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李镇西:教师问答揭示学生爱过多是否削弱挫折教育效果

李镇西:教师问答揭示学生爱过多是否削弱挫折教育效果

【摘要】:所以,你说现在孩子所享受的爱已经够了,不应该再强调对孩子的爱了,否则,他们缺乏挫折教育,将成为精神上的“玻璃人”,或巨婴。真正的教育之爱,至少有四个内涵:尊重、理解、规则、放手。没有尊重的爱,就是专制的“爱”,是对子女不由分说而强加给他们的“爱”。如此无视起码公共规则意识的“爱”,只能培养出骄横的小霸王。他们天天都在被“挫折”,哪里需要我们专门对他们进行所谓“挫折教育”呢?

唯真老师:

你认为现在的孩子并不缺乏爱,因为除了父母,还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所有亲人对孩子太多的疼爱,一出生就泡在蜜罐里;到了学校,还有老师爱。你由此认为,现在对孩子的爱是“过度”了,因为“过度的爱”,现在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心理脆弱,受不得一点委屈和挫折,觉得天下的人就该爱自己,将就自己,否则就郁闷,就受不了……所以,你说现在孩子所享受的爱已经够了,不应该再强调对孩子的爱了,否则,他们缺乏挫折教育,将成为精神上的“玻璃人”,或巨婴。

是这样的吗?我不但认为不是,恰恰相反,我认为现在的孩子缺乏真正的爱。

关键是如何理解对孩子的爱。或者说,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爱?——这个问题也可以是,孩子需要怎样的爱?

是的,如你所说,现在的孩子并不缺乏“爱”,一家人围着孩子转,用一句俗话说:“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无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家里的老人,对孩子的爱绝对是真诚的,但注意,相当多的家庭给孩子的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物质的无限满足。无论是穿戴,还是玩具,或是学习用品,都尽可能买高档品,最好是名牌。总之,现在许多家长“不差钱”,能够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就尽量提供。第二,行动的全面包办。孩子不能做的,家长帮着做;孩子能做的,家长依然帮着做。仅举一例,我所在城市每天早晨的许多小学门口,都拥挤不堪,因为除了孩子,还有送他们上学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如果出于安全考虑这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绝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都在大人身上,这份“爱”就有些过了!所以,许多孩子一直到高三,几乎都还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这是不是爱呢?当然是。但这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与行为上的包办的“爱”,是溺爱,而不是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所需要的真正的爱。

真正的教育之爱,至少有四个内涵:尊重、理解、规则、放手。

尊重,是爱的第一要义。对孩子的尊重,意味着把他看作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情感的人,而不是父母的应声虫,或者可以任由家长操纵的木偶;对孩子的尊重,意味着把他看作一个与父母在人格上平等的人,而不是家长可以居高临下俯视的奴隶。没有尊重的爱,就是专制的“爱”,是对子女不由分说而强加给他们的“爱”。尊重孩子,还意味着尊重他们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以及由此而来的情感、想法、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等,并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一起玩,一起乐,一起思考,一起探索……(www.chuimin.cn)

真正的爱,不会仅仅停留于物质层面,而必然进入精神世界,因此,没有对人精神世界的理解,就谈不上真正的爱。家长以为自己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就是“爱”,但请问这样的家长,你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你知道他的喜怒哀乐吗?你对他喋喋不休的,是他需要的吗?而他渴望的心灵抚慰,你给他了吗?曾有一个家长面对突然跳楼的儿子,悲痛欲绝地说:“你要什么就有什么,好好的你,为什么突然这样?”可是,你真的认为“你要什么就有什么”就是对孩子的爱吗?你真的以为你的儿子是“好好的”吗?

爱不是放纵,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教会孩子过有节制的生活,教会孩子懂得规则,是一种着眼于孩子未来的爱。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百般满足,换来的是孩子无休止的索取,得不到满足就闹,于是家长便因“爱”而妥协——这是典型的溺爱,而溺爱即“害”。在一个电梯里,孩子用玩具枪噼噼啪啪地敲打按钮,周围的人忍不住劝孩子爱护公物,母亲却说:“他是孩子,还不懂事嘛!”可是,孩子不懂事,家长也是孩子吗?如此无视起码公共规则意识的“爱”,只能培养出骄横的小霸王

爱,不是什么都替孩子做主,在行动上包办一切。当然,婴幼儿没有自主能力,父母的“包办”是必须的,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依然替孩子操心,帮他做他应该做的事,这种所谓的“爱”其实是阻止孩子长大。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而适当地放手,孩子能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孩子能够独自承受的压力让他自己扛,孩子成长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让他自己去面对,去战胜——这就是真正的“挫折教育”,这也是对孩子最有责任感的爱。放手就是让孩子走向成熟。

今天的孩子一方面承受着太沉重的“爱”,一方面又有着不被理解的孤独,还要面对应试教育带来的一次次摧残,结果是睡眠不足、视力下降、身体羸弱、精神郁闷……他们天天都在被“挫折”,哪里需要我们专门对他们进行所谓“挫折教育”呢?

你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

你的朋友 李镇西

2021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