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父母可以写孩子成长日记,记录孩子成长的定点滴滴;或是有意识地拍下孩子成长中的特殊瞬间,比如获奖或是生日宴会;或者定期给孩子写一封不用贴邮票的书信,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或建议;或者在周末或节假日,带孩子到户外走走,或者进行短途旅行,一起散步、放风筝、玩球等等。教育孩子,未必都靠嘴,有时候“书信”和“策略”同样甚至更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2023-10-21
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对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很重要,可以使孩子很好地将自己的内心所想表达出来。因此,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首先要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
每个人的表达能力都是不相同的,孩子也是如此。有的孩子天生语言表达能力就很强,但是缺乏勇气,因此常常处于听众地位;有的孩子性格内向,表达能力欠佳,没有在老师、同学前表现的勇气,屡屡与机会失之交臂……
针对以上不同的孩子情况,父母应对孩子有所了解,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对于不善表达的孩子,要将他们潜在的表现欲望激发出来,以利于孩子表达能力的培养。
方法1:表现欲望强的孩子需要被关注并及时肯定。
有的孩子表现欲望很强,他们特别希望自己会被关注,因此他们会为有机会展示自己而快乐和满足。在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他们总会抢着做很多事情。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喜欢听赞誉之词!
所以,父母要适时对孩子的良好表现予以表扬。同时值得提醒的一点是,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没有必要对孩子的小小成功故意渲染与夸大。有时候需要淡然处之,一个鼓励的笑容、一个让他感到温暖的拥抱、一句不露声色却能激励他不断努力的话,甚至一个足够真诚的眼神就足够了。
孩子毕竟还小,他们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过重的压力和过多的夸奖他们同样都承受不了。唯有循循善诱、真诚相待,才能让其保持自己性格中的闪光点。
方法2:多给缺乏勇气的孩子以鼓励。
有一些孩子并不反感成为舞台的主角,只是他们缺乏那么一点点勇气。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应懂得多用鼓励的话来引导他们,给他们打气,培养孩子的信心!
对于这些缺乏勇气的孩子,父母要懂得多给他们一些耐心和鼓励,教会孩子们如何表现自己,如何表达自己。当孩子们不断地给自己勇气,并认识自己后,他们就有勇气走向舞台了,同时也有了足够的自信!
对于那些胆小内向的孩子,父母应懂得给他们自由。不妨鼓励孩子参加一些他感兴趣的集体活动,鼓励他多跟同龄的小伙伴接触。不要希望孩子一下子就成为主角,让他自己在活动中获得独特体验。
同时还应注意,缺乏勇气的孩子不能有太大的压力,父母更不能强迫他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不要让孩子过分看重自己在众人前的亮相,否则紧张会导致他在众人前的失败。让孩子在放松的氛围中展示自己,他会越来越大胆,表达能力越来越强。
方法3:给孩子机会练习说话。(www.chuimin.cn)
孩子的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需要父母的耐心培养才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由浅入深地学说话时,父母就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其口才。
比如,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就可以经常教孩子学儿歌、讲故事。让孩子听熟、理解,并记牢固了,再让孩子讲出来,使孩子说话的连贯性也得到了提高。
方法4:让孩子多记多背好处多。
语言的表达需要有丰富的词汇,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时应懂得让孩子掌握一些词汇。有的时候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老师也会要求他们背诵和记忆一些词汇。父母则应从早期就引导孩子多记,这样孩子知道的成语和词汇多了,自然就喜欢说话和表达了。
比如有父母让孩子用“壮志凌云、喜笑颜开、面目一新”3个成语说说全家人高兴的样子。孩子说:“宝宝壮志凌云,爷爷喜笑颜开,全家人面目一新。”真是棒极了。这样的训练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增添了家庭的休憩乐趣。
方法5:写也是提高孩子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
语言的表达有很多种,说是一种,写也是一种!对于孩子来讲,要在会说的基础上练习他们的写。在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时,要引导孩子写自己最熟悉的事物、最能观察出其特点的事物,也就是锻炼他写出生动具体的文章,哪怕是几句话也好,切忌泛泛空谈。
在从小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时候,需要从生活的细节做起,比如:
1.多带孩子看电影、戏剧、书报、电视中的少儿节目以及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场景。这些既陶冶了孩子性情,又让孩子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说话方式。影视、戏剧、书报中的对话,流畅、生动、富有节奏感,为孩子学习说话提供了范例。
2.多给孩子讲故事、儿歌、笑话等,让孩子获取丰富的信息,再经过大脑的整理、提炼,形成语言的源泉。
3.多问孩子问题。生活中,孩子常常会无话可说,父母可用问题引导孩子:你最喜欢看哪个少儿节目?为什么?这个动画片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最喜欢幼儿园的哪个活动等。父母还要善于引导孩子注意说话的顺序,使他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
4.多给孩子创造想象的空间,培养孩子编写能力。能编写故事是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标志。孩子面对心爱的玩具边玩边说,这些话虽只言片语,不够连贯,但父母可引导孩子把话说完整,引导孩子充分展开想象,把故事编完整。
有关如何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强的男孩子的文章
比如,父母可以写孩子成长日记,记录孩子成长的定点滴滴;或是有意识地拍下孩子成长中的特殊瞬间,比如获奖或是生日宴会;或者定期给孩子写一封不用贴邮票的书信,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或建议;或者在周末或节假日,带孩子到户外走走,或者进行短途旅行,一起散步、放风筝、玩球等等。教育孩子,未必都靠嘴,有时候“书信”和“策略”同样甚至更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2023-10-21
管教孩子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要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进行处罚尤其是体罚,会不会损害孩子的人格,应该要视父母的态度和动机而定。因此,父母在处罚孩子的时候,要特别留意,避免伤害孩子的心灵。晶晶妈妈开始列举孩子的“罪状”。但这样的妈妈却不知道,这么做的时候,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然,父母一般不会去有意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然而,无意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则是常有的事。......
2023-10-21
乐观生活唯一的选择就是自己打开封闭的心灵,做自己的朋友,来宽慰自己,对自己微笑,拉住自己的手,开创生活的新天地。引导孩子笑对人生能让孩子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发现生活当中的无限乐趣。方法5:让孩子学会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的实质是用自我安慰的方式来化解自己的软弱与无能。这样,孩子往往能学会一些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笑对人生。......
2023-10-21
孩子长大后,自我概念同样决定着职业生涯中工作的创造性、满意感和快乐感。由于自我概念在个性结构中的独特地位,因此,父母要在培养男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时候,同时应注意培养男孩子良好的自我概念。6岁的儿童在作这种自我评价时,依从性就大大降低,可以独立作出自我评价。父母在培养男孩子的自我概念时,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方式来促进其自我概念的发展。对孩子的适宜行为应充分肯定和鼓励,而不是漠视和否定。......
2023-10-21
贝尔在研制电话时,另一个叫格雷的也在研究。两人同时取得突破。当然,他们两人当时是不知道对方的,但贝尔就因为这120分钟而一举成名,誉满天下,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孩子珍惜眼前,珍惜时间的意识,只要有了这种意识,孩子自己也会想到办法把空闲的时间利用起来,把当下的时光过得充实而美好。......
2023-10-21
要让孩子把委屈说出来,把愤怒的情绪宣泄掉。所以,父母在孩子觉得委屈时,要及时了解孩子委屈的原因,让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等孩子平静再进行安慰。所以,父母在孩子受了委屈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例如,孩子感到委屈并提及自己的感受时,鼓励其说出原因。虽然说在孩子受委屈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但是,这并不是说父母不用关注这件事情了。......
2023-10-21
因此,家长在培养男孩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也不要忘记首先要保护好他们这种天生的“能力”,然后再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这样将更有利于他们独立性的形成。具体来说,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应从以下几点做起。培养孩子专注的能力,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一件件地去做,不要同时去做许多事,那样不但无法让他做好一件事,也无益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023-10-21
教育学家认为,通常父母说的孩子有问题,实际上是父母自己的问题。据研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主要有以下几种态度:1.对待提问的态度。有些父母不懂装懂,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明明解答错了,仍固执己见,甚至动用父母的权威,要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同时,父母应该放弃所谓的“权威”手段,才能心平气和地教育出好孩子。父母和子女都有必要以互相尊重的态度作良好的沟通,以避免亲子关系出现裂痕。最后,信任孩子,要求合理。......
2023-10-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