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专家培训的重要性:李镇西解答101疑难问题

专家培训的重要性:李镇西解答101疑难问题

【摘要】:对这样的“专家”,我也是很反感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所有专家,这更不能成为我们拒绝学习理论的理由。不同意专家的某一个观点,可以有针对性地直接反驳。事实上,现在活跃在中国基础教育界的许多学院派专家,当初也是从一线基层成长起来的。那些脱离实际而只热衷于这个“概念”那个“原则”的伪专家,被老师们看不起是应该的;但老师们因此而看不起所有专家,一听说要接受“专家培训”就很逆反地排斥,显然不是科学的态度。

方铭老师:

你来信谈到参加培训时,对教育专家充满了不屑:“说得好听,你来带个班试试?”恕我直言,你这种态度是不对的。

这个逻辑看上去很雄辩。是呀,无论是“纸上谈兵”的成语,还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俗话,都说明了真本事的重要性。我承认,确有一些“专家”“学者”爱摆弄一些玄而又玄的理论,什么这个“原则”那个“性”的,还有一大堆晦涩的概念,而给一线老师的建议,完全不切实际。对这样的“专家”,我也是很反感的。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所有专家,这更不能成为我们拒绝学习理论的理由。

不同意专家的某一个观点,可以有针对性地直接反驳。尽管在理论素养方面,我们和专家不一定对等,可我们有着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和感悟,完全可以和专家平等地争鸣。但你不能用一句“你来带个班试试”一怼了之。这不是讲道理,而是发泄情绪。

理论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实践源于理论,理论指导实践,都十分重要。我们希望所有理论的提出者都有亲自实践的经验,否则就怀疑对方的理论站不住脚。但我们忘记了,理论也可以来自对别人实践的总结提炼,还可以来自众所周知的常识。比如,最常见的“因材施教”四个字,这既是古人的经验,也是公认的常识。说这话的专家就算没教过一天中小学,也不影响这句话的真理性。

我们党提拔干部,一般都要求有一线实践的经历,这是有道理的。这是从管理学的角度对行政干部的要求。而对宏观理论的决策者来说,他们则不一定非要有具体的操作经验不可,只要尊重实际情况,注重调查研究,那么他们的理论照样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

毛泽东一生很少在前线指挥具体的战斗,但这不妨碍他统率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最后获得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如果有人不服:“你来带个班试试!”这不是很荒唐吗?邓小平一天书都没教过,这不妨碍他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开启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如果有人不服:“你来带个班试试!”这不是很滑稽吗?还有雅思贝尔斯,连教育家都不是,更别说在中小学上过课了,可这不妨碍我们一线老师一遍遍引用他的名言:“教育是关于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甚至连并非他说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也强加在他头上,怎么没有人说“你来带个班试试”?

“你来带个班试试”,看似是很有力的反驳,但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些老师思维的懒惰,因为他们不愿意去仔细分析研究,不愿意认真地和对方讨论,一句“你来带个班试试”就关闭了思考的大脑。这句话还反映了不少老师对理论的轻视,盲目迷信自己的所谓“经验”而裹足不前。(www.chuimin.cn)

无论多么科学的教育理念,也无论多么先进的信息技术,最终都得靠站在课堂上的一个又一个教师变成具体的行动。因此,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而所谓“高素质的教师”,理论修养是标配。

很多年前,有人提出教育要追求“有技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技术”,真是精辟。我们反对只会“纸上谈兵”的专家,也同样反对动辄“你来带个班试试”的教师。

事实上,现在活跃在中国基础教育界的许多学院派专家,当初也是从一线基层成长起来的。比如石中英、檀传宝、刘铁芳、李政涛……这几位目前中国最有影响的中青年教育专家,都是高校的著名教授,但他们都曾当过一线教师,有的还曾在农村学校待过。还有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荣誉会长顾明远先生,也曾经是中学教师。所以他们的思考与研究,是有丰富的实践基础的,并非闭门造车。我举这些例子,就是想说明,并非所有的专家都是纸上谈兵。

那些脱离实际而只热衷于这个“概念”那个“原则”的伪专家,被老师们看不起是应该的;但老师们因此而看不起所有专家,一听说要接受“专家培训”就很逆反地排斥,显然不是科学的态度。重视带班是对的,但因此而鄙薄理论就错了,这会妨碍自己的专业成长。有的老师连带了几届毕业班,就觉得自己把教育玩得玲珑剔透了,以为自己可以蔑视一切没带过毕业班的专家。

这些教师的可笑之处在于,他们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可笑。

方铭老师,我希望你自觉地把自己与这样的老师区别开来。

你的朋友 李镇西

2021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