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激发孩子表达欲望,培养男孩心理承受力

激发孩子表达欲望,培养男孩心理承受力

【摘要】:有的孩子表现欲望很强,他们特别希望自己会被关注,因此他们会为有机会展示自己而快乐和满足。所以,父母要适时对孩子的良好表现予以表扬。孩子的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需要父母的耐心培养才行。这样的训练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增添了家庭的休憩乐趣。父母还要善于引导孩子注意说话的顺序,使他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

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对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很重要,可以使孩子很好地将自己的内心所想表达出来。因此,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首先要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

每个人的表达能力都是不相同的,孩子也是如此。有的孩子天生语言表达能力就很强,但是缺乏勇气,因此常常处于听众地位;有的孩子性格内向,表达能力欠佳,没有在老师、同学前表现的勇气,屡屡与机会失之交臂……

针对以上不同的孩子情况,父母应对孩子有所了解,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对于不善表达的孩子,要将他们潜在的表现欲望激发出来,以利于孩子表达能力的培养。

方法1:表现欲望强的孩子需要被关注并及时肯定。

有的孩子表现欲望很强,他们特别希望自己会被关注,因此他们会为有机会展示自己而快乐和满足。在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他们总会抢着做很多事情。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喜欢听赞誉之词!

所以,父母要适时对孩子的良好表现予以表扬。同时值得提醒的一点是,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没有必要对孩子的小小成功故意渲染与夸大。有时候需要淡然处之,一个鼓励的笑容、一个让他感到温暖的拥抱、一句不露声色却能激励他不断努力的话,甚至一个足够真诚的眼神就足够了。

孩子毕竟还小,他们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过重的压力和过多的夸奖他们同样都承受不了。唯有循循善诱、真诚相待,才能让其保持自己性格中的闪光点。

方法2:多给缺乏勇气的孩子以鼓励。

有一些孩子并不反感成为舞台的主角,只是他们缺乏那么一点点勇气。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应懂得多用鼓励的话来引导他们,给他们打气,培养孩子的信心!

对于这些缺乏勇气的孩子,父母要懂得多给他们一些耐心和鼓励,教会孩子们如何表现自己,如何表达自己。当孩子们不断地给自己勇气,并认识自己后,他们就有勇气走向舞台了,同时也有了足够的自信!

对于那些胆小内向的孩子,父母应懂得给他们自由。不妨鼓励孩子参加一些他感兴趣的集体活动,鼓励他多跟同龄的小伙伴接触。不要希望孩子一下子就成为主角,让他自己在活动中获得独特体验。

同时还应注意,缺乏勇气的孩子不能有太大的压力,父母更不能强迫他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不要让孩子过分看重自己在众人前的亮相,否则紧张会导致他在众人前的失败。让孩子在放松的氛围中展示自己,他会越来越大胆,表达能力越来越强。

方法3:给孩子机会练习说话。(www.chuimin.cn)

孩子的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需要父母的耐心培养才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由浅入深地学说话时,父母就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其口才

比如,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就可以经常教孩子学儿歌、讲故事。让孩子听熟、理解,并记牢固了,再让孩子讲出来,使孩子说话的连贯性也得到了提高。

方法4:让孩子多记多背好处多。

语言的表达需要有丰富的词汇,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时应懂得让孩子掌握一些词汇。有的时候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老师也会要求他们背诵和记忆一些词汇。父母则应从早期就引导孩子多记,这样孩子知道的成语和词汇多了,自然就喜欢说话和表达了。

比如有父母让孩子用“壮志凌云、喜笑颜开、面目一新”3个成语说说全家人高兴的样子。孩子说:“宝宝壮志凌云,爷爷喜笑颜开,全家人面目一新。”真是棒极了。这样的训练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增添了家庭的休憩乐趣。

方法5:写也是提高孩子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

语言的表达有很多种,说是一种,写也是一种!对于孩子来讲,要在会说的基础上练习他们的写。在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时,要引导孩子写自己最熟悉的事物、最能观察出其特点的事物,也就是锻炼他写出生动具体的文章,哪怕是几句话也好,切忌泛泛空谈。

在从小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时候,需要从生活的细节做起,比如:

1.多带孩子看电影、戏剧、书报、电视中的少儿节目以及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场景。这些既陶冶了孩子性情,又让孩子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说话方式。影视、戏剧、书报中的对话,流畅、生动、富有节奏感,为孩子学习说话提供了范例。

2.多给孩子讲故事、儿歌、笑话等,让孩子获取丰富的信息,再经过大脑的整理、提炼,形成语言的源泉。

3.多问孩子问题。生活中,孩子常常会无话可说,父母可用问题引导孩子:你最喜欢看哪个少儿节目?为什么?这个动画片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最喜欢幼儿园的哪个活动等。父母还要善于引导孩子注意说话的顺序,使他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

4.多给孩子创造想象的空间,培养孩子编写能力。能编写故事是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标志。孩子面对心爱的玩具边玩边说,这些话虽只言片语,不够连贯,但父母可引导孩子把话说完整,引导孩子充分展开想象,把故事编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