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原野故事:第六章空心树年龄

原野故事:第六章空心树年龄

【摘要】:中心部分色泽深黑,外围部分则色浅泛白;中心部分称为“心材”或“好料”,而外围部分叫作“边材”。有些树达到一定年龄后会出现空心树干,尤其是心材没有变硬的树。我们可以砍断一截大树枝,确定年轮的平均宽度,用树干的半径除以这个宽度,你会发现得到的结果与树的实际年龄相差无几。图14.空心橡树诺曼底的阿鲁威尔公墓里有一棵橡树,是法国最古老的橡树之一。已经彻底中空的树干的周长都达8米多,它们的年龄大约都在1400多岁。

树的木质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中心部分,这里的生命力已所剩无几;二是外围部分,这里还或多或少有着较旺盛的生命力。中心部分色泽深黑,外围部分则色浅泛白;中心部分称为“心材”或“好料”,而外围部分叫作“边材”。边材苍白柔软,鲜嫩多汁,这些木头仍在生长;中心部分的颜色很深,又干又硬,这些木头已经彻底死去。

衰老可不是什么好事,那为什么要把中心部分已经死去的木头叫作“好料”呢?该叫“烂料”才对呀!当然了,这硬邦邦的木头不能再为树木提供养分,从这一点来看确实是“烂料”,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它却是上等的好料,能起大作用。做家具需要质地细密、纹理美观、色彩丰富的木料,只有心材能达到这些要求,边材是不行的。乌木的心材黑而坚硬,红木的心材色泽鲜艳、质地优良,都是难得的好木材;檀木和洋苏木的心材可以制染料;铁木是名副其实的坚硬如铁……但它们的边材却都毫无出众之处,必须用斧子削掉才行。橡树、胡桃木、梨树等树心材和边材的硬度和颜色也都截然不同。

心材是由边材逐渐转化形成的,边材注定会慢慢衰老,被新的木质层包裹,进而变为心材。柔软的白色边材在最外层形成后,颜色和硬度也由内而外逐渐发生变化。而有些树木的边材无法完全转化为心材,还没变硬就腐烂了,这种树被称为白木,比如白杨和柳树。白木材质不佳,硬度小而易磨损。

有些树达到一定年龄后会出现空心树干,尤其是心材没有变硬的树。这种树内部的木质层会逐渐腐烂、落入泥土,形成空心树干,不过这并不影响它继续枝繁叶茂。虫蛀、腐烂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将老柳树掏空,但尽管经历了种种磨难,老柳树依然生机勃勃。乍一看这实在是不可思议,树

木的内部已经腐烂,但外部依旧生机盎然。大家回想一下之前的内容——树木的中间部分对它的盛衰其实并没有什么作用,明白这点就不难解释这个奇怪的现象了。中间部分都是老一代的陈旧遗骸,就算因腐烂而销蚀,只要外部的木质层还在,树木就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外部的木质层才是树木赖以生存的根本。树木的中心部分会逐渐损耗,但每一个新抽的嫩芽都会让树木焕发新生。它就这样穿越时光的洪流而毫无性命之虞——树木总是既衰老又年轻,既腐朽又鲜活。

我们之前讲过,树干有多少圈年轮,树龄就有多大。所以要确定一棵树的年龄很容易,只要把树砍倒数数年轮的圈数就可以了。但如果不把树砍倒,树龄从何而知呢?我们可以砍断一截大树枝,确定年轮的平均宽度,用树干的半径除以这个宽度,你会发现得到的结果与树的实际年龄相差无几。我们再来看几棵神奇的空心树。(www.chuimin.cn)

图14.空心橡树

诺曼底的阿鲁威尔公墓里有一棵橡树,是法国最古老的橡树之一。逝者的遗体在地底腐烂,似乎为它的根须灌注了特异的能量。树干在地面处的周长足有9米多。在繁茂的树枝中有一个镶嵌在一座小钟楼上的隐者居室。被部分蚀空的树干基部在1696年被改建成了一个小教堂。这棵大树见证了无数的死亡和葬礼,人们都认为能在这个锈蚀的小教堂里祈祷一番,或在这棵古树的绿荫下冥想片刻是一种荣耀,能够升华人的灵魂。从橡树的体积来推断,它已经活了900年,它的种子早在公元1000年就发芽了。如今,这棵古老的橡树轻而易举地擎着硕大无朋的枝干,而且每年春天都新叶蓬勃。它静静跟随时光的轨迹生长着,接受着人们的敬仰、抵御着雷电的击打,或许,它还能迎来下一个900年。

阿鲁威尔的橡树让我想起了一些与死亡相伴的其他古树。正是这神圣的安息之所让树木免遭人类的刀砍斧斫,而能长命千岁。法国厄尔省的拉艾埃德鲁托公墓中有两棵紫杉树十分引人注目。1832年,一阵异常猛烈的狂风刮断了部分树枝,但它们仍然用繁茂的枝叶遮蔽着整个墓园和部分教堂。尽管遭此大难,它们却老而弥坚、毫无败象。已经彻底中空的树干的周长都达8米多,它们的年龄大约都在1400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