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的“好”,是父母按照单方的感受来评价好坏,自然让孩子不知道怎么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了。此外,父母要寻找亲子间共同的喜悦,考试成绩好、比赛得奖都不是最重要的。......
2023-10-21
Q:遇到不顺心事情时、在经受一点挫折时,我们家孩子常常是满脸委屈或大发脾气发泄不满。有时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句无足轻重的话语,可能就会使他感到莫大的委屈,伤心不已。
孩子的世界往往是敏感脆弱的,很多时候,他们对待事情总显得比成人要较真,他们更在乎父母、老师、伙伴对他们的评价。所以受了委屈之后,往往会表现得比较极端,不是生气发飙,就是沉默流泪,让人无所适从。
孩子在成长及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经常会与人发生一些吵闹、甚至打架等现象,孩子可能会受到委屈,但是这种对“委屈”的处理过程既是孩子学会与人相处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父母培养孩子受挫能力的一个好机会。
具体如何教孩子与人和睦相处,并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呢?
方法1:学会倾听,让孩子把委屈或情绪释放出来。
对于受了委屈的孩子,父母首先应放下那颗牵挂的心。要让孩子把委屈说出来,把愤怒的情绪宣泄掉。有些父母为了避免孩子对引发委屈的对象有意见,从而影响对方对孩子的态度,往往会对孩子的愤怒情绪加以化解或者压制,不鼓励孩子表达愤怒,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愤怒虽然是一种容易被压制的情绪,但是压制愤怒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而父母对孩子愤怒情绪的压抑会使孩子表面听话,却把愤怒情绪转向内心深处积累起来,等待日后爆发,或者盲目地认为自己错了,使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降低,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丧失信心,不利于父母对孩子受挫能力的培养。
所以,父母在孩子觉得委屈时,要及时了解孩子委屈的原因,让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等孩子平静再进行安慰。但是,安抚孩子不应该是无条件地顺从。毫无原则地一味迁就,并不能真正解决孩子面临的问题。
方法2:别袒护和替孩子申辩,教孩子自己去处理委屈。(www.chuimin.cn)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喜欢过度袒护孩子,无论事情的“对”与“错”,从不责备孩子,替孩子辩驳或反而指责别的孩子,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委屈,这些父母自以为这样是保护自己的孩子,殊不知这样做却是害了孩子。
因为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必然会遭遇到这样、那样的委屈,如果在孩子小时候不进行一定的受挫能力锻炼,强健孩子的心灵,他将来就会无法承受生活的挫折,从而出现严重的问题。
所以,父母在孩子受了委屈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方法3:通过委屈,帮助孩子提高心理成熟度。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小挫折,感到很委屈只是一种受挫的表现。父母除了对孩子进行一定的训练之外,还应提高孩子的心理成熟度,而不是和孩子一起觉得委屈。要让孩子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引导孩子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例如,孩子感到委屈并提及自己的感受时,鼓励其说出原因。父母要仔细聆听,然后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如此换位思考,孩子的心情就会平静了很多,也会更成熟,以后有了这类情况,也就更能适应了。
方法4: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并不是不管不问。
虽然说在孩子受委屈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但是,这并不是说父母不用关注这件事情了。相反,父母应该认真关注这件事情的发展和结果。如果孩子对这件事处理得很理智,父母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如果孩子自己无法处理这件事情,父母则要给予一定的帮助。
不过在帮助的“度”上一定要把握好,因为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地位很重要,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指导着孩子以后行事的风格。
有关如何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强的男孩子的文章
一个简单的“好”,是父母按照单方的感受来评价好坏,自然让孩子不知道怎么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了。此外,父母要寻找亲子间共同的喜悦,考试成绩好、比赛得奖都不是最重要的。......
2023-10-21
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日后成大事,就要磨炼孩子的胆识,让他们勇敢起来。对男孩子来说,勇敢精神是男子汉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生存,动物的第一反应便是勇敢地追逐或逃窜。大女儿说,先听我说一个关于美国女孩玛丽的真实故事。一天,玛丽打开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男子凶狠地站在门前。这一念头骤然闪过玛丽的脑海,但她旋即镇静下来。片刻间,玛丽买下了那把菜刀。在他转身离去一刹那,男子对玛丽说:“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2023-10-21
做事应该有始有终,能够坚持到底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得圆满。孟子十分害怕,因为这是他们维持生计的唯一来源,他知道母亲真的生气了。因此,父母要意识到:教孩子做事有始有终是一种负责的行为,更是培养了不起男子汉的行为。父母做事情要有始有终,这样父母自身的言行举止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孩子。孩子做事不能善始善终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对事情本身缺乏兴趣、缺乏恒心、缺乏责任感、缺乏自信心等等。......
2023-10-21
父母也可以让孩子给自己起一个名字,一个喜欢的名字,比如“小机灵”。然后告诉孩子,当孩子学习感觉疲倦、烦躁、懒惰的时候,就自己对自己说话:“小机灵,不要懈怠哦,只剩最后一道题了,我们一起把它做完吧,我知道你一定行!”......
2023-10-21
现代教育需要父母随时转变角色,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肯定孩子的成就,永远对其保持赞美的姿态。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时,要学会安慰、肯定和鼓励孩子,告诉孩子可以慢慢来,每个人都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只要努力就会成功,而不是采取讽刺挖苦甚至体罚的方式来刺激孩子,那样很容易让孩子失去自信。因此有些父母坚持在肯定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有针对性的批评。......
2023-10-21
通常,父母要想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力,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做起:方法1:给孩子找一个活生生的自控榜样。有个心理学实验,给孩子看有关“自控力”的录像,比如等妈妈来了再吃饼干、公共场所不乱跑、参观画展时不乱摸等,结果这部分孩子比没看录像的幼儿自控力强。情绪自控力是一种毫不含糊的坚定和顽强的毅力。可见,给孩子订立规则,要求他持之以恒地执行规则,对于自控力的培养十分有益。......
2023-10-21
贝尔在研制电话时,另一个叫格雷的也在研究。两人同时取得突破。当然,他们两人当时是不知道对方的,但贝尔就因为这120分钟而一举成名,誉满天下,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孩子珍惜眼前,珍惜时间的意识,只要有了这种意识,孩子自己也会想到办法把空闲的时间利用起来,把当下的时光过得充实而美好。......
2023-10-21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父母要帮助孩子解除这些压力带来的伤害,并同时提升孩子的受挫能力。父母的职责不是帮孩子抹去对孩子产生压力的事情,而是要帮助孩子学会面对压力,了解产生压力的来源。而且父母树立了一个实际的榜样,也增加了孩子的勇气和信心,面对压力也就能更加自信了。孩子有自信,才能承受起压力。并帮助孩子建立摆脱压力的信心,和孩子一起寻求对付压力的方法。......
2023-10-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