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让家长积极参与班级教育

如何让家长积极参与班级教育

【摘要】:恰恰相反,优秀的老师总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将家长资源引入班级,以某种方式让家长参与班级教育。我在教九五届高一班的时候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班上的学生家长,年龄大多在四十五岁上下,这正是当年的“老三届”!让家长参与班级教育当然不只这一种方式,而且我这种做法也不能作为唯一的“公式”到处套用。

焱淼老师:

你不满足于让学生家长只是帮老师做事,或为班级活动提供一些方便,而是希望把家长的教育资源引入你的班级,这个想法非常好!

真正的家校合作,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是平等的,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教育重点,并起着不同的作用。虽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教师在家校合作中起着引领和主导的作用,但这绝不意味着学生家长只是学校教师的附庸。恰恰相反,优秀的老师总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将家长资源引入班级,以某种方式让家长参与班级教育。

我在教九五届高一(1)班的时候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班上的学生家长,年龄大多在四十五岁上下,这正是当年的“老三届”!而我理解的“老三届”,是一对对反差极大的矛盾组合,曾经面临的知识失落与如今拥有的文化重建,少年阶段的理想破灭与中年时代的信念追求,忍辱负重的人生坎坷与继往开来的事业辉煌,特殊历史时期的弃儿与改革大潮的时代栋梁……正如作家余秋雨所说:“在没有战争和灾荒的情况下,老三届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有文化的青年人中遭受最多磨难和折腾的群体之一。他们的经历不妨看成是一段历史的生命化缩影。历史曾使他们的生命断裂,没想到他们在修补了自己的生命之后立即又以生命修补了断裂的历史。这是一个颇具悲壮色彩的故事。”

而我班的学生家长绝大多数正是属于这“悲壮故事”的主人公。把他们“悲壮的故事”告诉现在的孩子,不但可以而且完全必要。

但学生对其父母的过去并非一无所知,相反,他们对饭桌上的爸爸妈妈们“想当年”的唠叨已普遍感到厌烦。那么,如果我再简单地请一两位家长来班上进行“忆苦思甜”,其效果很难令人乐观。于是,我决定换一种形式,以两代人的书信作为载体,让历史告诉未来,让未来与历史对话。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家长写信。我先在家长会谈了我的设想,让家长理解这次活动的意义。然后,我请每一位家长以“我的求学经历”为内容给“高一(1)班全体同学”写一封信,家长可以写自己的中学时代,也可以写自己的大学生活,还可以写自己考大学或自学的经历。家长明白了教师的用意,特别是这封信的内容正是令他们感慨万千的经历,因此,家长们积极地投入了写作。为了完成这封信,许多家长克服了工作忙、家务重的困难——有学生家长的来信,甚至是出差途中在宾馆里熬夜写成。不少学生在家中目睹了父母写信的过程,这对他们本身就是一种感染。(www.chuimin.cn)

第二步:教师读信。家长陆陆续续把信交来后,我便利用读报课或班会课为学生们朗读。虽然信中的内容也许有的学生已多次听父母讲过,但课堂读信为学生创造了一种特别的氛围,对某一学生而言,全班同学聆听自己家长的来信,他会感到一种自豪;对全体学生来说,集体回顾属于爸爸妈妈的那段人生,他们会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每当此时,教室里总是静静的,只有我读信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我一边读一边评论,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父辈的回忆化为触手可及的形象,启发学生比较两代人求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所感受到的精神撞击的力量,是其他形式所难以达到的。

第三步:学生回信。集体阅读家长来信的反响是极为强烈的。同学们觉得这些来信者个个都是事业的强者,人生的英雄,而这强者、英雄不是来自电影小说,恰恰是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在感动中惭愧,在惭愧中自责,都觉得应珍惜今天优越的学习条件,发扬父母逆境奋斗的精神,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于是,我抓住学生的这一感情特点,让他们每一个人都以“高一(1)班全体同学”的名义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然后交给自己的父母。学生写回信的过程自然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第四步:班会议信。学生写好回信后,我举行了一个以“两代人的心灵对话”为主题的班会课,先让几位家长更加详细地讲了他们在信中的一些故事,然后我们围绕“不同的年代,相同的奋斗”的话题展开讨论,孩子们在发言中都谈到父母来信对自己的启发。我还让几位学生走上讲台,面对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向所有爸爸妈妈朗读回信。无论是讨论话题,还是朗读回信,场面都非常感人,孩子们在流泪,父母也在流泪。所谓“代沟”在这里消失了,两代人彼此更加理解了。尤其是学生们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新一代人的理想。

让家长参与班级教育当然不只这一种方式,而且我这种做法也不能作为唯一的“公式”到处套用。只要我们尊重家长,并善于发现和发挥家长群体所具备的教育资源,就总能找到适合你“班情”的方式。

你的朋友 李镇西

2021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