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李镇西教授分享教书经验,助你不跪在讲台!

李镇西教授分享教书经验,助你不跪在讲台!

【摘要】:比如,我首先要给你推荐的是《不跪着教书》。正因为这种爱,他对一切非人道的“教育”深恶痛绝。我们能把这个孩子教育成一个人吗?吴非在《不跪着教书》的自序中这样写道——年轻时以为教育就是诗,教师的一生也在为教育写诗,没想到后来总是要为教育写申告状,为学校的堕落而愤怒,为教师的尊严而呼喊。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我只能说,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界的希望。

秋月老师:

你说你最近读了吴非几篇杂文,感觉非常痛快,他说出了你许多不敢说的心里话。你听说吴非有许多著作,想请我给你推荐几本。

吴非,本名王栋生,是南京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现已退休。他也是我国著名杂文家,吴非是他的笔名。

吴非的著作很多。他给读者的首先不是什么知识或观念,而是良知。或者说,他用文字时时提醒每一位教师,不要忘记良知。比如,我首先要给你推荐的是《不跪着教书》。

吴非文字的一针见血,掷地有声,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深刻——我不认为吴非有多么“深刻”,他洞察人们浑然不觉的假象和道貌岸然的虚伪,所用的武器无非就是“常识”。我曾读到过一句话:“比知识重要的是见识,比见识重要的是胆识,比胆识更重要的是常识。”吴非的胆识就在于他敢于说出常识。他能够从许多司空见惯的“常态”中揭露出病态,他说的不过是常识,但在一个互相欺骗的社会,说出常识便是深刻,更是勇气。读他的文章,我好多时候感到惭愧,因为从中读到了我的庸俗和苟且。

吴非的文字读来沉重,但这沉重后面有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的爱。正因为这种爱,他对一切非人道的“教育”深恶痛绝。他是真正爱孩子的,我甚至从书页中感觉到了吴非那颗纯真爱心的温度,简直就是热透纸背:

还记得很多年前第一次默许学生课上睡觉的事。课上到一半,发现后面有位学生睡了,小声喊他他也没醒,想到他也许实在是累了,怕他着凉,就请同桌帮他盖件衣服。学生睡了一会儿就醒了,神情内疚,我安慰说没关系,并对大家说,以后上课谁如果睡着了,就轻轻地替他盖件衣服,少听几分钟语文课不要紧,万一生了病,损失就大了。我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小睡有何不可》)

我喜欢孩子,特别是那些刚刚会说话的小孩子。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睛,捧着他们白白的小手,我的心灵常常会有一种震颤,我的眼眶会莫名其妙地湿润。我畏惧,我担心。我们能把这个孩子教育成一个人吗?这个孩子纯洁的心灵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会被什么样的人、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洒上第一滴难以抹去的污垢?(《第一滴污垢》)

……

吴非在《不跪着教书》的自序中这样写道——(www.chuimin.cn)

年轻时以为教育就是诗,教师的一生也在为教育写诗,没想到后来总是要为教育写申告状,为学校的堕落而愤怒,为教师的尊严而呼喊。作为教师,我认为自己应当是理想主义者,而现实却总在种植悲观;我以为自己的工作对青年成长能有意义,没想到青年常常会对一个教师的理想投来同情的目光……我就这样在困惑和矛盾中走向耳顺之年。然而,和很多同行一样,我心中的信念不会消逝。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

我从吴非全部的文章和著作中,包括他的《前方是什么》《致青年教师》等等,就读出了两个字——良知。

每一个教育者都有过热血沸腾的时候,都有过透明的童心,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热血慢慢冷却,我们的童心渐渐锈蚀。最可怕的还不是热血冷却和童心锈蚀,而是我们居然还振振有词地为这“冷却”和“锈蚀”找出许多自我安慰的“理由”:“社会是这样的,我有什么办法?”“教育体制是这样的,我有什么办法?”“教师也是人呀!”“我要生存呀!”……于是,理想心安理得地缴械,良知毫无愧色地堕落。“因而在我们中国,茶馆里依旧热闹非凡,精神牢狱里的寂寞者依旧寂寞。”(吴非)

然而,历经沧桑的吴非居然还保持着火热的激情,赤诚的情怀,透明的童心,纯正的良知。我只能说,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界的希望。我再次想到了罗曼·罗兰的话:“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就是看透了这个世界,并仍然热爱它!”(大意如此,不是原话)

所以我真诚而强烈地向你,也向一切有良知的老师推荐吴非的作品。他的文章非常好读也耐读。自然流畅,毫不做作,行云流水,犀利尖锐,诙谐幽默,真的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读来既酣畅淋漓,又是一种美的享受。

不信你试试。

你的朋友 李镇西

2021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