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现代意义上的“学生”而言,它的准确由来时间,目前已经很难考证,当前已有的文献并没有就现代“学生”一词出现时间有明确的记载。因此,现代“学生”的概念是蕴含在古代“学生”概念之中,随着教育形式的改变而渐渐地形成现在的意义。学校作为一种主要的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重要及深远的影响,其中,非常鲜明的一点儿是赋予了学习者以“学生”的身份。......
2023-10-21
现代学习空间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的特征:其一,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占主导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等逐渐替代了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主导地位,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主流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并不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情境学习理论更突出了学习情境的重要作用,认为任何学习活动都是发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如果脱离了这种情境,学习活动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条件。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前者突出了学习者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后者突出了学习赖以存在的环境。其二,学生经验获得的途径较为便捷、多元。相对于传统的教室和学校学习环境,现代学习空间变得越来越多元,除了传统的学校、课堂等学习空间以外,现代的学习空间范围已经拓展到了各个方面。不过,当前最具代表性、应用潜力最大的当属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空间是一种虚拟的学习空间,它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通信技术发展而来的产物,这种学习空间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是不存在的。在互联网的学习空间中,学生的学习途径变得非常多元化,他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包括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教学内容。其三,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养成。现代学习空间之于传统学习空间的一个显著优势在于,现代学习空间非常开放和多元。在这种开放和多元的学习空间中,学生具有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他们能够在更大限度上去表达自己的个性。同时,多元化的现代学习空间,使得学生的信息接触渠道变得非常多样。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以自己的学习步调进行学习,对于简单的学习任务可以加快学习速度,对于有难度的学习内容可以适当放慢学习脚步。
当前,学生的学习空间越来越多元化,学生的学习不再仅限于发生在学校空间中的学习,还包括各种多元空间中的学习,如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工作场所中的学习以及网络空间中的学习等等。既然学生的学习不再仅限于学校,那么学校所赋予的单一的“学生”身份必然要受到挑战。换而言之,这种“学生”身份已经不能与当前的学习相匹配,学校所赋予的“学生”身份已经无法涵盖学生的方方面面。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学校是学习最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学习空间,学校赋予了学习个体“学生”身份,且这种“学生”身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所从事的学习活动相一致。然而当下,尤其是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引入,这种“学生”身份明显已经无法再与个体的学习相适应。终身学习强调个体学习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连续的、一贯的,它可以发生在个体一生中的任何时刻和任何场合,而“学生”身份只有在特定时间的特定场合下才有意义。因此,作为一种由机构或制度所赋予的“学生”身份显然不能够代表当下既在学校空间中,又在其他多元空间中从事学习活动的个体。“学习者”恰能够也最适合用来反映这一类人——正在从事的学习活动的人,学习者的学习发生并存在于多种空间之中,如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工作场所中的学习、网络空间中的学习,而学校只是其中较为传统和典型的一种。“学习者”反映了一种动态的、多元化的特征,因为学习者的学习是持续一生的学习,是发生在所有空间中的学习。总而言之,随着学习空间的转变,传统的学习空间中的“学生”要转变成为现代学习空间中的“学习者”。(www.chuimin.cn)
有关如何成为终身学习者:基于学习和身份的启示的文章
而就现代意义上的“学生”而言,它的准确由来时间,目前已经很难考证,当前已有的文献并没有就现代“学生”一词出现时间有明确的记载。因此,现代“学生”的概念是蕴含在古代“学生”概念之中,随着教育形式的改变而渐渐地形成现在的意义。学校作为一种主要的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重要及深远的影响,其中,非常鲜明的一点儿是赋予了学习者以“学生”的身份。......
2023-10-21
我们不否认学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背景的重要作用,不过,相对于学习者的学习而言,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仅是以协同的方式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被看作学习的内容、材料或学习的条件。环境能够促进学习,不过赋予学习以意义的是学习者本身。此外,一个人赋予知识的意义并不能直接被传递给另外一个人,只有学习者本人才能炼制属于他自己的意义,并通过自身经验将这个意义与他之所“是”相兼容。......
2023-10-21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此处的“学生”主要是对进入鸿都门学习的人的一种称谓,它表明了一种身份或资格。而从词的构成来看,“学生”是由“学”和“生”组成。其他的意义如“生育”“生命”“生活”等都是由本义引申而来的。例如“学”字的“学习”“模仿、效仿”“学习之人”的含义,“生”字的“有生命力”“不成熟”等含义。......
2023-10-21
认知感处于正方体的正前方,它是个体对自身一种较为直接的认知,如认为“我是一个学生”“我是一名教师”等,这些身份的认知往往可以通过某种外在的或显性的方式得以展示,比如当个体符合一定条件进入学校学习时,便具有了学生身份,因而也形成了对“我是一个学生”的认知感。同样,当个体获得了教师从业资格,正式进入学校或其他机构从事教学活动时,他在获得教师身份的同时也形成了对“我是一名教师”的认知感。......
2023-10-21
夏荷对学习的不同认知,一方面与其当时的认知发展水平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其当时的学习环境、学习特点有着紧密的联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夏荷的学习经历当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因此,夏荷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十分积极。从夏荷的这段叙事当中不难发现,英语老师是她持续投入学习的一个动力因素。......
2023-10-21
常青的叙事更能体现出他作为后者的一面,常青为了成为“三好学生”,努力地成为他人眼中的图像。尽管常青这里没有明确提及学习,但是从“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的学习多为一种被动的学习,他所体现出来的身份图像也更倾向于一种典型的学生身份。当师生关系紧张时,常青对英语学习非常消极,而当师生关系比较亲密时,常青对英语学习又非常积极主动,并获得了明显的学习效果。......
2023-10-21
从春丽的叙事中可以看出,春丽对学习的认知比较单一,在不同时期,学习有不同的图像,从学习是为了受表扬到学习是为了考试再到学习是为了找工作。在春丽的叙事当中,此时春丽的学习动机更多的是以外部动机为主,比如考虑到一些就业方面的压力,从而去学习某项专业技能。从时间上来看,这也反映出了春丽学习动机的变化轨迹,即由内部动机向外部动机转变。......
2023-10-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