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强的男孩子,让他们不再自卑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强的男孩子,让他们不再自卑

【摘要】:学会赏识孩子,特别要注意别说孩子“笨”。因为孩子自我评价能力很低,往往将父母或教师的评价作为评价自我的标准,于是,被说成“笨”的孩子就会朦胧地认为自己笨,以为自己就是榆木疙瘩。随便给孩子戴上一顶“笨”的帽子,就会压抑孩子天真烂漫的性格,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禁锢他们的思想与行动,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的成长。只有父母变得高明,学会赏识孩子,孩子才会快乐,才会有前进的动力。

人性最本质的需求之一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孩子自然也不例外,赏识能让孩子体验被认可的欢乐和喜悦,是父母打造快乐孩子的最佳方式。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是解放孩子。解放孩子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快乐,而这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赏识孩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成功的教育。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应为他们多喊“加油,你行”,高呼“冲啊,好样的”,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第一千零一次能站起来。

我国著名学者郑渊洁曾在中央电视台的“和爸爸妈妈一起看”节目中,讲述过他童年时期一桩难忘的事:他在小学学习期间,由于学习成绩不太好,有一次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让他站在讲台前面对大家说“我是班上最笨的孩子”。这件事严重伤害了小渊洁稚嫩的心灵,他回到家中十分沮丧地向父亲讲述了这件事。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父亲听后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对他说:“你一点儿也不笨呀,瞧你故事讲得多么好!”听到这话,小渊洁低垂的头慢慢抬了起来。后来,郑渊洁终于成为给全国小朋友带来智慧和欢乐的故事大王。

然而,有些父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孩子的优点,而是用挑剔的眼光去找孩子的毛病。更可怕的是,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

学会赏识孩子,特别要注意别说孩子“笨”。辽宁省某实验小学校长顾贞珍立下个规矩:教师不准说学生笨。教师又照此给父母立了个规矩:父母不能说孩子笨。

这“规矩”立得好。因为孩子自我评价能力很低,往往将父母或教师的评价作为评价自我的标准,于是,被说成“笨”的孩子就会朦胧地认为自己笨,以为自己就是榆木疙瘩。随便给孩子戴上一顶“笨”的帽子,就会压抑孩子天真烂漫的性格,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禁锢他们的思想与行动,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的成长。

只有父母变得高明,学会赏识孩子,孩子才会快乐,才会有前进的动力。作为父母,如何才能更好地赏识自己的孩子呢?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方法1:对孩子充满自信。(www.chuimin.cn)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父母要依据孩子的能力制定合理的目标,让孩子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并适时地提出下一阶段的目标,让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他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

方法2: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表扬与批评。

孩子们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父母要好好地加以保护。表扬孩子时,不妨采取公开的方式,让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孩子为了得到更多的表扬,会更努力地去学习、去做父母所喜欢的事;批评孩子时,不妨单独找孩子谈,并直接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为了尊重孩子,希望孩子理解父母的苦心,要坚决改正缺点,不要让父母失望。这样孩子会投桃报李,积极地配合父母,做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

方法3:接纳孩子的弱点和不足,要积极引导。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允许孩子犯错误,要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对孩子的一些坏习惯要允许其有一段改正的过程,切忌拔苗助长,操之过急,使孩子丧失信心,破罐子破摔,最终后悔莫及。

方法4:培养兴趣,放飞自我。

要广泛培养孩子的兴趣,要有多技之长。让孩子有许多可以自豪的“本事”,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有利于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不断战胜别人、挑战自我,从而使孩子充满信心地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