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成为终身学习者:什么是教育

成为终身学习者:什么是教育

【摘要】:既然教育的价值如此之重,那么究竟什么是教育?教育作为一种与人发展相关的术语从古一直延续至今。当前,有两种关于教育的理解颇具代表性:一是将教育作为传递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或活动,例如以某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对人类已有的生活经验、道德、社会风俗、规范、价值观等的传递和传承;二是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而这种培养人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种目的导向性的特征。基于人类自身的立场,人是教育或受教育的主体。

教育是一个逐渐开放、包容和多元化的概念。从这个层面来理解,自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教育就以某种特定形态存在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之中,在人类社会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教育更是起到了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既然教育的价值如此之重,那么究竟什么是教育?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或者其他个体都谈到了教育。我国古代的伟大先哲孟子较早就提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人生境界,东汉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作为一种与人发展相关的术语从古一直延续至今。当前社会,人人都在谈教育,似乎都可以对教育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那么他们所指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是指同一个意思吗?如果说要给教育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义,这当然也是可行的,但是一定不是唯一的,因为任何定义都是基于特定时期的特定理解,总是不可避免地体现出历史的合理性和现实局限性的矛盾。昨天之于今天是历史,今天之于明天也将成为过去,我们对今天的认识只能是对当下及过去事物的概括或反映,无法准确地定义到未来的世界,这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之所在。例如,捷克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育观或许在那个时代具有显著的时代引领性,但在今天看来也少不了历史局限性的矛盾。

尽管我们对教育的确切概念暂未获得广泛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陷入了不可知论的逻辑,相反,当前人们对教育的理解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接近教育的本质及核心。至少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相信,不论到什么时候,对教育的恰当说明都要在合理的多元主义与彻底的相对主义之间寻找出路。[3]同时,我们也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教育与“学习”“教学”“学校教育”“人的发展”等概念有着显著的关系。当前,有两种关于教育的理解颇具代表性:一是将教育作为传递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或活动,例如以某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对人类已有的生活经验(包括知识、技能等)、道德、社会风俗、规范、价值观等的传递和传承;二是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而这种培养人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种目的导向性的特征。其实,以上两种理解也只是视角上的差异,其在本质上似乎并无多大的不同。不过,随着当前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以及越来越将教育与学校组织形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教育看作一种有目的的、专门培养人的活动似乎更适合当下的社会发展现状和水平。(www.chuimin.cn)

基于人类自身的立场,人是教育或受教育的主体。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关于教育的讨论均关涉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题。杜威认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体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在个体出生时就无意识地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情绪和情感。教育引领受教育者,使之具有理性的接受能力、价值观与美德,以确保他们(归属人身份)的地位。教育是一种促进人生命健全发展的活动,是一种意涵“生命在场”“意义”“自由”“尊重”“创造”的活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