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习和身份:如何成为终身学习者

学习和身份:如何成为终身学习者

【摘要】:认知感处于正方体的正前方,它是个体对自身一种较为直接的认知,如认为“我是一个学生”“我是一名教师”等,这些身份的认知往往可以通过某种外在的或显性的方式得以展示,比如当个体符合一定条件进入学校学习时,便具有了学生身份,因而也形成了对“我是一个学生”的认知感。同样,当个体获得了教师从业资格,正式进入学校或其他机构从事教学活动时,他在获得教师身份的同时也形成了对“我是一名教师”的认知感。

在所建构的学习者身份理论模型图中,认知感、动机和情感、意义、话语和行为、归属感以及已有学习经历六个基本结构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学习者身份的整体图像。作为一种内在的结构组成部分,六个要素彼此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从模型图的呈现方式来看,已有学习经历处于最为底部的位置。这也就意味着已有学习经历是建构学习者身份的前提和基础,其正如同一个大树的根系一样,不断地为个体自我的发展提供养分和原料。已有学习经历可以是一个事件、一个片段、一个瞬间或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包含了个体在学习中的动机和情感投入,反映了个体在不同学习历程中对学习及自身的看法和认识,对学习意义的感知,以及所体现出的话语和行为表现等。认知感处于正方体的正前方,它是个体对自身一种较为直接的认知,如认为“我是一个学生”“我是一名教师”等,这些身份的认知往往可以通过某种外在的或显性的方式得以展示,比如当个体符合一定条件进入学校学习时,便具有了学生身份,因而也形成了对“我是一个学生”的认知感。同样,当个体获得了教师从业资格,正式进入学校或其他机构从事教学活动时,他在获得教师身份的同时也形成了对“我是一名教师”的认知感。因此,认知感在学习者身份理论模型中处于最为突出的位置。

动机和情感以及归属感位于模型的两侧,它们既是学习的动因,也是学习的产物或结果。例如,学习动机,它是引起和激发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动力,有时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目标,并呈现在学习的结果之中。同样,归属感,它既是一种学习动机(见马斯洛动机层次理论),又是一种学习的结果。动机和归属感对学习者身份的建构起到支撑和协助的作用。话语和行为位于学习者身份理论模型的后侧,它们总是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发挥着作用。话语和行为本身并不具有特殊的功能,它们只是意义的载体。例如,就上课举手回答问题这一话语和行为而言,举手和回答问题本身只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它却能够反映出学生话语权、师生关系、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态度等不同的方面,这些方面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对自身认知的重要因素。意义处于最上面的位置,它是整个学习活动的升华,也是学习活动最终的归属,意义是一个更具有包容性和统整性的概念,认知感等五要素均可以连接到意义之中。总而言之,认知感、动机和情感、意义、话语和行为、归属感以及已有学习经历六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学习者身份的有机整体。(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