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原野的故事:树木修剪与开花结果

原野的故事:树木修剪与开花结果

【摘要】:如果将整棵树都大肆修剪一番,而根系吸收的树液的总量将会平均分配给修剪后余下的少数嫩芽,那么嫩芽的生长也会随它们获得的“食物”配比成比例地发生变化。若树木因大量结果而消耗过大的话,就在下一年大力修剪以恢复其生命力。可见,要想让树木开花结果,我们就应该用到原理的“坏”处了——要弱化树木和它的嫩芽。这种反常的方向和树液上升的方向相反,会导致嫩芽得到的营养减少,促进开花结果。

我们已经知道了通过整枝控制树液转移从而维持树木均衡生长的原理。但是,如果一棵树的整体一视同仁地修剪一番,又会怎么样呢?

先来看看一根单独的树枝的情况。如果只是稍加修剪,保留树枝上的大部分嫩芽,那么树枝会用得到的全部营养量供养所有这些嫩芽;如果修剪到只留下少数嫩芽,树枝得到的全部营养量不变,而供养嫩芽的数目变少了,那么每个芽获得的营养会相应增加。想象一下,若之前有12个嫩芽分配“食物”,现在全由两三个享用了,大大丰富的营养会让每个芽都能长得更好。

再来看看整棵树的情况。如果将整棵树都大肆修剪一番,而根系吸收的树液的总量将会平均分配给修剪后余下的少数嫩芽,那么嫩芽的生长也会随它们获得的“食物”配比成比例地发生变化。所以,对整棵树大力修剪能够起到促进生长的作用,同时鲜嫩的新枝取代了衰老的树枝,使树木焕发青春。若树木因大量结果而消耗过大的话,就在下一年大力修剪以恢复其生命力。

既然整枝有这么多好处,那它有什么坏处么?亲爱的小读者们,在大自然中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将这个原理逆向运用,也会让我们获益匪浅,那就是——让树木开花结果。讲这个问题之前,想要交代两个前提。首先,前面讲过,树木年富力强时会长出长长的树枝和茂密的叶片,但却开花很少或者不开花;它们只有在较为衰弱的情况下才会大量开花。其次,花朵和枝条都源自相同的嫩芽,只是部分嫩芽由于生命力不足没能长成布满绿叶的树枝,它们始终短小,聚为一团,将叶片转换成了花的各个器官——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所以,本来要变成树枝的嫩芽是会转变成花蕾的。

可见,要想让树木开花结果,我们就应该用到原理的“坏”处了——要弱化树木和它的嫩芽。

要想弱化嫩芽,只需将长枝稍稍修剪一下即可,一定要保持芽的数量。芽的数量越多,每个芽得到的养料越少,尤其是树枝基部的嫩芽,它们一定会因无法与其他嫩芽争夺养料而非常虚弱,进而变为花蕾。但如果剪掉了芽的竞争对手,它们仍会长成树枝。(www.chuimin.cn)

为了削弱树木的生命力,人们常把幼嫩树枝顶尖的绿色部分夹断或用指甲掐去。有时也可以将树枝扭成一个弯儿以阻碍树液的循环。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将前一年生的树枝部分或全部折断,只留下枝条基部。只要树木的生命力不是太强,这些方法都能促进结果。

要是树木生命力很强的话,就需要用上更厉害的措施。可以将所有枝条都压弯折向地面,并使其保持这个状态。这种反常的方向和树液上升的方向相反,会导致嫩芽得到的营养减少,促进开花结果。达到目的后要将树枝恢复原位,不然树木会因消耗过大而衰颓。

有时候,还可以用夏天剪枝的方法。夏时的芽已经有好几厘米长了,此时剪去这些已经消耗了树木大量养分的芽,树木就不会再有足够养分供其生长了。故而树枝基部的嫩芽会因得不到养分转变成了花蕾。

如果这些方法还不能促进树木结果,那么只能动用一些更为激进的办法了,但需要说明的是,这是无计可施时的最后手段。冬末,趁树液还未上升时,从树干基部割下一圈很窄的树皮,但要深达木质部表层。我们知道,树液正是通过这最年轻、液体最容易穿透的表层上升的,如果我们部分阻断了树液的通路,嫩芽获得的营养不足,树木就会变得衰弱,于是开始开花结果。

对根——树液的源头——做一些处理,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春天时,将主根裸露在外,并且整个夏天都暴露在新鲜的空气和阳光下。根失去了阴暗凉爽的环境,就会失去部分功能,那么它提供的“食物”也会变少,营养不足就会使树木生出花蕾。还有一个方法更加有效,但一定要谨慎使用,因为它会导致树木死亡。那就是将根挖出,毁伤切断一部分后再换土,这个办法显然会造成营养供应减少。或者如果树木足够小的话,可以保留它的全部根系,但在秋天进行移栽,也可以使树木在次年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