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孩子把委屈说出来,把愤怒的情绪宣泄掉。所以,父母在孩子觉得委屈时,要及时了解孩子委屈的原因,让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等孩子平静再进行安慰。所以,父母在孩子受了委屈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例如,孩子感到委屈并提及自己的感受时,鼓励其说出原因。虽然说在孩子受委屈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但是,这并不是说父母不用关注这件事情了。......
2023-10-21
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会在有所需求的时候求助于父母、老师和长辈,渐渐习以为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发现以往自己所依靠的那些人,有时帮不了自己。于是,他们开始迷茫了,受挫感越来越重……
所以,父母应该教会孩子自己要靠自己。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有人只是因为一时的苦难而结束了宝贵的生命,其实走过这一段,今后的日子,阳光依旧灿烂……
如果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这种靠自己的意识,那么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提高很多。他们会告诉自己:“没有关系,让我好好想一想,总有办法解决的!”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歪着脑袋看着毛虫妹妹说:“毛虫妹妹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笑着说:“因为毛虫妹妹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看着蚯蚓弟弟,疑惑地说:“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笑着说:“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伤心了,他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给孩子讲过这个故事,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告诉过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靠山!
很多时候,我们能够真正依靠的唯有自己。当苦难或挫折来临的时候,一定要自己挺过去,而不是消极面对。
教育孩子自己只能靠自己,父母也应做出一定的榜样。父母要在平时的生活中体现出靠自己的决心和毅力,让孩子知道父母是这样取得成功的!父母在向孩子表达“靠自己”的心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www.chuimin.cn)
方法1:父母要自我肯定。
教育孩子之前,父母应学会时时肯定自己,这样才能身体力行,才能言传身教,才能教会孩子自我肯定。比如可以这样跟孩子说:“爸爸最相信自己了,这点困难算什么呢?总有一天,爸爸自己就能搞定它,因为爸爸相信自己的能力!”
作为父母,你如此说了,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会留下痕迹,当他们面对挫折的时候,也会首先想到自己这个靠山。
方法2:父母要自我尊重。
生活中,如果父母遇到愿意帮助你的那人对你表现出不尊重的神色,这时候父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颜色不变地跟那人说:“如果你愿意帮我,请你尊重我;如果你不尊重我,我不接受你的帮助;没有你的帮助,我也可以解决这件事情,虽然慢点,但是我不在乎。”相信你的自我尊重一定会感染孩子,在这种熏陶中,孩子自然也会和你一样懂得自我尊重。
方法3:父母要心态平和。
做人要心态平和,不要因为别人的话而发生改变。父母也应培养孩子,轻易不要让别人的话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一个人的价值如果依赖他人来证实,那只能是他人的价值。珍爱自我容易被人误解为自私自利,现实社会中再三强调的是:“爱他人、爱集体、爱老师、爱长辈……”珍爱自我意味着根据自己的意愿将自己作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予以接受,自爱的能力是用来审视自己的一面镜子。如果总是厌恶自己,心理上把自我价值否定了,别人又怎么能爱一个无价值的人呢?教育孩子珍爱自我,就是要选择积极的自我形象。
方法4:用自信带动孩子。
孩子并不是天生就没有自信心的,当孩子使用各种方法来取悦父母、吸引父母的注意和赞美时,自信心就在发展了。所以,父母要给孩子树立自信和独立的榜样,用自信带动孩子独立解决自己的事情。
只有自信的父母才能教育出自信的孩子。家长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勇敢自信地向问题挑战,这个过程本身就会言传身教给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抛弃依赖,勇敢地处理自己的事情。
作为父母,在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的时候,要确立合乎孩子能力的目标,要让孩子知道并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这个目标,而且会做得很好!每个孩子都会怀有一颗上进的心。父母对孩子的表扬和肯定是孩子充满自信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
在孩子需要迎接挑战的时候,父母应鼓励孩子跨越挑战,对困难的成功跨越,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肯定,都会增加一份自信。
有关如何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强的男孩子的文章
要让孩子把委屈说出来,把愤怒的情绪宣泄掉。所以,父母在孩子觉得委屈时,要及时了解孩子委屈的原因,让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等孩子平静再进行安慰。所以,父母在孩子受了委屈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例如,孩子感到委屈并提及自己的感受时,鼓励其说出原因。虽然说在孩子受委屈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但是,这并不是说父母不用关注这件事情了。......
2023-10-21
通常,父母要想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力,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做起:方法1:给孩子找一个活生生的自控榜样。有个心理学实验,给孩子看有关“自控力”的录像,比如等妈妈来了再吃饼干、公共场所不乱跑、参观画展时不乱摸等,结果这部分孩子比没看录像的幼儿自控力强。情绪自控力是一种毫不含糊的坚定和顽强的毅力。可见,给孩子订立规则,要求他持之以恒地执行规则,对于自控力的培养十分有益。......
2023-10-21
贝尔在研制电话时,另一个叫格雷的也在研究。两人同时取得突破。当然,他们两人当时是不知道对方的,但贝尔就因为这120分钟而一举成名,誉满天下,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孩子珍惜眼前,珍惜时间的意识,只要有了这种意识,孩子自己也会想到办法把空闲的时间利用起来,把当下的时光过得充实而美好。......
2023-10-21
北宋诗人张耒,13岁就能吟诗作对。张耒的邻居是位卖烧饼的。久而久之,卖饼人的艰辛深深感动了张耒。对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力和取得的点滴进步,父母要适时、适度地给予肯定和赞许。这样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挫败感,十分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孩子的意志力是在家长严格要求下养成的,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自我控制的结果。父母一定不要忽视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良好的意志力成就一个人。......
2023-10-21
家长要告诉孩子,挫折只是人生路上的一种考验,要坚强迎战,而不是退缩和放弃。挫折可分两种,一种是生存挫折,一种是发展挫折。在鼓励孩子接受挫折的考验时,父母应协助孩子做好以下工作:方法1:拥有战胜挫折的信心。挫折感的强弱,往往决定于挫折对象的知觉判断。这样可以减轻挫折感,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孩子最容易因一点点挫折而改变志向,因此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挫折。......
2023-10-21
一个简单的“好”,是父母按照单方的感受来评价好坏,自然让孩子不知道怎么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了。此外,父母要寻找亲子间共同的喜悦,考试成绩好、比赛得奖都不是最重要的。......
2023-10-21
方法1:对于孩子的衣食住行,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每次孩子完成任务后,要及时给予鼓励。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因为责任感而引发出自立的欲望。方法3:不要代替孩子讲话,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对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非常有效。方法6: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父母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时,要把孩子介绍给客人,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独立的地位,产生自立的意识。......
2023-10-21
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日后成大事,就要磨炼孩子的胆识,让他们勇敢起来。对男孩子来说,勇敢精神是男子汉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生存,动物的第一反应便是勇敢地追逐或逃窜。大女儿说,先听我说一个关于美国女孩玛丽的真实故事。一天,玛丽打开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男子凶狠地站在门前。这一念头骤然闪过玛丽的脑海,但她旋即镇静下来。片刻间,玛丽买下了那把菜刀。在他转身离去一刹那,男子对玛丽说:“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2023-10-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