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最大的特点是原汁原味的现场感。说起来,教学实录是很容易写的,无非就是忠实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师生的互动、讨论,有什么就记录什么。叙事式的教学实录,就是执教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出教育过程,类似于一个教学故事。注意无论哪种形式的教学实录,都一定要有分析和反思。......
2023-10-21
明磊老师:
你要我给你开一个“必读书目”,这让我有些为难。
阅读是一件很个性化的事,很难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我一直反对“必读书目”的说法。何况,“必读”的说法带有强迫的味道,谁有权力强迫谁“必读”呢?
不过,说实话,现在并不是所有教师都热爱阅读的,这令人担忧。我曾经说过:“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教人读书的自己却不读书!”胸无点墨的老师,除了课本、教参和一些辅导资料,其他什么都不读,怎么可能是合格的教育者?所以,你作为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年轻人,愿意把业余时间花在读书上,值得赞赏,应该得到鼓励。
毕竟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征服学生的主要绝招,就是自己课外广博的阅读。
因此,虽然我无法给你开“必读书目”,但作为一名老教师,就教师的专业阅读给你提点建议是可以的。今天,我简单谈谈青年教师值得阅读的四类书吧!
第一,教育类。我这个推荐似乎多此一举,因为教师读教育类的书理所当然。但有一些老师往往只读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书,比如《班级管理50招》《语文课堂设计艺术》等。当然,作为刚入门的青年教师读一些这类可以“拿来就用”的技术操作类书籍,是有必要的。但是我对你强调的是,除了读这些书之外,还应该多读读教育经典:孔子、卢梭、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师们的作品,都应该进入你的阅读视野。不要以为他们都已经“过时”,不,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其穿越时空的魅力。无论是孔子的“因材施教”,还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人是最高价值”,对今天的中国教育,不是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吗?(www.chuimin.cn)
第二,人文类。教师,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者,除了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专业书,还应该读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即读一些教育以外的书,尤其是人文著作——政治的、哲学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学的……包括山水游记、人物传记等。注意,读人文类的书没有学科界限,不只是所谓“文科教师”的事。因为每一个教师都承担着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使命,那么自己的灵魂是否饱满充盈呢?而教师一颗沉甸甸的大脑,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是否有上面所说的与教育“无关”的阅读。其实,与教育有关还是无关也是相对的,教育本身就和时代风云、社会发展息息相通,所谓“教育以外的书”,实际上直接或间接和教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从广义上说,所有书籍都与教育有关。
第三,科技类。和提倡人文类著作的阅读一样,科技类著作的阅读同样与教师所教的学科无关,而是所有教师的通识提升。这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一台笔记本电脑最多用三年,性能更优功能更强的产品便出来了,手机更是如此。那么作为人类文明成果传承者的教师当然应该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通。否则,一个“科盲”是无法胜任教育育人的神圣使命的,哪怕他的学科专业并非数理化。即使是语文老师,也会在许多课文中遇到最新科技的一些内容,如果没有一定的科技阅读,课堂上必然捉襟见肘,甚至胡说一通。教师的科技类阅读,其实并非仅仅关于“科技”的阅读,而是包括科学著作、科技书籍和科幻作品的阅读,还包括科学史和科学家传记的阅读。这些阅读必然有助于我们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科学品质的造就。
第四,儿童类。教师每天都和孩子打交道,理应和他们心心相印,如果暂时做不到,至少应该知道孩子们在关注什么,包括他们在课外都爱读些什么书。尽管现在是网络时代,纸质书依然是不少孩子阅读的选择。好的教育者应该具备“儿童视角”,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变成孩子,用他们的心灵感受世界,用他们的眼光打量周围。而阅读孩子们喜欢看的书,则是保持自己儿童心态的途径之一。和孩子多一个共同爱好,就多了一条通往孩子心灵的道路。有了共同的话题,师生之间的心不知不觉便贴近了,往往感觉不到所谓“代沟”的存在。当然,儿童毕竟不成熟,他们的阅读内容往往良莠不齐,教师应尽可能有充分而广泛的“儿童阅读”,才可能有效地引导孩子们健康阅读。
明磊老师,请原谅我没给你开“必读书目”,但我希望以上建议能够对你的阅读有所帮助。
你的朋友 李镇西
2020年12月20日
有关李镇西答新教师101问的文章
教学实录最大的特点是原汁原味的现场感。说起来,教学实录是很容易写的,无非就是忠实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师生的互动、讨论,有什么就记录什么。叙事式的教学实录,就是执教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出教育过程,类似于一个教学故事。注意无论哪种形式的教学实录,都一定要有分析和反思。......
2023-10-21
因为,要让班规切实可行,就要真正让它来自学生的内心。共识达成后,我开始和学生们确定制定班规的原则:可行性、广泛性、互制性。否则,班级规定很可能又成为一纸空文。最后,全班同学对修改后的班规进行无记名投票,并当场唱票。一旦通过,班规便成了“班级法律”。班规的每一条都写明了执行者,并对执“法”不严者有明确的惩罚规定。班规专门设了“班主任”一项,有如此规定。......
2023-10-21
能够作出这样的评价,就是初步的读懂。所以,一本书越是被批注得“体无完肤”越证明你读懂了,相反,一本书读了之后干干净净,很难说你是读懂了的。到了这时,可以说基本上读懂了。......
2023-10-21
但教育惩戒不是体罚,绝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体罚是以击打、刺扎等方式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是对学生肉体和精神的双重伤害,而惩戒是用一些强制性手段对学生进行提醒与约束。因此,如何合理运用惩戒,的确是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我认为,完美的教育惩戒有四个要素——第一,是否需要?这才是教育惩戒要达到的目的。......
2023-10-21
的确,虽然我认为,所谓“用生命润泽生命”,是指师生双方互相润泽,但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的生命状态无疑决定着教育的品质。这里所说的“生命”当然包括健康的体质,但更是指人的精神状态。好,回到你提的那个问题:教师究竟应该有着怎样的生命状态呢?这种阅读的生命状态,将直接影响学生。每一个老师积极饱满的生命状态当然应该有自己的呈现方式,但“拥抱生活,钟情教育”应该是所有优秀而幸福的教师共同的特点。......
2023-10-21
怀疑自己是不是丢了初心。你来信问我,“我如何知道我还保持着初心?”或者还可以说,所谓“初心”,同时就是一颗“童心”。多年后,我成了所谓“教育名人”,我问自己:“我还保持着最初的童心吗?我现在已经是许多人眼里的所谓‘专家’了,可是,我内心深处还拥有当年第一次走进校园踏上讲台的那份纯情,那份憧憬,那份真诚吗?”然后,我又无愧地回答:“是的,我依然保持着!”......
2023-10-21
倒不是说,绝大多数老师就如神一般“高尚”,而是说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家长送礼未必是出自真情,尤其是孩子还在自己班上时,家长送的每一份礼,或请吃的每一顿饭,都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所以,不收家长的礼,不是在标榜“高尚的道德”,而是在维护我们作为教师的人格尊严。不收家长的礼,这是原则,也是底线。......
2023-10-21
我想,这对“问题学生”同样适用。转化“问题学生”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苦口婆心的孤军奋战。总之,转化“问题学生”除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还必须有“十八般武艺”的行为引导、规范甚至必要的制约。引导“问题学生”自己战胜自己并体验其中的乐趣。让每一个“问题学生”都找一个与自己各方面情况接近的同学作为竞争对手,在纪律、学习等方面展开比赛,并定期让全班评比。......
2023-10-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