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培养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挑战与挫折是关键

如何培养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挑战与挫折是关键

【摘要】:男孩更需要也愿意在尝试中不时地与挫折挑战,与挫折打交道形成的经验,会让他们以后有足够的能力面对问题、接近问题、解决问题。因此,父母积极鼓励男孩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可以帮助孩子驱走惰性,促使孩子奋进。失败与挫折是一种挑战和考验,它既可能让孩子走向成熟、获得成就,也可能破坏孩子的前途,关键在于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当男孩战胜挫折时,及时给予赞赏,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男孩更需要也愿意在尝试中不时地与挫折挑战,与挫折打交道形成的经验,会让他们以后有足够的能力面对问题、接近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尽自己的能力独立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男孩会产生一种荣誉感、满足感,形成坚持和执著的意志品质,体验每一个成功的独特感受。

一位日本学者说:“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对孩子进行努力教育和挫折教育,让他们在失败中学会本领,将来才能自食其力。”因此,父母积极鼓励男孩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可以帮助孩子驱走惰性,促使孩子奋进。失败与挫折是一种挑战和考验,它既可能让孩子走向成熟、获得成就,也可能破坏孩子的前途,关键在于孩子如何面对挫折。

对于男孩的挫折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单凭几件事就可以见效的,父母要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将来他们才能在人生浩瀚的大海中力挽狂澜,勇往直前。

挫折是人生路上必经的坎坷,当男孩面对挫折时,父母应教育孩子不要害怕挫折,鼓励孩子战胜挫折。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但绝不能包办。当男孩战胜挫折时,及时给予赞赏,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孩子失败了也不要埋怨,更不要奚落,而是帮助他从失败走向胜利,帮助他跨越挫折。

有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父母对孩子热切的期望、适当的鼓励和无私的帮助,将是孩子成功的重要保证。

有些父母因为儿子考试成绩不好,就对他产生失望的心理,甚至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使孩子对自己也丧失信心。其实,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消极地看待自己,久而久之,还会变得思维僵化,反应迟钝。对男孩的教育,不能直接进行批评和奚落,应该采用期望、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经常鼓励孩子进行积极的设想,“失败离成功不远了,只要继续努力一定成功”。父母的鼓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逆境挫折都不会担心害怕。

当儿子因为受挫而恐惧、难过时,父母不应以怜悯的态度对待孩子,也不能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更不能责骂孩子。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明白,受挫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次不行,下次再来,只要坚持,总会取得成功。孩子从小到大,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很多挫折。如果孩子在受挫后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就会失去自信,变得软弱和退缩。相反,如果得到适当的引导,孩子就会坦然面对挫折,渐渐培养出应对挫折的承受力和意志力。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小,还经不起挫折,所以一味放纵和满足孩子,从不让孩子受苦受累。结果孩子因此变得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只有让孩子明白,生活有顺境也有逆境,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才能让孩子逐步形成看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学会战胜挫折的本领。

方法1:选择性忽视。

即有意不去注意自己的挫折和精神痛苦。对伤心事不去感知,不去接触,不去回忆,不去思考。但应注意尽量采用积极的方法,避免或尽量少用消极的方法。

方法2:选择性重视。(www.chuimin.cn)

即特别注意自己的优点、进步,乐观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再努力向上,以优异的成绩来弥补精神上的创伤。

方法3:改变愿望满足方式。

在遭受精神创伤之后,选择其他方式获得满足。如:积极参加文娱、体育等活动,寻找业余爱好。

方法4:降低自己的理想、愿望与要求。

即以符合事实或低于实际的方法要求自己。比如:以前总要求自己成绩排进前10名,现在要求排进20名就可以了,其余时间培养一种兴趣。

方法5:在遭受挫折时寻求帮助。

与老师、父母、同学坦率地交谈,他们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树立信心。

方法6:学会自我激励。

多和乐观积极向上的人交往,多给自己良好的心理暗示,能经常自己给自己“打气”,多主动寻找外界的激励源,多看振奋人心的好书,多听积极的报告或讲座,多唱积极向上的好歌,并通过互相交流等方式起到让大家共同提高的效果。

总之,放手去爱,给自己战胜挫折的勇气和自由,同时还可以给予鼓励,如“没关系,再试一次,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如果孩子做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不要怕,这没有什么可怕的,大胆地去做,你一定能战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