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知主要停留在专业层面,即专业人员是教师个体的主要角色,教师将自己定位为一名专业的教学人员,旨在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转变教师对自身的认知,即教师的职责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作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促进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机会、提供支持性条件,并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为其提供帮助。......
2023-10-21
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主要是将学生视为不成熟的、未充分发展的人,因此,教师渐渐主导了学生的学习,并决定了学生的话语权。教师自认为所做的一切决定都是对学生最有益的,其实教师的这些决定对于自身而言或许比对学生更有利。换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所做的决定并不都是对学生最为有利的,我们对学生学习所做的决定也不都是学生本来就想要的或会这样做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教师对学生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即认为学生不能够、没有能力做出在教师看来适合他们自己的做法和决定,需要教师来帮助管理他们的学习。实际上,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尽管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学生在某些方面的认识尚未成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具有对学习负责的能力。首先,教师需要转变对学生的认知,即学生并不是没有能力的尚未成熟的个体,并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或信息加工者,而是带有一定的已有学习经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具有一定自我管理能力和决定意识的学习者。其次,教师也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不同学生的不同经验水平和认知风格,切勿采用“一刀切”式的教学和评价方式。应该鼓励和允许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学生创造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例如,除了参与课堂正式教学以外,也可以促使和激发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学习,包括通过多媒体网络终端设备等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地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形成一定的独立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反过来会推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和表现。最后,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应该形成这样的认识,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信念、理解、文化实践,他们在进入课堂之时,就已经将这些背景也一并带入到学习之中,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意义。教师应试图了解每个学生知道些什么、关心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主动为学生搭建起与学习内容之间的桥梁。此外,更重要的是要导正长期以来升学主义下的过分注重智育的偏颇,真正意识到学生生命价值的所在,重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体会,同时也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探索生命的意义,认识自身意义和价值。(www.chuimin.cn)
有关如何成为终身学习者:基于学习和身份的启示的文章
长期以来,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知主要停留在专业层面,即专业人员是教师个体的主要角色,教师将自己定位为一名专业的教学人员,旨在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转变教师对自身的认知,即教师的职责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作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促进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机会、提供支持性条件,并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为其提供帮助。......
2023-10-21
在这种学习认知的遮蔽下,一些其他重要形式的学习,如个性化学习、基于场所的学习等,并未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显然与终身学习社会情境下的学习理念不相适应。......
2023-10-21
学生对自身的认知主要表现为对“我是谁”的看法和认识,有时也被视为认知感,不过,相对而言,后者不仅反映了个体对自身作为某种角色的看法,还体现了个体对作为特定角色的感受,侧重于情感体验方面。要促使学生对自身作为学习者身份的感知,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是一个自主能动的个体,他们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负责。通过反思,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识,这些自我意识是建构学生对“我是谁”认识的前提。......
2023-10-21
而对“学生”和“学习者”而言,二者之间更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甚至被当作同一个概念使用。一般而言,“学生”和“学习者”的联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二者都是一种用来指代某种特定类型的人的文化符号。总而言之,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学习者”的学习,都离不开一定的情境支撑。“学生”和“学习者”都是用来表示从事学习活动的个体,因此,在很多时候二者被画为等号使用。......
2023-10-21
在行为主义受到猛烈批判之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逐渐成为主流。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被称为“格式塔学习理论”,其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等。总的来说,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相对于以往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而言,其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儿就是对于学习者的关注,无论是关注其认知结构的改变,还是关注学习材料对于学习者已有经验的意义,都离不开预先对学习者自身已有情况的考虑。......
2023-10-21
要促使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形成,教师不仅要意识到自身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促进者,也要对教学活动的认知发生一定的转变。首先,教师对教学应该秉持一种开放的态度,这种开放的态度体现在三个方面:开放的教室;开放的课程;开放的教材。言下之意,学习的场所不是固定不变的,并不仅限于教室空间,“教室”应该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概念,可延伸至博物馆、工作坊、科技馆等。......
2023-10-21
夏荷对学习的不同认知,一方面与其当时的认知发展水平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其当时的学习环境、学习特点有着紧密的联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夏荷的学习经历当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因此,夏荷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十分积极。从夏荷的这段叙事当中不难发现,英语老师是她持续投入学习的一个动力因素。......
2023-10-21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可以用来描述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形成轨迹。[13]其实,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形成轨迹也是一种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因为学生对“我是一名学习者”的认知与其参与和从事的学习活动有关,学生学习投入的越多,参与得越充分,获得的学业成就和自我效能就越高,其对自身的学习者身份的认识才会更加敏感和深刻,这种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一种由边缘性到充分性的变化过程。......
2023-10-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