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让班规切实可行,就要真正让它来自学生的内心。共识达成后,我开始和学生们确定制定班规的原则:可行性、广泛性、互制性。否则,班级规定很可能又成为一纸空文。最后,全班同学对修改后的班规进行无记名投票,并当场唱票。一旦通过,班规便成了“班级法律”。班规的每一条都写明了执行者,并对执“法”不严者有明确的惩罚规定。班规专门设了“班主任”一项,有如此规定。......
2023-10-21
教学实录最大的特点是原汁原味的现场感。说起来,教学实录是很容易写的,无非就是忠实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师生的互动、讨论,有什么就记录什么。不过,在记录的方式上,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对话式,一种是叙事式。
对话式的教学实录,有点类似于剧本。教师的每一句教学语言和学生的每一次互动讨论都分别记录,并在前面注明“师”“生”。
比如,钱梦龙老师《愚公移山》教学实录(片段)——
师:同学们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吗?可以提出来。
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
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
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
生:河曲。
师:对。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你们看,有些问题一请教字典就解决了。还有别的问题吗?
……(www.chuimin.cn)
大家看,这样的记录,在形式上就像剧本,所以我称之为“剧本式”。
叙事式的教学实录,就是执教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出教育过程,类似于一个教学故事。
比如,我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实录(片段)——
学生开始读,我来回巡视。我发现有同学没有读出声,只是默看,便提醒:“要读,一定要读出声来。”
我看到一个同学在认真地勾画,问:“你勾画的是什么?是不理解的,是吧?”
“是我想问的问题。”
“很好,一会儿你就可以提出来。”
……
这样写的好处,是我可以随时写出教学过程中我的想法,而且读者读起来比较流畅。
注意无论哪种形式的教学实录,都一定要有分析和反思。
有关李镇西答新教师101问的文章
因为,要让班规切实可行,就要真正让它来自学生的内心。共识达成后,我开始和学生们确定制定班规的原则:可行性、广泛性、互制性。否则,班级规定很可能又成为一纸空文。最后,全班同学对修改后的班规进行无记名投票,并当场唱票。一旦通过,班规便成了“班级法律”。班规的每一条都写明了执行者,并对执“法”不严者有明确的惩罚规定。班规专门设了“班主任”一项,有如此规定。......
2023-10-21
能够作出这样的评价,就是初步的读懂。所以,一本书越是被批注得“体无完肤”越证明你读懂了,相反,一本书读了之后干干净净,很难说你是读懂了的。到了这时,可以说基本上读懂了。......
2023-10-21
但教育惩戒不是体罚,绝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体罚是以击打、刺扎等方式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是对学生肉体和精神的双重伤害,而惩戒是用一些强制性手段对学生进行提醒与约束。因此,如何合理运用惩戒,的确是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我认为,完美的教育惩戒有四个要素——第一,是否需要?这才是教育惩戒要达到的目的。......
2023-10-21
毫无疑问,今天我们提倡并需要的课堂师生关系,正是第三种——“共享”。在“对话”与“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当然是“教学共同体”中与学生平等的一员,然而他是“平等中的首席”。相比起“填鸭式”与“启发式”,“共享式”更能体现出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新境界。这就是我期待的课堂上理想的师生关系。......
2023-10-21
的确,虽然我认为,所谓“用生命润泽生命”,是指师生双方互相润泽,但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的生命状态无疑决定着教育的品质。这里所说的“生命”当然包括健康的体质,但更是指人的精神状态。好,回到你提的那个问题:教师究竟应该有着怎样的生命状态呢?这种阅读的生命状态,将直接影响学生。每一个老师积极饱满的生命状态当然应该有自己的呈现方式,但“拥抱生活,钟情教育”应该是所有优秀而幸福的教师共同的特点。......
2023-10-21
怀疑自己是不是丢了初心。你来信问我,“我如何知道我还保持着初心?”或者还可以说,所谓“初心”,同时就是一颗“童心”。多年后,我成了所谓“教育名人”,我问自己:“我还保持着最初的童心吗?我现在已经是许多人眼里的所谓‘专家’了,可是,我内心深处还拥有当年第一次走进校园踏上讲台的那份纯情,那份憧憬,那份真诚吗?”然后,我又无愧地回答:“是的,我依然保持着!”......
2023-10-21
我想,这对“问题学生”同样适用。转化“问题学生”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苦口婆心的孤军奋战。总之,转化“问题学生”除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还必须有“十八般武艺”的行为引导、规范甚至必要的制约。引导“问题学生”自己战胜自己并体验其中的乐趣。让每一个“问题学生”都找一个与自己各方面情况接近的同学作为竞争对手,在纪律、学习等方面展开比赛,并定期让全班评比。......
2023-10-21
倒不是说,绝大多数老师就如神一般“高尚”,而是说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家长送礼未必是出自真情,尤其是孩子还在自己班上时,家长送的每一份礼,或请吃的每一顿饭,都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所以,不收家长的礼,不是在标榜“高尚的道德”,而是在维护我们作为教师的人格尊严。不收家长的礼,这是原则,也是底线。......
2023-10-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