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这反映出孔子在治学上的一个弊端,即盲目崇拜古人留下来的思想道德观念,顽固不化,不能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之所以“述而不作”,就是因为太过笃信古代文化,认为最原始的思想理念才最值得提倡,而否认新兴事物,否认社会的进步。......
2023-11-22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
孔子说:“只阐述典籍而不从事创作,相信并爱好古代文化,我私下将自己比作老彭。”
【赏析】
本节讲述的是孔子的治学方法,即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用心记下,努力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从不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哪些呢?”
【赏析】
本节谈论了孔子治学的方法问题。
化行中都 孔子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途,路不拾遗,器不雕伪,市不贰价,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依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四方诸侯则焉。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品德不加以培养,学问不能进行讲习,听到道义所在,却不能亲身赴之,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啊。”
【赏析】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读书学习、知错能改这三者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只有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不善,才能使道德修养不断提升,所学知识不断完善。
【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说:“只要主动带着十条干肉来求见的,我从没有不给予他教诲的。”
【赏析】
这段话反映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孔子看到当时义务教育水平低劣,且大量的社会底层人民无法接受教育,所以他开设了私学,广招学生。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们想求明白而得不到的时候,我不会去开导他;不到他们想说却表达不出的时候,我不会去启发他。举示一方,他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方,我就不再教他了。”
【赏析】
本节阐述了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孔子认为,教育要讲求方法,他希望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对所学知识认真体悟。在学生充分地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启发、开导。
【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的话,即使做市场上的守门卒,我也愿意干。如果不可求取,还是干我喜欢的事吧!”
【赏析】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富贵与道的主张。孔子并不反对追求富贵,也不反对为官,他反对的是不正当的富贵和不合于道的行为。
【原文】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的鲜美,他说:“想不到音乐带给人的快乐会达到这样的境界。”
【赏析】
这段文字是孔子对《韶》乐的赞美。听过《韶》乐之后,竟然有三个月时间沉浸其中,吃饭时竟尝不出肉味的鲜美。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对古乐的痴迷以及高深的音乐造诣。
【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饭,喝白水,弯着手臂当枕头,其中也有着快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好像浮云。”
【赏析】
本节体现了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孔子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追求物质生活,精神上的快乐要远远高于物质上的快乐,只要心中有道,生活再艰苦也是乐在其中的。不合于道的富贵,他是不予接受的。
【原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宋人伐木 孔子去曹过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害之,拔其树。弟子曰:“可以去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译文】(www.chuimin.cn)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为人如何,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他的为人,发愤用功便忘了吃饭,快乐起来便忘记忧愁,不知道衰老会到来,如此罢了。”
【赏析】
本节是孔子的自我评价。孔子是典型的乐观主义者,能从生活、学习中体悟人生的乐趣,他不为小事而烦恼,是一个积极向上、爱好学习的人。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从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鬼神。
【赏析】
孔子提倡礼治、仁德,重人事而轻鬼神,重道德教化而反对武力征伐,关注现实,关注人生。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择取他们的优点照着去做,借鉴他们的缺点注意改正。”
【赏析】
本节孔子用自谦的说法阐述了好学的态度。每个人都非完人,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囿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客观条件,也不是无所不知,完美无缺的。与别人相处,就是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看到他们的缺点,再检查自己是否存在,有则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原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文献、德行、忠心、诚信。
【赏析】
本节阐述了孔子教学的内容。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不仅注重对历代文献、古籍的学习,还非常重视学生们的实践活动。同时,还很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道德修养,养成忠、信的德行。
【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是无法看到了。能够看到君子,就算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是无法看到了。能够看到坚持操守的人,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裕,是很难保持操守的。”
【赏析】
本节孔子阐述了四种不同层次的人:圣人、善人、君子、有恒者。在孔子所处的社会背景下,难以找到他心中的“圣人”“善人”了,而君子、有恒者还是有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看到“君子”“有恒者”,已经心满意足了。对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只要他们能够追求仁义,坚持操守,就是难能可贵的人。
【原文】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
互乡这地方的人难于交谈,那里的一个童子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感到疑惑。孔子说:“我是赞许他的进步,不是赞许他的退步,这有什么过分?人家把自己打扮干净来到这里,应当赞扬他的整洁,不要老盯着他的过去。”
【赏析】
本节通过对孔子接见互乡少年的记述,反映了孔子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的观点。所谓教诲之道,与其进,不与其退。孔子看到了童子身上的潜质,不究其既往,不拘成规施教,其仁爱之心可见一斑。
射矍相圃 孔子习射于矍相圃,观者如堵。使子路执弓矢喻之曰:“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得入。孝弟好礼,不从流俗者立此。”去者大半。
【原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
孔子说:“说到圣与仁,我怎么敢当?只不过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只是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赏析】
本节再次提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从来不感到厌烦,教导别人从来不感到疲倦,这正是孔子的为人。
【原文】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
孔子说:“奢华就显得不谦逊,俭朴就显得固陋。与其不谦逊,宁可固陋。”
【赏析】
本节体现了孔子对“奢”与“俭”的态度。孔子认为,过分奢侈豪华都是越礼、违礼的行为。尽管节俭会让人觉得寒酸,但宁可寒酸也要维护礼。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赏析】
本节孔子对君子和小人进行了比较。孔子认为君子心胸开阔,坦率洁净,坦荡之人不为事扰,过得舒畅安定;而小人心里欲念过多,心理负担过重,常坐立不安。
有关论语的文章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这反映出孔子在治学上的一个弊端,即盲目崇拜古人留下来的思想道德观念,顽固不化,不能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之所以“述而不作”,就是因为太过笃信古代文化,认为最原始的思想理念才最值得提倡,而否认新兴事物,否认社会的进步。......
2023-11-22
孔子每致叹于礼乐之废。仲尼尝因以论正名之意。《韩诗外传》曰:孔子侍坐于季孙。此皆孔子重名分以行礼治之大略也。孔子既以礼乐为治国平天下之具,然礼乐早兴于唐虞之世,历夏商周,其制益备。此则孔子制作礼乐之意,微见于此,盖合四代而择其中者也。孔子之言治,大抵本之以德,达之以礼,至于风俗既移,则仁化成焉。故富与教又是孔子推行礼治之原。孟子愿学孔子,其言政治尤善祖述孔子者也,故附著其说于此。......
2023-11-21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孔子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圣人”。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思想。......
2023-08-07
修养的第二个内容是养性。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明确性为何物。所以朱熹,还有程颢程颐,认为心就是性,二者是一个东西。明确了这一点,如何养性就清楚了,那就是强化仁义礼智等理性准则,因为良心是由这一系列准则构成的,这些准则同时又被视为天理,所谓天理良心。既然本性与良心同一,那么修心的诀窍对养性也同样适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的做法也是一种养性,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2023-10-22
怎样寻找宇宙人“父母在孩子睡得正香的时候,是不和孩子说话的”,普拉特博士用这种比喻来说明为什么宇宙文明社会现在不向地球、不向我们地球人发送浅显易懂的联络讯号。德瑞克博士提出了寻找宇宙文明讯号的战略。如果那样,我们就应该停止探寻没有方向性、即不朝向一定目标的电波,而去‘窃听’宇宙文明间的通讯。1960年4月8日,德瑞克博士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用21厘米的波长寻找宇宙文明发出的电波,这就是有名的“奥兹玛”计划。......
2024-05-13
导读本篇记载了孔子对礼仪规范的评论,“曲礼”即礼之细目,因本篇首章孔子回答子贡就礼仪细节方面的问题,故以“曲礼子贡问”名篇。子贡问于孔子曰:“晋文公实召天子而使诸侯朝焉。1夫子作《春秋》,云‘天王狩于河阳2’,何也?”孔子曰:“夫礼,君子不有大故,则不宿于外;非致齐1也,非疾也,则不昼处于内。是故夜居外,虽吊之,可也;昼居于内,虽问其疾,可也。”......
2023-11-01
歌唱主要有四种呼吸方法: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慢呼、快吸快呼。这种吸气方法容易使气吸得深,较容易体会和掌握,建议初学者多练习这种吸气方法。快速练习时,可以感觉到横膈膜、肋骨的对外扩张和收缩,所以也把这种呼吸练习称为狗喘气练习,这种练习可以锻炼呼吸器官的快速灵活性。......
2023-11-24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国产新型除油剂品种繁多,下面介绍几种产品供使用者参考。而使用其他如碱性除油剂清洗后的工件,还必须用水洗净残液后方可进行磷化和涂漆。......
2023-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