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直爽有时的确会让听者不悦,但更多的人会感觉到你的率真,没有城府。我的意思是,不用太为自己“说话直爽”而烦恼,只要注意尊重同事,不伤害对方的尊严,就没问题。至于如何和同事搞好关系,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教研组会上不同的观点的激烈交锋,不影响下班后照样结伴去逛商店,更不影响彼此尊重,和谐相处。......
2023-10-21
文琴老师:
你说最近和老同学聚会,大家都聊到《先生们》,你没读过这本书,想请我给你介绍一下大概内容。
好的,我就给你谈谈我读了这部书的点滴体会吧!
我认为,这是一部所有中国人都应该读的书,尤其是知识分子。该书作者李辉曾先后担任北京晚报和人民日报记者,因为工作关系,他经常采访一些文化名人,自然就和他们有了交往。比如所涉及的巴金、冰心、老舍、常书鸿、沈从文、王世襄、于光远、吴冠中、夏衍、卞之琳、黄永玉、贾植芳、黄苗子、曾卓、杜高等先生。
和以往重点写人生命运不同,该书主要写的是先生们和作者的交往。因为这些见面大多并非正式的采访,而是朋友般(忘年交)的相处,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从巴金们身上感到的就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高尚人格”“深厚学问”,而是极具日常生活气息的“先生风范”。
请让我举几个书中所写的例子。
1997年,作者随一批老作家前往杭州参加一个笔会。李辉的房间与黄宗江相对。有一天早晨,早起的黄宗江说话大声了一些,而他的房门又没关,让习惯晚起的李辉“实在无法忍受”。“我跑了过去,大嗓门对他说:‘你能不能声音小点儿?把门关上?’他大概没有见过我这样不懂事的后辈。阮阿姨也说他,黄宗江连说:‘好的,好的。’吃饭时,我一个劲儿地道歉,他也是一笑而过。”
一个有血有肉的黄宗江跃然纸上。面对晚辈的批评与抱怨,从善如流。这样的名家,恐怕现在不多了。
让我动容的,还有先生们的爱情。在那个时代,先生们大多有过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经历。在无边的暗夜里,纯净而忠贞的爱情愈加珍贵,也尤为动人。当然,所谓“动人”是若干年后我这样的读者才有的感觉,而作为当事人的先生们,则觉得那是一种自然的人性。
书中写了吴冠中先生这样一件事——
90年代初,妻子突然患了脑血栓,半身不遂。可以想象,这对吴冠中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在她住院期间,他的生活规律和创作规律都被打破,他心神不宁地惦挂着妻子,而儿女又不让年岁已高的他常去医院。一天下午,他一个人独自坐在家里,似乎什么也不愿意去想,任凭时光流逝。突然电话铃响了。过去都是妻子接,为他安排一切。他拿起电话,话筒里直呼他的名,是女人的声音,他猜想大概是哪个老同窗来问候她的病情吧,但恰恰是他的妻子!原来她也惦挂着家中的吴冠中,居然从病房被扶到电话机前同他直接通话了。中风后的她,声音已有所不同,他竟然听不出她的声音,他为妻子挣扎着来打电话而感到意外。因这突然和偶然,他哭了,哭她复活了。
这样的爱情,朴素而伟大。
周有光先生在妻子张允和去世七年后写了一篇题为《窗外的大树》的散文,那年,先生已经103岁。在这篇散文中,周有光写到曾与张允和一起悠闲地度过晚年——(www.chuimin.cn)
两椅一几,我同老伴每天并坐,红茶咖啡,举杯齐眉,如此度过了我们的恬静晚年。小辈戏说我们是两老无猜。老伴去世后,两椅一几换成一个沙发,我每晚在沙发上屈腿过夜,不再回到卧室去。
我的眼睛久久凝视着“我每晚在沙发上屈腿过夜,不再回到卧室去”,想象着年逾百岁的先生,屈腿于沙发独守长夜思妻的情景……
那一代先生们这样的爱情已经成为古典的童话,但愿不会成为无法重现的神话。
如我前面所说,这些先生们毕竟不是平常人,他们是创造现当代中国文学艺术辉煌时代的大师——没有了他们的名字,现当代中国的文学艺术还有什么灿烂可言?他们对自己有着明确的历史责任感,如萧乾在给李辉的信中所说:“人,总应有点历史感,其中包括判定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
李辉这样评价先生们——
我接触的许多先生,无论在任何环境里,哪怕身处逆境,做事一直是他们心中所系。做事,让他们内心沉稳从容。文化的一点一滴,其实就是在做每一件事情的过程中的积累、延续。正是如此,他们的生命才没有荒废,才在文化创造中安身立命。
都说他们那一代人经历了太多的战乱与动荡,可谓“岁月蹉跎”。但现在回望20世纪的中国,正是因为有了哪怕身处逆境也不停地做事的先生们,文学艺术的殿堂才琳琅满目,动荡了大半个世纪的中国,多少有了一些文化尊严。
我曾说过:“和老一辈大师相比,我们连学者都谈不上。”
我们可能永远达不到他们的境界,但这不妨碍我们尽可能努力向他们靠近。
我们共勉!
你的朋友 李镇西
2020年7月21日
有关李镇西答新教师101问的文章
说话直爽有时的确会让听者不悦,但更多的人会感觉到你的率真,没有城府。我的意思是,不用太为自己“说话直爽”而烦恼,只要注意尊重同事,不伤害对方的尊严,就没问题。至于如何和同事搞好关系,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教研组会上不同的观点的激烈交锋,不影响下班后照样结伴去逛商店,更不影响彼此尊重,和谐相处。......
2023-10-21
倒不是说,绝大多数老师就如神一般“高尚”,而是说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家长送礼未必是出自真情,尤其是孩子还在自己班上时,家长送的每一份礼,或请吃的每一顿饭,都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所以,不收家长的礼,不是在标榜“高尚的道德”,而是在维护我们作为教师的人格尊严。不收家长的礼,这是原则,也是底线。......
2023-10-21
所以有时适当引用点名人名言还是有必要的。这里说的“准确”,首先是指所引语录的出处要准确。苏霍姆林斯基严肃而详尽地分析了这样的儿童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积极面对这些孩子的建议。引文准确是文章起码的要求。当然,要让一线老师对每一条名人名言都查到出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非要引用却实在找不到出处怎么办?至少应该在引文后注明“转引自”什么什么文章。......
2023-10-21
教学实录最大的特点是原汁原味的现场感。说起来,教学实录是很容易写的,无非就是忠实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师生的互动、讨论,有什么就记录什么。叙事式的教学实录,就是执教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出教育过程,类似于一个教学故事。注意无论哪种形式的教学实录,都一定要有分析和反思。......
2023-10-21
毫无疑问,今天我们提倡并需要的课堂师生关系,正是第三种——“共享”。在“对话”与“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当然是“教学共同体”中与学生平等的一员,然而他是“平等中的首席”。相比起“填鸭式”与“启发式”,“共享式”更能体现出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新境界。这就是我期待的课堂上理想的师生关系。......
2023-10-21
因为,要让班规切实可行,就要真正让它来自学生的内心。共识达成后,我开始和学生们确定制定班规的原则:可行性、广泛性、互制性。否则,班级规定很可能又成为一纸空文。最后,全班同学对修改后的班规进行无记名投票,并当场唱票。一旦通过,班规便成了“班级法律”。班规的每一条都写明了执行者,并对执“法”不严者有明确的惩罚规定。班规专门设了“班主任”一项,有如此规定。......
2023-10-21
但教育惩戒不是体罚,绝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体罚是以击打、刺扎等方式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是对学生肉体和精神的双重伤害,而惩戒是用一些强制性手段对学生进行提醒与约束。因此,如何合理运用惩戒,的确是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我认为,完美的教育惩戒有四个要素——第一,是否需要?这才是教育惩戒要达到的目的。......
2023-10-21
能够作出这样的评价,就是初步的读懂。所以,一本书越是被批注得“体无完肤”越证明你读懂了,相反,一本书读了之后干干净净,很难说你是读懂了的。到了这时,可以说基本上读懂了。......
2023-10-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