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成为终身学习者:学习经历的发展变化

如何成为终身学习者:学习经历的发展变化

【摘要】:在从学生到学习者的转变过程中,学习经历呈现出了一定的发展变化。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一般学习经历向有意义学习经历的转变,二是从以正式学习经历为主向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经历并重转变。首先,在一般学习经历向有意义学习经历的转变层面,一般学习经历没有明确的表现形态,无论是学生感知到的还是未感知到的,有目的的抑或是没有目的的,都可以被称为一般学习经历。

学习经历是记录和描述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情感的统称,它是一个意涵比较广泛的概念,既包括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事实,又掺杂着一定的动机和情感因素。经历有时也被理解为体验,因此学习经历也意味着学习体验。不过,经历更突出了一种过程性,有的经历是个体感知和体验到的,而有的却是真实发生而个体并未察觉到的。相对而言,体验重在突出个体心理上的、可被感知的情感因素。学习经历通常以叙事的形式得以体现,因此,学习经历包括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多个维度。相对于学习者身份的其他五个基本结构要素而言,学习经历更具包容性,因为其他要素均可以在学习经历的描述中得到理解。在从学生到学习者的转变过程中,学习经历呈现出了一定的发展变化。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一般学习经历向有意义学习经历的转变,二是从以正式学习经历为主向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经历并重转变。

首先,在一般学习经历向有意义学习经历的转变层面,一般学习经历没有明确的表现形态,无论是学生感知到的还是未感知到的,有目的的抑或是没有目的的,都可以被称为一般学习经历。而有意义学习经历具有一定的特征,教育设计专家迪·芬克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经历的六个要素:(1)学习如何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这一要素包括成为一个更好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主题,以及如何成为一名自我引导的学习者。(2)基础知识(foundational knowledge),为了获取和维护基础知识,需要理解和记住所讨论的信息和观点。(3)应用(application),这一要素涉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应用技能以及批判性思考。(4)整合(integration),有效的学习是思想、自我和生活领域的整合。(5)人的维度(human dimension),学习需要对自己和他人进行理解。(6)关怀(caring),为了表现出真正的关怀,教师和其他指导者应该帮助学生培养新的感受、兴趣和价值观[11]从有意义学习经历的要素可以看出,学习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的、全人参与的、自我引导的活动,这种活动与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甚为一致。(www.chuimin.cn)

其次,在正式学习经历和非正式学习经历并重的层面,正式学习经历主要是发生在学校及课堂情境中的学习,这种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教师按照课程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教室里系统地学习知识,学生依据设定好的日程进行学习。在正式学习中,学生到学校上课是强制性的,学习内容是由教师组织规划的,学习的动力主要是外部的。而非正式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可以发生在学校学习情境当中,也可以发生在学校情境之外;既可以包括与教师的互动,也可以指与教师以外的他人互动;既可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可以发生在一种无意识之中。非正式学习经历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课外兴趣小组中的学习、博物馆中的学习和互联网络中的学习,这些学习能够在不受时间和学校课程限制的情况下,将学生参与与学术内容联系起来。简而言之,非正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特殊需求、兴趣和过去的经历,是自愿的、自我指导的学习,它为进一步的学习活动和后续学习提供了一个经验基础和动机。从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简单描述和对比中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多以正式学习为主,因为学生的学习是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而学习者的学习打破了对学习简单化、单一化的理解,肯定了学习的复杂性、多元性及个性化,它既包括了正式学习又涵盖非正式学习,二者的相辅相成、优势并进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意义学习。因此,在学习经历方面,学习者的学习是一种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并重的学习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