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Ni、Co、Fe基复合材料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Ni、Co、Fe基复合材料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Co2也是一种SCs高容量的正极材料,由于其层间距大、成本低,其理论比电容值可达3460F/g。免黏结剂的Co2与CNT阵列电极产生高比电容值及优异的倍率性能[197],Graphene/Co2复合物输出的比电容值明显高于纯Co2。截至目前,在以往的报道中Co2及其衍生物表现出高的比电容值,但较低的活性物质负载量和较低的电势范围将很大程度上限制其在SCs中的实际应用。

在众多金属氧化物中,Co3O4以其价格低廉、氧化还原活性高、理论比电容值突出(3560F/g)、可逆性好、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取代最先进的RuO2的理想正极材料。近年来,人们致力于合成不同形貌的Co3O4纳米结构,如纳米片、纳米线、纳米管、气凝胶、纳米花和微球[186-188]。例如,长在泡沫镍上的Co3O4纳米片阵列以其独特的3D分等级结构,具有快速的离子、电子运输能力,获得了2735F/g超高的比电容值[186],介孔Co3O4纳米线阵列随意地生长在泡沫镍上输出1160F/g的比电容值,经过5000圈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90.4%[189]。Co3O4纳米管因其结构独特、比表面积大展现了优异的比电容值(574F/g)[188]。为了提高Co3O4电极的导电性,引入各种各样的富碳材料形成复合物用于SCs[126,190-192],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的Co3O4/CNT复合物由于二者间的协同效应比纯Co3O4拥有更高的比电容值(418F/g)[190]。研究表明,石墨烯/Co3O4复合物在水溶液中获得的最大比电容值为243.2F/g[126],3D石墨烯泡沫支撑Co3O4纳米线输出1100F/g的比电容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193],柔韧的、独立的Co3O4/RGO/CNT纸状电极输出的比电容为378F/g[192]

Co(OH)2也是一种SCs高容量的正极材料,由于其层间距大、成本低,其理论比电容值可达3460F/g。Co(OH)2电位氧化沉积在不锈钢上输出比电容值为890F/g[194],多孔Co(OH)2/Ni复合物由于Ni的引入提高了导电性,其比电容值高达1310F/g[195],海胆状介孔Co(OH)2纳米线由于其有序的微观结构、分等级的孔隙度、良好的导电性,输出的比电容值为421F/g[196]。Co(OH)2为一种p型半导体,在动力学上不利于支持高功率密度所需的快速电子传输,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引入CNTs和石墨烯等导电碳材料构建复合纳米结构成为一种有效途径[124,197]。免黏结剂的Co(OH)2与CNT阵列电极产生高比电容值(12.74F/cm3)及优异的倍率性能[197],Graphene/Co(OH)2复合物输出的比电容值(972.5F/g)明显高于纯Co(OH)2(726.1F/g)。截至目前,在以往的报道中Co(OH)2及其衍生物表现出高的比电容值,但较低的活性物质负载量和较低的电势范围将很大程度上限制其在SCs中的实际应用。(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