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培养男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应对挫折

培养男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应对挫折

【摘要】:家长要告诉孩子,挫折只是人生路上的一种考验,要坚强迎战,而不是退缩和放弃。挫折可分两种,一种是生存挫折,一种是发展挫折。在鼓励孩子接受挫折的考验时,父母应协助孩子做好以下工作:方法1:拥有战胜挫折的信心。挫折感的强弱,往往决定于挫折对象的知觉判断。这样可以减轻挫折感,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孩子最容易因一点点挫折而改变志向,因此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挫折。

从小到大,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数不清的困难或挫折,比如学习时遇上难题,和别的孩子相处时发生冲突,考试考得不好……

因此,父母应通过挫折培养孩子,让他们懂得生活的不易,让孩子明白挫折是一种考验。家长要告诉孩子,挫折只是人生路上的一种考验,要坚强迎战,而不是退缩和放弃。

挫折可分两种,一种是生存挫折,一种是发展挫折。对于孩子来讲,他们遇到的大多是发展挫折。有些孩子能克服,甚至超越挫折,而有的孩子则会被挫折碰得头破血流。前者很容易成为人们所羡慕的成功者,而后者的才能很难得到开发,发展也处处受阻。

面对挫折,孩子是否拥有战胜挫折的信心,其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如果没有战胜挫折的信心,孩子就很容易退缩、畏惧困难,甚至变得越来越软弱,经不起挫折的考验。在鼓励孩子接受挫折的考验时,父母应协助孩子做好以下工作:

方法1:拥有战胜挫折的信心。

父母培养孩子战胜挫折的信心,应多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让孩子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点。因为孩子在某一方面的优点所带来的信心,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战胜来自其他方面的挫折。例如,孩子非常胆小,偶尔出现了一次大胆的举动,这也许在常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父母必须要给予孩子必要的表扬、鼓励,让孩子明白这是自己的进步。

方法2: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遭受挫折,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必然过程,任何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父母要教育孩子正视挫折,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正确地对待挫折,这样不仅可以克服和消除挫折,而且还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www.chuimin.cn)

方法3: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挫折产生后,孩子会感到紧张、烦闷,行为也不免有些失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采取一些比较积极的间接反映方式,就可避免加重挫折或由挫折带来新的挫折。

方法4:重组知觉判断。

挫折感的强弱,往往决定于挫折对象的知觉判断。其实,知觉判断仅仅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特点的感性认识,所以,当挫折产生后,父母应和孩子一起认真分析引起挫折的对象的实际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估计,然后再检查自己的判断是否符合实际。如果发现自己的知觉判断夸大了事实,就要改变对引起挫折对象的认识,从而减轻挫折感。如果发现挫折是因自己的错觉造成的,便可以很快消除挫折感。

方法5:分散挫折的压力。

父母应鼓励孩子不要把压力闷在心里,应当主动向老师、同学或亲友倾诉,争取别人的谅解、同情与帮助。这样可以减轻挫折感,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

孩子最容易因一点点挫折而改变志向,因此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挫折。当孩子身处逆境时,莫叹途穷,应懂得化被动为主动。告诉孩子,挫折中蕴涵着更多的智慧和品质,一个聪明的孩子之所以聪明,是因为他们懂得从自己的失误和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丰富自己的思维,启迪自己的智慧,从而强大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