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典型超级电容器是由双电极、多孔隔膜和电解液共同组成的。事实上,随着各类超级电容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可重点结合不同电极材料的优势以提高装置的性能。其他因素如碳材料的内部电阻、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表面润湿性能、边缘效应和循环性能等,都直接影响着SCs的电化学性能。......
2023-10-20
当前多数商用SCs都是由碳材料构成的,具有价格低廉和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碳基SCs产生双电层电容,由于在充放电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化学反应,所以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很长的工作寿命。然而,它们的最大电容受活性电极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限制(对碳材料来说一般为0.15~0.4F/m2或约150F/g)[71]。商用碳基双电层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一般为3~5W·h/kg,远小于电化学电池[铅酸电池为30~40W·h/kg,锂离子电池为10~250W·h/kg],如此低的能量密度不能满足车辆、风力发电厂及太阳能发电站能量储存装置的需求。
在大多数碳基材料中,尽管多孔碳基材料拥有高比表面积,但多孔碳的低导电性限制了其在高功率密度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72]。尽管CNTs拥有高导电率和大比表面积,但CNT基超级电容器也有明显不足[73],如电极与集流体之间的接触电阻较大,从催化剂和无定形碳带来的内在杂质以及高昂的生产成本都阻碍了CNTs在SCs中的实际应用。因此,设计研究具有高性能的新型碳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成了近期的研究热点,石墨烯的出现为双电层电容材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与传统的多孔碳材料相比,石墨烯拥有高导电性、大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层间结构,所以石墨烯材料非常适合应用于电化学双电层电容器[74]。
与EDLCs相比,赝电容器通过法拉第反应过程储存电荷,即在电解液与电极表面上电活性物质间发生快速、可逆的氧还原反应[75]。其主要的电活性材料包括以下3种:(a)过渡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76],如RuO2、MnO2、Ni(OH)2;(b)导电聚合物[77-79],如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c)表面有含氧官能团和含氮官能团的材料[75]。与EDLCs相比,赝电容器具有更高的比电容,但这些赝电容器电活性材料的进一步应用仍然受限于其较低的功率密度和较差的循环稳定性,这主要是赝电容材料的低导电性降低了电子传递效率以及在氧化还原过程中材料结构遭到破坏造成的。与锂电池中离子深深插入材料晶格中不同,赝电容来自弱的表面吸附离子,表面官能团、缺陷、晶界都可以作为优良的氧化还原中心用于电荷储存反应。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的比电容值比碳电极高出一个数量级,有报道指出,在低扫速或低电流密度下,金属氧化物电极能够提供大比电容和高能量密度。如:电沉积NiO薄膜电极在1mol/L KOH电解液中,当扫速为1mV/s时其比电容为1776F/g,但是当扫速增加到100mV/s时,其比电容仅为原来的23%。所以金属氧化物由于以下缺点不能单独作为SCs电极用于实际生产:
①除了RuO2以外,大多数金属氧化物的导电性都非常低。金属氧化物的高电阻率增加了电极的片层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特别是在大电流密度下引起了较大电压降,所以其功率密度和充放电能力较差,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www.chuimin.cn)
②纯金属氧化物在充放电过程中逐步增加的张力会引起电极的断裂,导致较差的循环稳定性。
③表面积、孔径分布和孔隙率在金属(氢)氧化物中很难调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发展碳材料和金属(氢)氧化物材料的复合电极是合理的,二者可以取长补短,从而提高电化学性能。在这样的碳纳米结构/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电极中,碳纳米结构不仅作为金属氧化物的支撑材料,而且为电荷传输提供了通道。在大电流充放电下,碳纳米结构的高电子导电率有助于提高复合物的快速充放电能力和功率密度,金属(氢)氧化物则作为储存电荷和能量的主要来源。金属(氢)氧化物的高电活性有助于碳纳米结构/金属(氢)氧化物的比电容和能量密度的提升,并且复合电极中二者产生协同效应降低了材料成本。碳/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组成成分、微观形貌和物理性质决定了SCs电极的性能,开发研究碳/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电极是为了同时拥有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优良的循环能力和快速充放电能力。碳材料作为一种组分在不同维度上与金属(氢)氧化物结合形成的多维复合物是一类优异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其中石墨烯与Ni(OH)2的复合物为近来的研究热点。
有关Ni、Co、Fe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的文章
一个典型超级电容器是由双电极、多孔隔膜和电解液共同组成的。事实上,随着各类超级电容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可重点结合不同电极材料的优势以提高装置的性能。其他因素如碳材料的内部电阻、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表面润湿性能、边缘效应和循环性能等,都直接影响着SCs的电化学性能。......
2023-10-20
在这项研究中,5%纳米多孔碳是由聚丙烯酸钠制得并与20%石墨烯复合而成。这项研究体现了孔体积与石墨烯含量对设计SCs电极的重要性,孔体积需要优化至小于0.7nm,引入石墨烯可以提高复合物的导电性从而获得最好的电容性能。......
2023-10-20
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定义如下:其中,Q为单位质量电极上储存的电荷量,V为工作电压窗口。超级电容器由于其不同的储存能量机制,可分为以下两种基本类型:电化学双电层电容器[8]。通常情况下,具有大比表面积的碳基活性物质被用作EDLCs的电极材料。这类电容器源于电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5,10]。图1.1双电层电容器和赝电容器2电池电极装置示意图[11]......
2023-10-20
Fu等人[159]将α-Ni2膜电沉积到Ni片上,发现其具有超高的电容值。结果显示,α-Ni2粒子具有出色的电化学活性,作为单电极比电容值高达2595F/g。在这些方法中,将高导电性的石墨烯引入Ni2形成复合物是一种有效的、直接的方法。另外,Ni2纳米颗粒负载在石墨烯表面可以作为间隔物有效地降低石墨烯片的团聚,最终保持高比表面积,所以研究Ni2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2023-10-20
近年来,FeOOH以其优异的负电位窗口和高的理论比电容值,成为一种新型的阳极材料,具备各种形状和成分的FeOOH已被开发成SCs的电极。FeOOH也与其他材料,如金属氧化物和富碳物质结合形成复合物。Zhang团队[176]采用水热法制备出极其细小的α-FeOOH纳米棒/氧化石墨烯复合物作为SCs的电极材料,以氧化石墨烯和醋酸铁为原材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直接反应制得。α-FeOOH纳米棒平均直径为6nm,平均长度为75nm。......
2023-10-20
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不损失SCs高功率容量的基础上,研究设计出价格低廉、能量密度高的电极材料。本书通过优化Ni、Co、Fe基复合电极材料的组成、形貌及结构,使其组装成同时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SCs,对拓展SCs在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及便携式电子产品等前沿领域的应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023-10-20
Co2也是一种SCs高容量的正极材料,由于其层间距大、成本低,其理论比电容值可达3460F/g。免黏结剂的Co2与CNT阵列电极产生高比电容值及优异的倍率性能[197],Graphene/Co2复合物输出的比电容值明显高于纯Co2。截至目前,在以往的报道中Co2及其衍生物表现出高的比电容值,但较低的活性物质负载量和较低的电势范围将很大程度上限制其在SCs中的实际应用。......
2023-10-20
利用氮吸附法在NOVA 2200e仪器上测量PCNA等样品的比表面积,采用的是解吸等温线法,温度设定为77 K。用去离子水洗涤后,最终得到紧密贴合在Si晶片上的PCNA基板。进行表征和SERS测量之前,所有PCNA基板均保持在密封干燥的环境中。图2.17多孔碳纳米线阵列的合成和表征合成PCNA的步骤;PPNA和PCNA的拉曼光谱;PPNA和PCNA的I-V曲线测量,碳化过程后,基板的电导率显著增加,表明PCNA具有典型的半导体特征;PPNA和PCNA的 EDS光谱......
2023-06-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