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云医疗服务以线上资源整合共享和线下提供服务

云医疗服务以线上资源整合共享和线下提供服务

【摘要】:2.2.4云医疗服务以线上资源整合共享、线下提供服务的模式,以便民服务为主线,覆盖门诊、住院全流程的就诊服务。

2.2.1 医保无卡支付

医保无卡支付业务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支持银联卡、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方式,满足多样化的支付需求,提供绑定、解绑社保卡以及对社保卡进行管理等服务,优化开户流程,绑定医保账户只需一分钟。医保账户和自费账户的一体化支付,有效解决了线下挂号难、排队付费拥挤等难题。同时它还首创了银行业内一类电子账户模式,为用户享受综合金融服务奠定基础。

2.2.2 商保理赔直付

商保电子化理赔服务无缝对接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商保公司理赔服务系统及受理平台,通过建设商保电子化理赔服务端口以及安全、完整的数据服务机制,以患者(被保险人)授权其承保的商业保险公司以及卫宁(服务机构)调取其就诊数据记录为前提,将患者(被保险人授权情况下)在医院门诊/住院的就诊数据记录与商业保险公司(多家)的理赔受理平台实现对接,实现医、保机构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

商保理赔业务形式分为“快赔”和“直赔”两种模式。两种模式共同为商保患者提供了全流程电子化的理赔服务。“快赔模式”主要指“事后报销理赔服务”,患者需提前垫付商保理赔金额,医院业务流程及信息系统不做任何改造,只做医院信息系统与保险公司理赔系统的数据对接。患者在就诊结束后(已垫付商保理赔金额),在服务终端点击“理赔申请”,即可进入快速理赔流程,后续无须患者提交任何纸质材料,平台从医院端调阅理赔相关就诊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后,实时传递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进行快速审核及打款,直接将商保理赔金额转款到患者账户上。其中“直赔模式”和“快赔模式”的区别在于患者使用后者时,无须垫付商保理赔金额,且平台自动审核,可实现快速秒赔。

2.2.3 自费便捷支付

整合院内现有的HIS、LIS、RIS、PACS等众多的业务系统,通过统一支付平台对接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实现业务服务和数据的安全传输,优化院内支付流程。

医疗机构而言,以“一对多”集成的接入方式统筹第三方支付接口,减少医院信息系统重复改造的同时也规避了不可预知的技术风险;并且统一多方对账管理机制,实现了“一对多”数字信息化的对账流程,在传统对账方式的基础上减少了财务工作人员的大部分工作量。

对患者而言,线下、线上全流程的支付方式满足了患者的支付习惯。线下通过对院内的窗口、自助机、医生工作站进行扫码支付改造,为患者提供线下窗口、自助机扫码支付服务,并且支持患者在诊间通过迷你自助机设备进行扫码支付,无须患者再到门诊大厅排队缴费,实现了诊间支付流程的优化。线上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业务为患者提供在线支付服务,打破就诊支付仅限“院中”的空间限制。患者在来院前,支持患者在手机端提前预约挂号,并且在线缴纳挂号费用,患者在院中就诊时,待缴费用实时推送到患者手机端,无须患者再到窗口、自助机排队缴费,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同时也改善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2.2.4 云医疗服务(www.chuimin.cn)

以线上资源整合共享、线下提供服务的模式,以便民服务为主线,覆盖门诊、住院全流程的就诊服务。

对医院而言,线上医疗服务对患者进行分诊导流,提高就诊服务效率,同时为医院带来了新的患者;借助移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应用成本低以及不受空间限制等特点,突破了患者和医院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实现了多方资源有效的实时共享;统一支付平台的成熟、标准的业务接口,使得医疗服务平台在完善应用功能时也更加快速轻松。

对患者而言,移动端应用贯穿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就医服务。诊前为患者提供医院、科室及医生的详细信息,以便患者在来院前更好地了解医院及医生,同时支持患者在线预约挂号指定的医生;支持在线咨询功能,患者在来院前可通过电话、图文的方式咨询指定的医生,经过医生专业的判断,初步了解自身的病情,就诊后也可通过咨询服务功能和门诊医生沟通病情,改变了线下医患沟通成本大、患者和院方信息不对称的现状。诊中提供患者在线支付服务,医生下达处方后待缴费信息实时推送到患者手机端,实现了诊疗费用的在线结算;同时统一支付平台和院内PACS打通,支持患者在线查看检验检查报告,了解自身的病情。诊后支持送药到家、慢病续方等服务。线上医疗服务拉近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把线下除诊疗外的其他服务搬到了患者手机端,通过医疗资源的整合共享提高了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

2.2.5 数据管理服务

数据管理服务主要为不同合作方提供不同的数据服务,为医院提供接入收入统计、退费统计、支付行为分析等日常数据统计服务。

(1)收入统计。提供医院收入统计。

(2)退费统计。提供医院退费统计。

(3)行为分析。为医院提供支付行为分析,如支付高峰的时段、支付场景使用量,并利用这些分析结果为医院管理者优化医疗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4)数据维护。在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机构数据传输之间,对相关的基础数据字典、疾病种类、药品字典、影像报告等信息进行统一维护,有效保障了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机构之间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