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日后成大事,就要磨炼孩子的胆识,让他们勇敢起来。对男孩子来说,勇敢精神是男子汉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生存,动物的第一反应便是勇敢地追逐或逃窜。大女儿说,先听我说一个关于美国女孩玛丽的真实故事。一天,玛丽打开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男子凶狠地站在门前。这一念头骤然闪过玛丽的脑海,但她旋即镇静下来。片刻间,玛丽买下了那把菜刀。在他转身离去一刹那,男子对玛丽说:“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2023-10-21
很多父母发现在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只要父母懂得鼓励孩子,就能给孩子无限的力量。明明孩子刚才还垂头丧气的,但是只要得到父母的表扬,他们就能信心十足,并且都能很好地克服困难,走出挫折困境。
但是,如果父母停止表扬,就发现孩子面对挫折时又没有信心了,畏缩怕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父母虽然可以经常表扬孩子,但却忽略了如何让孩子发现自我优势,孩子的进步还要依靠自己内心的动力。因为孩子的斗志,需要他的自我激励和自我赏识来激发!
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激励,学会如何将挫折化为力量!孩子学会自我激励,可以通过自我激励提高自我形象,从而拥有良好的心态;而良好的心态反过来又会使孩子充满信心,不断激励自己。自我激励可以让孩子获得前进动力,也可以让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能够重新崛起的心,懂得如何将挫折化为力量继续前进。父母如何教会孩子学会自我激励呢?
方法1:要正确地表扬孩子,明确表扬孩子的目的。
表扬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或者说,是要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赏识、自我激励,而不是依赖外来的奖励来发奋图强。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做该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
正确地表扬孩子,还要避免使用不正确的表扬用语,父母表扬的重心人物要从“我”改为“你”。例如,孩子学习努力,有的父母表扬孩子“你今天这么用功,我真为你感到骄傲。”这就是一种很常见的赞扬,而把父母的鼓励转为孩子对自己的激励,父母可以说:“你今天这么用功,你一定为自己感到自豪吧?”
方法2:不要过度表扬或赞许,形成孩子的盲目依赖。
有的父母对孩子赞许过多,造成有的孩子完全依赖父母的赞许,连怎样认可自己都不知道了。这样的孩子自然是不懂得如何进行自我激励的,更不用说能懂得将挫折化为力量了。父母帮助孩子的一个简单办法就是指出孩子做的好事,然后提醒孩子从内心承认自己,鼓励和表扬自己。例如,孩子完成了一件比较难以完成的事情,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你做得很好,你应该对自己说:‘我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我很棒,我为自己而骄傲!’”
方法3:引导孩子设立目标,并逐步实现。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实现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孩子制定目标时,父母就要注意,这个目标,应该是孩子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最好能有一定难度,具有挑战性,这样孩子会更愿意去实现,而且对于实现过程中的一些挫折,也能有较好的承受能力。例如,孩子喜欢玩电脑,父母可以引导孩子通过电脑来学习电脑程序等。(www.chuimin.cn)
同时,目标要具有系统性,不仅有大目标,而且有完成大目标的一系列小目标。孩子的目标往往会定得不切实际,如果遥远或者不太容易实现,父母要引导孩子把大目标分割成小目标,鼓励孩子分阶段去实现,直到实现大目标。
最后,目标虽好,但是第一步往往很难跨出,父母一定要督促孩子主动地跨出第一步。
方法4:凡事注重过程,并尽力而为。
父母也可以让孩子给自己起一个名字,一个喜欢的名字,比如“小机灵”。然后告诉孩子,当孩子学习感觉疲倦、烦躁、懒惰的时候,就自己对自己说话:“小机灵,不要懈怠哦,只剩最后一道题了,我们一起把它做完吧,我知道你一定行!”
如果孩子很关注一件事情的结果,并对此很是担忧时,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当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那么不管最后的结果怎样,都应该在心里赞赏自己:“哦,小机灵,我知道你已经做了你应该做的,而且做得不错。不管结果如何,你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我知道你下次会做得更好!”
方法5: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意识。
当孩子开始懂得自我表扬、自我赏识后,父母就应顺其自然地将孩子的自我肯定作为一种习惯稳定下来,并且加以强化。这一点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孩子可以从中体会到:自己的努力和良好的行为会得到很好的奖赏。当孩子喜欢上这种奖赏后,就会更多地进行自我激励,拥有更多的信心。面对挫折时,孩子也就有了更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懂得如何将挫折化为力量,帮助自己前进。
当然了,父母还要注意在鼓励、强化孩子自我激励时,要让孩子用正面积极的语言,如,要说“我一定会成功”,而不能说“我不可能失败”;可以说“这件事对我来说很容易”,而不能说“这件事对我来说并不难”。因为肯定的语气在孩子的大脑中种下的是成功的因子,孩子的潜意识会指挥自己去追逐“成功”,主动地学习如何将挫折化为力量;而否定的语气往往会埋下失败的因子,孩子的潜意识会给自己设置“失败”的障碍,不利于孩子克服挫折。
方法6:鼓励孩子积极应对思想,迎战挫折。
最后,当孩子在某事上失败了,孩子在自我激励时,父母更要鼓励孩子肯定成功,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缓解紧张的情绪和压力。父母对孩子过分的保护和缺乏保护都是有害的。当孩子遇到困难和压力时,父母要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有需要时才给予帮助。孩子有好的主意和行为,父母要表扬,并鼓励孩子进行自我表扬。这样,孩子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体会到如何运用自我激励,并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解决挫折,化挫折为力量了。
有关如何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强的男孩子的文章
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日后成大事,就要磨炼孩子的胆识,让他们勇敢起来。对男孩子来说,勇敢精神是男子汉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生存,动物的第一反应便是勇敢地追逐或逃窜。大女儿说,先听我说一个关于美国女孩玛丽的真实故事。一天,玛丽打开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男子凶狠地站在门前。这一念头骤然闪过玛丽的脑海,但她旋即镇静下来。片刻间,玛丽买下了那把菜刀。在他转身离去一刹那,男子对玛丽说:“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2023-10-21
做事应该有始有终,能够坚持到底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得圆满。孟子十分害怕,因为这是他们维持生计的唯一来源,他知道母亲真的生气了。因此,父母要意识到:教孩子做事有始有终是一种负责的行为,更是培养了不起男子汉的行为。父母做事情要有始有终,这样父母自身的言行举止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孩子。孩子做事不能善始善终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对事情本身缺乏兴趣、缺乏恒心、缺乏责任感、缺乏自信心等等。......
2023-10-21
方法1:对于孩子的衣食住行,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每次孩子完成任务后,要及时给予鼓励。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因为责任感而引发出自立的欲望。方法3:不要代替孩子讲话,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对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非常有效。方法6: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父母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时,要把孩子介绍给客人,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独立的地位,产生自立的意识。......
2023-10-21
要让孩子把委屈说出来,把愤怒的情绪宣泄掉。所以,父母在孩子觉得委屈时,要及时了解孩子委屈的原因,让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等孩子平静再进行安慰。所以,父母在孩子受了委屈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例如,孩子感到委屈并提及自己的感受时,鼓励其说出原因。虽然说在孩子受委屈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但是,这并不是说父母不用关注这件事情了。......
2023-10-21
事实上,孩子是很愿意和父母谈心的,只是因为父母不懂得如何和孩子聊天,反而把这扇亲子沟通的门给慢慢地关上了。父母和孩子聊天时,很容易控制不住地进入一个模式——立即纠正或立刻否定。那么,如何改变父母的这种“纠正”或“否定”的聊天方式呢?在这里建议父母,从表达同理心开始跟孩子进行交谈。现在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每天工作忙碌得很,孩子也是作业多得写不完,哪有什么时间和孩子聊天呀?......
2023-10-21
一个简单的“好”,是父母按照单方的感受来评价好坏,自然让孩子不知道怎么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了。此外,父母要寻找亲子间共同的喜悦,考试成绩好、比赛得奖都不是最重要的。......
2023-10-21
现代教育需要父母随时转变角色,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肯定孩子的成就,永远对其保持赞美的姿态。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时,要学会安慰、肯定和鼓励孩子,告诉孩子可以慢慢来,每个人都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只要努力就会成功,而不是采取讽刺挖苦甚至体罚的方式来刺激孩子,那样很容易让孩子失去自信。因此有些父母坚持在肯定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有针对性的批评。......
2023-10-21
通常,父母要想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力,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做起:方法1:给孩子找一个活生生的自控榜样。有个心理学实验,给孩子看有关“自控力”的录像,比如等妈妈来了再吃饼干、公共场所不乱跑、参观画展时不乱摸等,结果这部分孩子比没看录像的幼儿自控力强。情绪自控力是一种毫不含糊的坚定和顽强的毅力。可见,给孩子订立规则,要求他持之以恒地执行规则,对于自控力的培养十分有益。......
2023-10-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