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终身学习者:教育目的的不同内涵及表述

终身学习者:教育目的的不同内涵及表述

【摘要】:在不同时期,教育目的有不同的内涵及表述。早在16世纪,夸美纽斯就肯定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重大作用。[5]夸美纽斯理解的教育目的有两个维度:一种是终极维度,另一种是当下或现实维度。例如,在我国,“应然”的教育目的应该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过在实际当中,人们可能并不持有或忽略了这种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对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等起着制约作用。在不同时期,教育目的有不同的内涵及表述。早在16世纪,夸美纽斯就肯定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他认为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5]夸美纽斯理解的教育目的有两个维度:一种是终极维度,另一种是当下或现实维度。不过,自此以后,关于教育目的的讨论多倾向于后者,即对当下教育目的的讨论。

关于教育目的,陈桂生教授也对此进行了多番思考和论证,他认为教育目的有“应然”和“实然”之分,“应然”的教育目的即教育目的应该是什么样子,“实然”的教育目的即实际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样子的。例如,在我国,“应然”的教育目的应该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过在实际当中,人们可能并不持有或忽略了这种教育目的。同时,教育目的还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来理解,这也是近代历史上两种主要教育目的取向:一是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取向,如从裴斯泰洛齐、康德、赫尔巴特、福禄贝尔到斯宾塞,都倾向于关注“个人的自由发展”或“个体的全面发展”;二是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取向,如纳托普、凯兴斯泰纳、迪尔凯姆、杜威等,倾向于“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这里需要提及的是,无论是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还是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二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有很多的交集,例如,社会本位的教育论者也会以实现个人发展作为对自己观点的辩护理由。此外,教育目的还可以从“外在”的教育目的和“内在”的教育目的两个层面来理解,“外在”的教育目的通常是根据一定国家或地区的一般情况与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念做出的一般性的教育预想。而教师教育工作的目的属于“内在”的教育目的,可以被看作一种“实然”的教育目的。(www.chuimin.cn)

当前,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教育目的出现了一定的异化,教育不再关注对人类社会经验、文明的传递,不再是以发展人类文明为前提从而帮助学生挖掘、发挥自己内在潜力的过程,也不再具有促进学生成长的意义,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被狭隘地应用在训练学生的专门技能、技术和技艺等方面,以达到求职谋生的目的。不可否认,当前的教育(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训练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工具。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以文凭考试为教育目的”“以升学就业为教育目的”“以求职生存为教育目的”的现象比比皆是。尽管我们一再从各种层面宣称“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过上有意义的生活”,但是在真实的教育实践当中,我们所真正认同的教育目的实际已经出现了偏差,变成了一再地追求教育所能够带来的效果,而非关注教育本身。学生发展实际上也成了某种教育利益相关者(包括学生本身)的工具,而不是出于对个体价值本身的考虑。那么,究竟什么是教育目的,相比其他各种理解,我更认同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怀特的理解,即教育的目的不应该只有一种,教育其实可以有多重目的。例如,教育目的是指让每个学生成为自主的个体,在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做决定,自己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又例如,教育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道德意识的个体,这种道德意识既体现在个人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也体现在个体作为社会公民、民族、国家乃至世界一分子的层面上。[6]所以说,教育目的应该是多元化的诉求,基于不同的视角、立场或价值观,教育目的是有所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