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植物与魔鬼:俄罗斯认为苦苣菜是魔鬼之物,魔鬼的植物王国

植物与魔鬼:俄罗斯认为苦苣菜是魔鬼之物,魔鬼的植物王国

【摘要】:俄罗斯人认为苦苣菜也是魔鬼之物。圣邓斯坦接受了魔鬼的提议,要求苹果树在5月17、18和19日这三天枯萎。直接和恶魔挂上钩的植物包括天仙子,在德国被称为“魔鬼之眼”,威尔士的繁缕属也享此恶名。植物王国还要关照魔鬼殿下的食物,南欧大戟被称为“魔鬼的牛奶”,浆果薯蓣是“魔鬼的樱桃”。黑种草,又叫“雾中爱”,也在撒旦殿下的植物之列,被称为“灌木中的魔鬼”;颠茄的果实通常也叫作“魔鬼浆果”。

有关魔鬼的植物传说在民俗研究中颇为重要,它自成一类,涉及范围极广,在许多方面与植物的神秘历史有诸多密切联系。很难说清为什么一些最为美丽的花总是生长在撒旦[1]般邪恶的环境,我们常常不得不从这些花卉本身的毒性和致命的功效来找寻答案。有些植物随时间流逝逐渐拥有神性,另一些植物则恰恰相反,背负恶名。某些例子中,比较神话学者可能会将这些植物的恶名与早期传说关联起来,这些传说体现的原始信仰,直到今天,仍在许多看似无意义的迷信中留有痕迹,在大多数国家流传。还要注意,很早以前,宗教信仰中就有二元对立的基本观点,即善神与恶神的对立[1]

几乎所有国家的传说和民间故事都屡屡提及魔鬼频频借助各种花卉作祟。在欧洲大陆,有个名叫克莱尔[2]的恶灵,为掩人耳目,他把自己变成了一棵树,这一迷信仍残留于世,形式各异。[2]古老的传说和迷信中,“帕克”似乎与恶魔同义,这样一来,在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植物民俗中,许多内容就说得通了,否则将不知所云。“帕克”一词等同于“坡格”,即蟾蜍,是魔鬼的化身,由此产生了类似蟾蜍凳(毒蘑菇)和牧场凳(牛肝菌)这样的表达。香叶蔷薇的刺朝下,据说是因为魔鬼被逐出天堂后,试图攀着蔷薇刺的梯子重返天堂,夺回属于自己的位置,但香叶蔷薇只能长在矮小灌木丛中,魔鬼一怒之下就把它的刺变成如今这般诡异的朝向。香芹的种子“通常不会全部萌发,因为魔鬼拿走了十分之一”[3]。在德国,“魔鬼橡树”[3]频频出现,“哥达的一棵橡树就备受尊崇”[4]。杰勒德[4]说马鞭草具有各式各样的神秘功效,“魔鬼的确展现了它秘密和神圣的药效”。康韦说,波西米亚人认为颠茄是魔鬼最喜爱的植物,魔鬼守护颠茄,若在沃普尔吉斯之夜放出一只黑母鸡,魔鬼就会被引开,去追赶母鸡,此时就可采摘颠茄。俄罗斯人认为苦苣菜也是魔鬼之物。偶尔也听说,北欧神话中的恶灵洛基[5]会在好种子旁种上野草,因此才有了“某人播下野种(野燕麦)”这种流行说法。[5]德国的农民则有“黑麦狼”的传说,那是一种出没于黑麦田的恶灵。据说在欧洲大陆某些地方,恶魔在果园为非作歹,危害果实,除非施加各种咒语才能将它赶走。意大利人断言每片无花果叶都住着一个恶灵。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恶魔遍布欧洲大陆,它们出没田间,危害作物。传说恶灵会潜伏在莴苣花床里,妈妈们对其中一种莴苣敬而远之,福卡德认为这刚好印证了萨里郡的谚语,“花圃太多莴苣,有碍年轻妻子生育”[6]。士瓦本也有类似传说,魔鬼在圣诞夜午夜11点至12点之间带来的蕨孢子,能让携带者精力充沛,一个人顶二三十个成年男子。英国南部郡至今盛行一种迷信说法,认为魔鬼通常会在米迦勒节[6]把裂开的蹄子放在黑莓上,每年在米迦勒节之后采集黑莓会带来不幸。莱瑟姆在《西萨塞克斯迷信》[7]提到一则类似例子,事关一位住在阿伦德尔的农妇,十分有趣。妇人定期要做大量黑莓酱,有一次,她发现之前带回来的黑莓不够用了,便对女佣说:“可以让你的孩子再帮我采三四品脱的黑莓来吗?”女佣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大声惊呼:“你不知道今天是10月11日吗?”妇人答:“我知道呀。”“上帝保佑,夫人!你都知道,为什么还让我的孩子出去采黑莓呢?大家都知道,魔鬼在10月10日出没,所有黑莓都被吐上了口水,谁在隔天吃了恶魔吐过口水的黑莓,亲人都会在今年遭殃,要么难逃一死,要么遇上大麻烦。”

在苏格兰,传说魔鬼只是把斗篷盖在黑莓上,让它们腐烂,而在爱尔兰,魔鬼则会用脚踩黑莓。此类故事很多,其中一则与圣邓斯坦[8]有关,至今仍在德文郡流传。据说圣邓斯坦带来许多大麦,准备酿啤酒。魔鬼知道他迫切想让啤酒大卖,向他提议:我可以让苹果树枯萎,酿不了苹果酒,这样就可以售出更多的啤酒,前提是你必须把自己卖给我。圣邓斯坦接受了魔鬼的提议,要求苹果树在5月17、18和19日这三天枯萎。现在,若是苹果花遭遇寒风与霜冻,人们仍会屡屡提及圣邓斯坦。

直接和恶魔挂上钩的植物包括天仙子,在德国被称为“魔鬼之眼”,威尔士的繁缕属也享此恶名。在德国,有种苔藓被称为“恶魔之爪”,还有一种兰花被称作“撒旦之手”,秋葵是“魔鬼之爪”,大蕉则为“魔鬼的头”。与此类似,石莲花是“魔鬼的胡须”,诺福克郡把鬼笔菌称作“魔鬼的角”。铁线莲也与撒旦有关,被称作“魔鬼的线”,柳穿鱼则为“魔鬼的丝带”,槐蓝是“魔鬼的染料”,针果芹是“魔鬼的织补针”。火炬花花瓣红艳,在大多数地方被称为“魔鬼的拨火棍”;金钱薄荷,又名“魔鬼的烛台”;曼德拉草则为“魔鬼的蜡烛”。网纹马勃的灰包是魔鬼的鼻烟壶,爱尔兰人还将荨麻视为魔鬼的围裙,小旋花是他的吊袜带。但在德国伊瑟隆,“为了防止小孩吃桑葚,妈妈在歌谣中唱道,魔鬼用桑葚染黑靴子”[7]。斑叶疆南星是“魔鬼演讲时的听众”,田野毛茛是“双边魔鬼”。植物王国还要关照魔鬼殿下的食物,南欧大戟被称为“魔鬼的牛奶”,浆果薯蓣是“魔鬼的樱桃”。还有一种菌类,我们称之为“女巫黄油”,瑞典人则称为“魔鬼黄油”;曼德拉草有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叫“魔鬼食材”。欧芹是魔鬼的燕麦粥,繁缕属在英格兰西部被称为“魔鬼的玉米”。黑种草,又叫“雾中爱”,也在撒旦殿下的植物之列,被称为“灌木中的魔鬼”;颠茄的果实通常也叫作“魔鬼浆果”。还有“恶魔树”,其中“恶魔粑粑”就是阿魏的别称。山柳菊属的植物[9],例如蓝盆花,被称为“魔鬼咬痕”,根看起来像被咬了一口。古老的传说中,“原先,山柳菊的根比现在的长,后来被魔鬼恶狠狠地咬掉了一截。那时,魔鬼因为惧怕末日审判[10]惶惶不安,直冒冷汗,便以此泄愤”。杰勒德还说:“魔鬼咬掉草根确实是出于嫉恨,因为这种草药有诸多美德,对人类也大有裨益。”毛茛属里有种植物是恶魔的马车轮,英国某些地方还说蕨类植物是恶魔的刷子。植物王国极大满足了恶魔殿下的需求,连野生大蒜都可以当作恶魔的花束。[8]瑞典人把一种花叫作“圣母手”,农夫对其尤为迷信敬畏。这花色泽如玫瑰,“根有两条,形如双手,一条白色,一条黑色,放入水中,黑色的根沉入水中,即 ‘撒旦之手’,白色的根浮在水面,即 ‘马利亚之手’”[9]。克里特认为罗勒象征魔鬼,大多数窗台上都放着罗勒,无疑是一种符咒。

人们普遍相信,有些植物可以对抗撒旦的影响,可用于驱魔。把菩提香放在家里便可让魔鬼失去法力,古希腊人把月桂枝放在门廊上用来驱赶恶灵。蓟长期用于抵消暗黑法术,爱沙尼亚人把蓟放在成熟的谷物上,驱赶并吓退心怀不轨的恶魔。在波兰,有种病被视为邪恶精灵的杰作,那就是穷人们所说的“精灵辫子”,传说病人埋下蓟的种子,病症就会逐渐消退。[10]埃及人认为芦荟可以抵御任何邪恶影响,英国人则用诚实花赶走邪祟。德国人用刺柏驱散恶灵,古时候,黑嚏根草、芍药和艾蒿也多用于驱魔辟邪。俄罗斯人相信,接骨木可以驱赶恶灵,因此这种植物备受尊崇。荨麻、蓍草和著名的圣约翰草也有此功效,圣约翰草还被广泛称为“驱魔者”。

与蛇相关的植物数不胜数。我们的先祖不仅畏惧毒蛇的咬噬,而且厌恶蛇象征的邪恶形象,他们自然要弄清楚到底哪些植物吸引蛇,哪些植物又是可怖爬虫的克星。有些植物常用来驱赶毒蛇,用来辟邪。用得最多的就是白蜡树,据说,毒蛇为了摆脱白蜡树,甚至不惜爬到火里。考利[11]在诗中写道:

“一事更比一事奇,

毒蛇竟在白蜡树里,

筑窝,下蛋,好安逸,

曾经白蜡树荫下,死神必定会降临。”

杰勒德注意到这种古怪的说法,告诉我们:“白蜡树叶的威力如此强大,毒蛇虽敢在白日和黑夜穿过树荫,却不敢触碰它的叶子,只能远远避开。”

德国人曾用白蜡树的汁液治疗蛇咬的伤口。卢坎[12]在《法沙利亚》(915-921)中列举了一些点燃后可以熏走毒蛇的植物:

“最远的帐篷外,他们搭了许多火堆,

草药的味道传来,令人身体康泰,

翻炒域外白松香,渐渐融化,

火焰从不起眼的聚合草升起,噼啪作响。

这里有柽柳,没有绿叶点缀其上,

那里烧着叙利亚闭鞘姜,辛辣呛鼻;

矢车菊燃起熊熊火焰,

名字取自色萨利的半马人喀戎[13]

带树胶的落叶松和毛蕊花,

水苏和臭春黄菊,让空气染上味道;

长命的雄鹿,犄角也长长,

青蒿散发强烈的味道,

陆地的妖物、毒蛇坠落,

迅速逃远,避开宿敌的味道。”

刺柏的烟可以让毒蛇退避三舍,白鲜的汁液“可以驱赶毒兽,确能震慑它们”。古时候,龙牙草、洋甘菊和黑莓可以治疗蛇的咬伤,十分灵验。杰勒德则推荐小花牛舌草的根,“若是之前喝了它的根泡的酒,伤口就不会刺痛,它的叶子和种子也有此功效”。可是有些植物却以吸引毒蛇闻名,圆叶过路黄就是其中之一,蛇可以用它来治愈创伤。在普林尼[14]时代,据说毒蛇很喜欢茴香,茴香可以让蛇蜕去旧皮,恢复年轻活力。图灵根人相信蛇会追赶拿着蕨孢子的人,直到扔掉蕨孢子,蛇才不追。俄罗斯有一句古怪的谚语,“老树上飞起的不是猫头鹰就是魔鬼”,显然指的是这些光秃秃又死气沉沉的树。(www.chuimin.cn)

注释

[1]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原始文化》,第二卷,第316页。

[2]本杰明·索普:《北欧神话》,第三卷,第193页。

[3]理查德·福卡德:《植物民俗,传说与抒情诗》,第486页。

[4]蒙丘尔·丹尼尔·康韦:《弗雷泽杂志》,1870年,第593页。

[5]蒙丘尔·丹尼尔·康韦:《弗雷泽杂志》,1870年,第107页。

[6]理查德·福卡德:《植物民俗,传说与抒情诗》,第411页。

[7]理查德·福卡德:《植物民俗,传说与抒情诗》,第448页。

[8]希尔德里克·弗兰德:《花卉与花卉民俗》,第一卷,第68页。

[9]本杰明·索普:《北欧神话》,第二卷,第104页。

[10]蒙丘尔·丹尼尔·康韦:“神秘的树与花”,选自《弗雷泽杂志》。

【注释】

[1]撒旦(Satan),《圣经》中背叛上帝者,称为堕天使,也称为魔鬼。

[2]克莱尔(Kleure),荷兰和比利时传说中的水魔,发出“克莱尔”的吼叫声,故而得名。

[3]魔鬼橡树(devil's oaks),传说是恶魔之树,受到诅咒,伤害橡树者会招来不幸。

[4]即约翰·杰勒德(John Gerarde),16—17世纪英国植物学家。

[5]洛基(Loki),北欧神话中的恶作剧之神,被众神视为恶神。

[6]米迦勒节(Michaelmas Day),纪念天使长圣米迦勒的节日,在每年9月29日。

[7]夏洛蒂·莱瑟姆(Charlotte Latham)收集并注解西萨塞克斯郡的迷信传说,收录在《民俗学刊》第一卷。

[8]圣邓斯坦(St.Dunstan),曾任格拉斯顿伯里修道院院长、伍斯特主教(即伦敦主教),后被封为圣徒。

[9]原文“hawk-weed”,直译即为老鹰草。

[10]末日审判(day of judgment),也称最后的审判,此日要向神坦白自己的善行与恶行,接受神的奖惩。

[11]即亚伯拉罕·考利(Abraham Cowley),17世纪英国诗人。

[12]卢坎(Marcus Annaeus Lucanus),罗马诗人,著有史诗《法沙利亚》,讲述恺撒与庞培之间的内战。

[13]喀戎(Chiron),希腊神话中半马人一族(Centaur)的智者,以发现矢车菊的特殊属性而著称,据此将矢车菊命名为“Centaur”。

[14]即盖乌斯·普林尼·塞孔都斯(拉丁文Gaius Plinius Secundus),常被称为老普林尼或大普林尼,公元1世纪古罗马作家、博物学者、军人、政治家,以《自然史》(一译《博物志》)一书留名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