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师认知教学的重要性|终身学习者的启示

教师认知教学的重要性|终身学习者的启示

【摘要】:要促使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形成,教师不仅要意识到自身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促进者,也要对教学活动的认知发生一定的转变。首先,教师对教学应该秉持一种开放的态度,这种开放的态度体现在三个方面:开放的教室;开放的课程;开放的教材。言下之意,学习的场所不是固定不变的,并不仅限于教室空间,“教室”应该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概念,可延伸至博物馆、工作坊、科技馆等。

教学是什么?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将教学视为一种认识活动,即学生理解和掌握已有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认识活动;将教学视为一种实践活动,即教学是教师的存在形式和生活形式;将教学视为一种交往活动,即教学是师生之间以对话、交流和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等等。以上是对教学活动本质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不同的教学价值取向。那么对于教学活动主导者和实施者的教师而言,他们对自身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有着怎样的认识和看法呢?教师对教学活动所秉持的不同信念不仅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更影响他们对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认识以及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当教师将教学活动看作对人类已有文化的传递活动时,教师的教学活动多在于教授和灌输,学生的自主探究受到了削弱;当教师将教学视为对话、交流活动时,容易使教师的话语替代学生的话语,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彰显,从而不利于学生自我身份的形成。

要促使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形成,教师不仅要意识到自身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促进者,也要对教学活动的认知发生一定的转变。首先,教师对教学应该秉持一种开放的态度,这种开放的态度体现在三个方面:(1)开放的教室;(2)开放的课程;(3)开放的教材。言下之意,学习的场所不是固定不变的,并不仅限于教室空间,“教室”应该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概念,可延伸至博物馆、工作坊、科技馆等。课程同样也是开放的,除了国家或教育部门所制定的正规课程以外,还应包括灵活的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区课程等。教材更应该是开放的,应从一纲一本到多纲多本转变,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和需求,单一的教材或课程载体只会限制学习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其次,教学不应该是一种知识技能的传递活动,而应该是充分地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体差异基础上的一种协助或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言下之意,教学不应该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有着严密结构规范的活动,而应该是一种灵活多元的、形式多样的师生平等对话和互动的活动。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负责,而不是被动地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和教授。同时,教学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便利的条件,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一种个性化的、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