,但急速下行的音乐形态造就的音响效果可以掩盖细微的音型变化,因此,此处仍然被归类为简单模仿。
[4]段平泰:《复调音乐》(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5]主奏乐器自身主要指钢琴协奏曲《二黄》在本身乐器的两个声部之间形成的二声部对比复调。
[6]段平泰:《复调音乐》(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7]赵德义、刘永平:《复调音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第337页。
持续进行一般是发生在一个和弦上的持续,而交替进行是以交替的两个和弦为单位构成持续。谱例3-10a:《二黄》第125—126小节谱例3-10b:《二黄》第125—126小节和弦图示三、线性进行线性进行在《万年欢》中比较常见,通过半音化的语言,将和弦进行连接。《二黄》第111—112小节主奏钢琴和弦乐组构成的bG宫调五声性三音组和弦以模进的方式被整体移高了大二度。......
2023-10-21
在第三章第三节所论述的五声调性横向交替也是在“淡出—淡入”力度控制的伴随下而促成的。因此,双调性复合音响色彩在“淡出—淡入”的力度控制下自然平稳地过渡与转换。因此,陈其钢对“淡出—淡入”力度控制的运用是多方位、多元化的,可以是音色交替的“催化剂”,亦可以是调性交替的“触媒”。......
2023-10-21
鉴于此,本章节综合了音高材料、织体、节奏、音色、调性、力度、音乐情绪等因素对陈其钢协奏曲曲式结构进行分析。由于陈其钢协奏曲的曲式结构和传统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有一定的异同,传统概念中以终止式、调性等划分依据对音乐陈述结构进行划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2023-10-21
随后,木管组的长笛、双簧管和巴松管声部又分别在F宫系统C徵调、B宫系统#F徵和E宫系统B徵调上同步演奏该民歌主题音调的第二乐句,此时,再次构成了新的三个五声调性的纵向叠置,而三个调性的主题音调平行进行使音乐张力倍增。......
2023-10-21
例如《一线光明》第158—169小节使用了3/2+1/4以及2/2+1/4的混合拍子,体现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节拍自由化的特点。再例如《万年欢》第151—157小节,在七个小节中经历了5/4、3/4、5/8、3/8、3/4、2/4拍的不同单位拍的拍子交换。《逝去的时光》第1、7、153、159小节出现的琴曲《梅花三弄》核心音调均采用了散拍子。......
2023-10-21
模仿是陈其钢发展音乐主题的主要手法之一,而模仿复调也是陈其钢协奏曲中使用最多的复调手法。《道情》第244小节主奏双簧管的九连音下行音乐材料,在间隔两拍之后,单簧管在开始音乐材料的下方大二度进行了一次节奏略带变化的简单模仿[3]。双簧管在间隔两拍后,对其第一个片段进行模仿,钢琴间隔三拍对其第二个片段进行模仿。同时,第70小节也可看作钢琴与长笛构成间隔半拍的片段性模仿关系。......
2023-10-21
综上所述,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逝去的时光》所蕴含的东方文化意蕴之强大。《道情》在标题上所包含的东方文化意蕴与《逝去的时光》所包含的意蕴是截然不同的。首先,其标题本身就显示出东方文化在作品中的体现。再者,作曲家陈其钢的一席话也可以看出其创作《道情》的本意。由此而言,所蕴含的传统美学观赋予了音乐诗人陈其钢先生在《二黄》创作中音乐表现的“写意”和“传情”。......
2023-10-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