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植株繁殖技巧:拱形与堆土压条法,以及空中压条法

植株繁殖技巧:拱形与堆土压条法,以及空中压条法

【摘要】:第三年,根系已足够强壮时,就可以“断奶”了——用刀切断连接“母亲”和“婴儿”的“脐带”,年轻的植株从此自力更生。如果枝条太脆、容易折断,就不能采用拱形压条法了,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方法来繁殖。这种方法称为堆土压条法。若不想砍断母株,枝条的位置又太高,无法压到地面,就可以采取空中压条法。这种渐进式“断奶”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埋在地下的压条,以确保繁殖成功。

前面已经介绍过“压条法”了,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一些植物茎基部长出的直而易弯曲的嫩枝来繁育新植株,人见人爱的康乃馨便是这样繁殖的。这种方法的操作过程一般是这样的,将枝条弯曲成肘状,埋入土中,并用钩子固定;枝条末端用支架支撑,使之保持直立。最终,地下部分会生出不定根,而在生根之前,由母株为其提供营养。当根的数量足够多时,在保证每个嫩枝都带有一定数量的根的前提下,剪断枝条使其与母株分离,移栽使之成为独立植株。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假如葡萄园中有几株葡萄藤衰败了,必须去掉再栽新的。这种情况下,压条法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附近健康的植株上选择一根较长且位置适宜的枝条。把衰亡的植株彻底拔除,深翻土壤,避免植物残体腐烂后对新植株产生伤害。深翻后,挖一道约一尺深的沟,把选好的枝条小心地埋入沟中,注意一定不要把枝条弄伤。然后铺一层土将枝条盖好,并施加有机肥。枝条末端的地上部分要用支架支撑,适当修剪,只保留两颗芽。由于枝芽会消耗部分营养,压条前需要将地下部分的枝芽全部去掉。压条的最佳时节是初冬,此时整株植物都处于休眠期,枝条有充足的时间积蓄营养,从而保证来年春天旺盛生长。

图19

这种部分埋在土里的枝条会有怎样的命运?如果仍然在地上,它就会结果。那么埋在地下它会不会就不能结果了呢?虽然枝条换了地方,但它与母株之间的联系仍然畅通无阻,仍然接受着母株提供的水分和营养。枝条上保留的嫩芽也会长出叶片,在阳光下将树原液转化成营养液。所以,埋在土里也好,露在地上也罢,没有任何理由使它不能结果,如果照料得当,还能长出好几串果实。枝条在地上地下所不同的是,在阴凉的环境和有机肥的影响下,埋入土中的部分会长出多而壮的不定根,终有一天,不再需要母株的帮助,能够自给自足的。第三年,根系已足够强壮时,就可以“断奶”了——用刀切断连接“母亲”和“婴儿”的“脐带”,年轻的植株从此自力更生。

葡萄藤长长的枝条离地面很近,很适合压条。但大多数乔木和灌木就没有这样便利的条件了。它们的枝不够长,也不够柔韧,而且离地面较远,无法轻易埋到土里。不过,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克服这些困难。大家知道,将茎干贴地截断后,切口边缘会生发很多不定芽,最终长成枝条。这种枝条正是我们需要的,它们不但长而柔韧,而且是从接近地面处长出来的。将每一根枝条都作为压条,埋入土沟中用钩子固定,并用支架支撑枝条末端使其直立。用不了多久,枝条就会生根,但生根速度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生根后就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植株移栽了。这个方法是单枝压条的一种,因其埋入土中的枝条形成了一个拱形,所以该法被称为拱形压条。

如果枝条太脆、容易折断,就不能采用拱形压条法了,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方法来繁殖。春天时,将母株的树干砍断,伤口边缘会长出新枝。等到新枝长得足够长但尚未木质化时,便是压条繁殖的最佳时机了。对母株进行培土,将松软透气的土壤堆在树干和新枝的基部。把土壤堆成平头的锥形,并将顶部适当挖空,便于浇水。在这种适宜的环境里,嫩枝会很快生发不定根,来年根扎稳后,用刀将它们与母株分开,成为独立的新植株。原来的树桩还可以继续用来生产新的压条。这种方法称为堆土压条法。

若不想砍断母株,枝条的位置又太高,无法压到地面,就可以采取空中压条法。将一个纵向剖开的花盆或铅制小碗固定在母株上,把用作压条的枝条纵向穿过花盆或小碗,在花盆中填满土或湿泥,并经常浇水,以保持湿润。在这种潮湿的环境中,枝条不久也会生出不定根。随着不定根日益强壮,开始慢慢“断奶”:在花盆下方枝条与母株的连接处割一道小口,并日渐加深小口的深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压条逐渐适应没有母株帮助的生活,慢慢开始独立生存。最终完全切断后,就大功告成了。这种渐进式“断奶”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埋在地下的压条,以确保繁殖成功。(www.chuimin.cn)

要是枝的木质柔软,很容易长出不定根,那么上述方法便可确保繁殖成功;但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枝生根就没那么容易了,很有可能在土壤中掩埋了很长时间也不见生根。这时就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了。大家回想一下,在植物的茎干上紧紧捆一根绳子会出现什么现象?由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的通路被绳子阻断了,下行树液会在绳子上方积存。营养液不断积聚,最终形成一个树瘤。如果把树瘤埋入潮湿的土壤中,它很快也能长出不定根,为营养液向下运输提供通路。这就好像一条小溪的水流,在不受阻碍时能够畅行无阻;但如果我们阻断了它的通道,水会不断积聚,并努力寻找途径突破障碍。下行树液也是如此。只要它正常的通路没有堵塞,即使在周围堆上潮湿的土壤,它也不会另辟蹊径;但如果正常的通路被阻断了,植物就会生发不定根,为受阻的路径提供通路。把枝条埋在土中部分的枝皮剥下一圈,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营养液会在切口上方积聚,形成枝瘤,进而生根。

下面来看看根据这些原理的衍生出来的其他应用。

如果植物的木质化程度较高,简单的压条方法无法使其生根,就用绳子紧紧绑住压条要用的枝条,但不要损伤枝皮。绳子要绑在某个嫩芽的上方,并且大概在要埋入土中部分的中段。这种方法称为绞缢。

或者,仍然在需要埋入土中部分的中段,贴着嫩芽的下方将枝皮环割一圈,但不要损伤木质部,然后在其下方大约1厘米处再割一圈,将两个切口之间的枝皮剥掉。这种方法称为环剥。

还有一种方法,在用作压条的枝条中部斜切一道深入木髓的开口。将切成的约一半枝皮厚的“小舌头”掀起来,在开口处放一块小石子,防止开口闭合。这种方法称为刻伤。枝条通过未损伤的枝皮从母株获得营养,在切口处生发不定根。

为了增大切口和潮湿土壤的接触面积,以生发更多不定根,还可以将掀起的枝皮分成两半,并用小石子隔开。这种双切口的方法适用于最不易压条的树木

所有方法及由此引申出的其他方法,都是靠通过阻断枝条营养液的通路来促进不定根生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