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培养男孩子心理承受能力

如何培养男孩子心理承受能力

【摘要】:要让孩子把委屈说出来,把愤怒的情绪宣泄掉。所以,父母在孩子觉得委屈时,要及时了解孩子委屈的原因,让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等孩子平静再进行安慰。所以,父母在孩子受了委屈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例如,孩子感到委屈并提及自己的感受时,鼓励其说出原因。虽然说在孩子受委屈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但是,这并不是说父母不用关注这件事情了。

Q:遇到不顺心事情时、在经受一点挫折时,我们家孩子常常是满脸委屈或大发脾气发泄不满。有时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句无足轻重的话语,可能就会使他感到莫大的委屈,伤心不已。

孩子的世界往往是敏感脆弱的,很多时候,他们对待事情总显得比成人要较真,他们更在乎父母、老师、伙伴对他们的评价。所以受了委屈之后,往往会表现得比较极端,不是生气发飙,就是沉默流泪,让人无所适从。

孩子在成长及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经常会与人发生一些吵闹、甚至打架等现象,孩子可能会受到委屈,但是这种对“委屈”的处理过程既是孩子学会与人相处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父母培养孩子受挫能力的一个好机会。

具体如何教孩子与人和睦相处,并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呢?

方法1:学会倾听,让孩子把委屈或情绪释放出来。

对于受了委屈的孩子,父母首先应放下那颗牵挂的心。要让孩子把委屈说出来,把愤怒的情绪宣泄掉。有些父母为了避免孩子对引发委屈的对象有意见,从而影响对方对孩子的态度,往往会对孩子的愤怒情绪加以化解或者压制,不鼓励孩子表达愤怒,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愤怒虽然是一种容易被压制的情绪,但是压制愤怒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而父母对孩子愤怒情绪的压抑会使孩子表面听话,却把愤怒情绪转向内心深处积累起来,等待日后爆发,或者盲目地认为自己错了,使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降低,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丧失信心,不利于父母对孩子受挫能力的培养。

所以,父母在孩子觉得委屈时,要及时了解孩子委屈的原因,让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等孩子平静再进行安慰。但是,安抚孩子不应该是无条件地顺从。毫无原则地一味迁就,并不能真正解决孩子面临的问题。

方法2:别袒护和替孩子申辩,教孩子自己去处理委屈。(www.chuimin.cn)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喜欢过度袒护孩子,无论事情的“对”与“错”,从不责备孩子,替孩子辩驳或反而指责别的孩子,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委屈,这些父母自以为这样是保护自己的孩子,殊不知这样做却是害了孩子。

因为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必然会遭遇到这样、那样的委屈,如果在孩子小时候不进行一定的受挫能力锻炼,强健孩子的心灵,他将来就会无法承受生活的挫折,从而出现严重的问题。

所以,父母在孩子受了委屈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方法3:通过委屈,帮助孩子提高心理成熟度。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小挫折,感到很委屈只是一种受挫的表现。父母除了对孩子进行一定的训练之外,还应提高孩子的心理成熟度,而不是和孩子一起觉得委屈。要让孩子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引导孩子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例如,孩子感到委屈并提及自己的感受时,鼓励其说出原因。父母要仔细聆听,然后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如此换位思考,孩子的心情就会平静了很多,也会更成熟,以后有了这类情况,也就更能适应了。

方法4: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并不是不管不问。

虽然说在孩子受委屈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但是,这并不是说父母不用关注这件事情了。相反,父母应该认真关注这件事情的发展和结果。如果孩子对这件事处理得很理智,父母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如果孩子自己无法处理这件事情,父母则要给予一定的帮助。

不过在帮助的“度”上一定要把握好,因为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地位很重要,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指导着孩子以后行事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