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是哈萨克人的灵魂,马是哈萨克人的物质和精神支柱。总而言之,哈萨克人离不开马,马离不开哈萨克人,在四畜中他们对马特别青睐,视马为力量、财富、威望的唯一标准,其他牲畜作为草原生活所需。哈萨克人对马的喜爱非同一般。哈萨克的马生意走向远近各国。可见,哈萨克人驯养马时代到哈萨克马文化历史起源时期更早,马在哈萨克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023-10-21
哈萨克人历来从事畜牧生活,尤其没有离开过马,对马的秉性了如指掌,是畜牧马的专家,因此,哈萨克人被称为“马背民族”而闻名天下。
的确,没有哪个民族像他们一样熟悉马,懂得马的心理和马语言,因为,哈萨克人懂得马语言,理解马的喜怒哀乐。知道为什么马嘶鸣?为什么马发出喷鼻声?为什么马叹气?为什么马发出响鼻声?为什么马嘶叫?甚至根据马嘶鸣的节奏不同而能判断出它所表达的意思。
因此,哈萨克人把马的嘶鸣声、高声嘶叫、嘶叫声、喷鼻声、轻轻嘶叫、长声呻唤、叹气声、尖锐声、喷鼻声称为马的语言,也叫马发出声音信号。而马交叉摆动耳朵,抿着耳朵,直起耳朵、夹着尾巴,闻一下自己的粪而奔跳,垂下脖颈抿耳朵、跳跃、踢、撕咬等动作叫作“马的肢体语言”。例如,马远离故乡或看到自己马群的时候频频鸣叫表示喜悦、心情舒畅;种马抿着耳朵、垂着脖子守候马群表示警惕、嫉妒、守卫自己的马群。马彼此靠近的时候发出的喷鼻声表示打招呼、问候;马儿与马群走散或找不到自己的马驹时的嘶鸣表示思念、发闷、着急、生气;马的嘶鸣表示感到孤独、感到不耐烦;马彼此的瘙痒表示团结、友好相处、谈心;马抿嘴、踢、撕咬、扑跳表示显威风、表示攻击,表示驱赶、不喜欢、表示威胁。拴住的马看到自己主人鸣叫表示诉苦、求助;吃草时候鼻子发出噗噜噗噜声表示放心吃草或彼此提醒不要走散的信号;走散时候发出轰鸣的嘶叫表示呼唤、思念;用前蹄刨地的马,发出喷鼻声表示感到异常情况、焦躁、厌烦、显威力;两匹种马彼此翘起尾巴、前蹄刨地、鸣叫和嗅自己的粪表示耍威风、警告、准备对抗的信号;马驹、小马见到马群主种马时夹着尾巴、扭歪嘴表示害怕、道歉;抿耳朵的马表示恐吓、警告、发出踢、咬、扑的信号;莫名发出喷鼻声表示害怕、感到危险;转向感到害怕的方向抿耳朵表示踢或跳跃;大声嘶鸣表示遇险。
通过马的一举一动还可以预测四季情况和地震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例如,在初秋马总是向缓和的地方跑或者无缘无故流产,表示冬季的严寒;莫名感到焦急地鸣叫,撅起屁股颠跑,表示要发生地震、山体滑坡。
马,也有丰富的情感世界。一个整体的马群不会轻易分散,走散的马会表达寻找自己马群和思念之情。一个马群里的母马、马驹和小马都会听从种马的指挥,种马会尽责保护自己马群里的母马和马驹。如果有一匹外来的种马靠近自己的马群,该群的种马会撕咬和驱赶它;如果有一匹外来的母马靠近自己的马群,该群的种马会收留该母马。如果有一匹狼要侵袭自己的马群或有其危机,该群的种马会勇敢地站在最前线与之搏斗,使自己的马群安然无恙。
种马发情的时候会对母马鸣叫显示自己的魅力,它们会彼此吻着、彼此挠脖颈,彼此表达暧昧之情。马驹出生后,母马会用舌头舔马驹、让马驹吃自己的奶,以此表达对自己孩子的母爱之情。
马,具有敏感的嫉妒心和警惕性。如果有其它牲畜靠近自己的马群,靠近自己马群饮水、吃草的地方,靠近自己的马驹,该群的种马会嫉妒、踢、咬、驱赶它们。
马,会感知人类的举动和命令。人们说“呼绕……呼绕……呣呼……呣呼……”马会走过来;如果说“呿!”马会向前走路,说“嘚儿!”马会停下来;人们吼叫着驱赶马,马会收拢在一起。参加赛马的骏马只要听到马蹄声,听到自己主人的名字或部落的口号声,它们立刻会兴奋起来,准备奔跑。有些马还能听懂“躺下”“起来”等话语,让它们躺下,它们会躺下,让它们站起来,它们会站起来。
马的嗅觉、视觉很灵敏。它们不会远离自己出生的地方,不会远离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牧场。如果远离自己生活的土地,它们不管有多远的路程,不管路途有多艰难,都会逃回到故土。因此,它们会清晰地记得自己的冬窝子、夏季牧场和春季牧场。如果主人迷了路,它们会把主人带回要去的地方,不论路途被洪水冲毁或大雪积压,马是不会迷失方向。马,还会区分自己主人的味道、声音和模样,会感知主人对自己的喜爱、发怒,如果主人要打自己,它们会赶紧逃离。
马,认得自己的亲属。种马不会与自己马群里出生的小马、白塔勒马和母马交配。
总之,哈萨克人掌握的关于马任何举动和语言比以上提到的还要细致。民间有很多有关这方面的传说和故事。例如:很久以前,乃曼部落有个有名的伯乐,名叫胡拉拜。有一天晚上,他来到阿尔跟部落的巴依(富人)哈森家里。胡拉拜把自己的马拴在马桩上走进屋里。哈森巴依盛情招待了这位伯乐,他宰了一只羊,煮上一锅肉,与伯乐聊起来。一会儿,外面刮起了大风,还传来狼嚎声和狗叫声。胡拉拜的马一阵阵地鸣叫起来,主人仔细聆听自己的马叫声。
他的马说:“我的主人,外面有狼和狗在争吵,狼对狗说‘狗啊,今天要下大雨了,下雨之前让我吃饱个肚子,你让我吃掉匹小马,可以吗?’”
这家巴依的青狗说:“闭上你的臭嘴巴,不要说给你一匹小马,连一只小羊我都不会给你的,我不会做对不起我主人的事儿!’”
狼不屑一顾,说没有人会理解你的忠诚,少废话,敬酒不吃吃罚酒,你若不自觉给我一匹小马,我就会抢来一匹小马。
这家巴依的狗也不简单,它说:“你不要在这里胡搅蛮缠,你若不想活了就来吧!”
狼楞了一下说:“那你把那匹拴在你家马桩上的客人的马给我,你没有责任看管它。”
听到这话,这条狗有些松懈了,它思忖片刻说:“那我要看我家客人的态度了,待会儿吃肉的时候,如果他没有忘记我,给我吃的,那我不会把他的马送给你的。如果吃肉的时候,客人忘记我了,不把他吃的肉分享给我,那你到大家入睡的时候过来吃掉它!’”
哈森感到莫名其妙,他对胡拉拜说:“老胡啊,您的马子鸣叫声很特别啊!你为什么默默地聆听它的声音?”
胡拉拜笑着说:“我的马子好像有点儿害怕……今晚,您家的狗和狼要进行一场战斗啦!”
过了一会儿,主人把一大盘羊头肉端到胡拉拜面前,这时候,门口的狗跑过来,从敞开的门缝躺在门槛上看着客人,胡拉拜看到后就把羊头下面的羊胯骨肉扔给了门口的狗,青狗咬住肉溜走了。哈森巴依对客人无礼的举动感到很生气,他说:“老胡啊!您这是什么意思?怕我家狗会饿死吗?”(www.chuimin.cn)
胡拉拜摇摇头说:“您别生气了!咱们常说狗是七大财富之一,再说,刚才我的马提醒我晚上这家狗会保护我,你别忘了给它吃点肉!我们吃剩下的肉也够了。”
到了半夜三更,胡拉拜出去看自己马,发现马安然无恙,他卸下马鞍,让马吃草。这时候,他听到远处传来狼和狗的吼叫声,之后声音消失了。胡拉拜知道狼狗正在对持,于是他跑回屋里,对哈森说:“哈森啊,快起来,你的马被狼赶走了,你家的狗在远处正在求救,你快去救救,要不然你的马就没命了。”
哈森巴依从床上跳起来,披上外套,解开毡房旁边拴着的马,跨上马背向远处奔驰而去。
看到巴依慌张的样子,胡拉拜焦急地跑过去跨上自己马,追上巴依说:“巴依,巴依,您要冷静!要冷静!现在您家的狗和狼正在针锋相对,此时,如果你出现在您家狗身后,它会转身看您,狼趁机会捕捉你家的狗,所以,您尽量出现在狼背后,那样,您家狗就有机会咬住狼脖颈。’”
俩人小心翼翼地绕到狼背后,狼慌张地转身看他们,就在这时候,青狗直扑过去咬住了狼的脖颈。
巴依和胡拉拜带上那匹狼,赶着马群回家了。途中有一匹青鬃小马老是掉队,它的母亲鸣叫着说:“我的孩子啊,你要是再不走快,不是挨巴依的鞭子,就是被狼吃了。”
小马说:“哈森巴依牲畜的财富都在我身上,我驮着这么沉重的担子,怎么能跟上马群呢?”
懂得马语言的胡拉拜想方设法要得到这匹青鬃小马。巴依获得猎物,感到高兴,他对胡拉拜感激不尽。
第二天,胡拉拜准备回家。巴依看到胡拉拜的聪明才智,不但保护了自己的马群,还收获了一匹狼,他对胡拉拜说:“您是我的贵客,我送您这匹青斑马!”
胡拉拜说:“感谢您的恩惠!这么贵重的礼物我受不起,如果不为难我的话,就把昨晚落在马群后面的那匹小青鬃马送给我!”
哈森巴依说:“你这是太客气了,不要说一匹小青鬃马,就是其它贵重的物品我也不会吝啬,您想要就拿去吧!对我来说一匹小马不算什么!”
哈森巴依的青狗在外头,它看到主人把小青鬃马送给一个外人,就赶紧跑过去,舔着小青鬃马的嘴脸沾下它的福气,又把尿在毡房包毡上。胡拉拜得到的小青鬃马就没有了任何福气了。胡拉拜看到这一切后,对巴依说:“好了,巴依,您的心意我领了,这么远的路程,我就不牵着小马了。看,我这鞍垫有点儿薄,您如果不介意的话,从您家包毡边沿上给我裁一块做垫子吧!”
巴依听到这话,他哈哈大笑着说:“老胡,您真够滑稽的,不要说一块我家毡房包毡,你把所有的拿走都可以。”
青狗听到这番话,哼哼几声说:“我不会送走我主人的福气!”它用舌头舔着包毡上撒的尿液,又在毡房门框围席上撒了一泡尿,算是留住了主人的福气。
胡拉拜摇摇头说:“哈斯克啊哈斯克,你可知道你所有的福气都在这条狗身上啊!它不是一条普通的狗,它是一条神狗啊!”
胡拉拜把自己这几天的所见都说给了哈森巴依。
哈萨克人不会见马就当乘骑,骑马也要骑个优良品种的马,挑选走马、快马来当乘骑。并且根据马的品种、体格、姿态和秉性,哈萨克人将马的种类分为赛种马、匈奴马、玉兹马、康居马、阿克哈·塔克马、运货马、轻炮马、烈马、迷你马、哈赞马、千里马、走马、赛马、快马、骏马、哈萨克野马、飞马等。根据每种马的优势来形容它们的特点。例如“千里之遥一日行”。
曾经被称为“英雄的翅膀和伴侣”的合普恰克部落的霍布兰德英雄的沙毛泰马、肯德拜的骝马,叶尔图斯特克的夏利胡依热克马,弘吉剌惕部落的阿里帕米斯英雄的拜徐巴尔(花斑马),都被称为“天马”。
有关哈萨克马文化的文章
马是哈萨克人的灵魂,马是哈萨克人的物质和精神支柱。总而言之,哈萨克人离不开马,马离不开哈萨克人,在四畜中他们对马特别青睐,视马为力量、财富、威望的唯一标准,其他牲畜作为草原生活所需。哈萨克人对马的喜爱非同一般。哈萨克的马生意走向远近各国。可见,哈萨克人驯养马时代到哈萨克马文化历史起源时期更早,马在哈萨克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023-10-21
古时候,有个哈萨克阿吾勒正在举办隆重喜宴,突然遭到敌人的抢劫,所有牲畜被抢走,阿吾勒的男人们也被抓走了,其中有个小伙子,名叫斯麦提,他既是冬不拉手,又是评马高手。斯麦提单腿跪地,把库布孜支在膝盖上,演奏扣人心弦的曲子。他在马背上拿起库布孜演奏,创作了世代相传的库布孜曲子《黄马之念》。甚至根据母马的孕情,能判断出它肚里的马驹,以及该马驹的未来。这说明哈萨克人的评马本领居世界首位。......
2023-10-21
《渔歌》是古琴曲中的佼佼者。发现《五知斋》旁注及《渔歌释义》最具参考价值,其他琴谱有关《渔歌》的题解等资料多为泛泛而谈,而当前一些湖上打渔活动的介绍与文章,因时代不同,打渔方式不同,很难从中取得实在的帮助与启发。现姑且先将先前所写的与《渔歌》有关的《渔歌记忆》一文及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辑录如下,以待后来。此或曰琴家因子厚有咏《渔翁》一诗,领略其意趣而演绎出《渔歌》一曲。......
2023-11-25
就本课题的研究而言,《圣经》汉译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论前提。因此,基督宗教的传播史实际上就是《圣经》被翻译为各民族语言的历史。消解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张力,也使《圣经》翻译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斗争场所。关于语言与宗教关系问题的研究,构成了《圣经》翻译研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023-12-06
中国哈萨克马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的骄傲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古时候,哈萨克民族的马文化是世界上举高无双的文化,因为,在人类历史上,马源于中亚地区哈萨克民族生活的地方,确切地说,马首次被哈萨克民族驯服。哈萨克人很早以前认为,马是神圣的、聪明的动物,并崇拜马神——哈姆巴尔阿塔,关于哈姆巴尔的传说充分证实了哈萨克民族首次驯马的历史,更早于美国与英国科学家得出结论之前。......
2023-10-21
晓燕深知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于是,在一番精心打扮之后,她来到了酒吧。那么,什么是躯体语言呢?顾名思义,躯体语言就是由人的身体发出的,它包括了胸、腹、腰、背、肩的动作。具体来说,人的躯体语言的动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胸部动作如果一个人在与你交谈时会下意识地挺起胸膛,那么表明他很自信。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有弯腰的礼仪,这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自己的谦逊。......
2023-12-01
或许他们受到佛教成功的启发,因此仿效佛教的做法,撰译了《圣经》的部分内容。对于当时的译经过程,一种可以猜测的情形是:一位传教士对另外一位略通传教士母语的汉人解说或者叙述《圣经》原文,汉人再用汉语书写下来。由此,景教的《圣经》汉译就体现出以下两个特点:其一,是语言上的归化处理,即在翻译中对词语、文体结构的选择上依托当时已经成为中国主流宗教的佛教、道教用语与文体结构。......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