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北京理发业起源与发展历程

北京理发业起源与发展历程

【摘要】:北京的理发业起源于清代。北京是国都,所以剃发之令更加严厉。此后他们又辗转介绍同乡人从事理发业,所以从清初到解放前300年间,北京理发业以宝坻人为最多。罗和尚受此殊荣之后,声名大噪,被尊为理发祖师。1926年有了专门为女子理发的理发店,或在理发店里专设女部。理发业日益兴旺,逐渐形成了一些规矩。

北京的理发业起源于清代。清代之前,男子都是束发,胡须任其生长,女子则或挽发髻,或绾等于头上,不需理发。不过佛教和尚和尼姑必须剃光头,都是由寺里八大执事之一的“维那”负责“剃度”的,但并未形成行业。甲申之变,清军入关,强令汉人按满人的习俗,剃头梳辫,着统一服装。

北京是国都,所以剃发之令更加严厉。对此,当时许多汉人竭力反对,用拢发包中的办法来逃避。摄政王多尔衮知道后大为震怒,下令在地安门、东四、西四及正阳门箭楼前搭建席棚,中间供奉清世祖顺治下令剃发的圣旨牌,勒令过街行人入内剃发,违抗者当场斩首,这就是所谓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一时间北京变得杀气腾腾。由于京城地面广阔,仅这四处设棚不能使更多的汉人前去理发,于是清政府准许从军的左翼匠后伙夫,请领牌照在各街巷建棚或担剃头挑子串户作剃头营生。剃头挑子一头是三层抽屉的坐凳,里面放置剃刀、梳蓖、磨刀石等工具,另一头生火炉子,上面有个铁或铜的圆桶锅热水,上有一个铜盆,后面立一根刁斗桅杆,上挂黄布牙边长方旗,再上有“奉旨剃发蓄辫”字样。这种剃头挑子被称为“一头热”。自此,北京出现了剃头行当,后来结成剃头帮,人们称之“剃头匠”,客气的称“剃头司务”。被列为百业之一。所谓“左翼匠后伙夫”,就是清兵入关时在亨东三河、香河、武清等县掳掠来的民夫,其中以宝坻县人为最多。此后他们又辗转介绍同乡人从事理发业,所以从清初到解放前300年间,北京理发业以宝坻人为最多。由于剃头匠们帮满人做事,结果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郑成功组织结盟反清,72行都可入盟,惟有剃头匠一行被拒绝入盟。

理发业奉明代罗和尚为祖师,罗和尚是隆福寺“维那”,相传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太子头上生疮,御医须剃去溃脓处头发才好敷药治疗。可是,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礼教,御医不敢妄动,只得奏明熹宗,熹宗思考再三,便诏罗和尚来宫中为太子剃发。罗和尚受此殊荣之后,声名大噪,被尊为理发祖师。当时的剃头匠并不开店设铺,只是肩上挎一黑漆描金小工具箱沿街招徕,手执一铁制的“唤头”,又叫“响铁”或“报君知”,让它碰出清脆的“登……登……”声,使人知道剃头的来了。

剃头挑子完成清统治者下达的任务后,剃头匠们自认有功,仍以此担为营业设施,只不过把刁斗上的“奉旨剃发”的布诏去掉,换上一面镜子。有的人不再串街,开始在固定地方营业。

端打推拿、舒筋捶背是剃头匠的绝活,人们常称他们是不切脉、不开处方的医生。他们只在有关穴位上和疼痛处运用敲、拍、揉、搓、推、拿、端等手法,很有疗效。特别是端腰杆,顾客坐在凳子上,剃头匠站在身后,双手挟着腋下左右轻摇摆,然后左膝顶着臀部猛劲往上一提,同时喊一声“嗨!”顾客猛一惊乍,腰部“嚓”地一声,顿时周身出汗,四体舒服。又如治颈项失枕,患者坐凳上,剃头匠先给提肩、揉大椎、推松臂筋,然后左手托着下巴,右手托着后脑将头左右摇几转,猛然用“闪劲”把头往上一提,“嚓”地一声响后,患者脑袋就运转自如了。舒筋捶背是用拳头在顾客的遍体,轻重有节奏地捶擂,发出“扑扑”响声,然后用双手手指卡捏大动脉发出脆响声来,人就会感到全身及四肢轻松舒畅;挖耳更是玄妙,一个竹筒里装上各式竹耳挖勺、大小鹅绒毛扫、铜丝弹条、绞耳毛小刀、小铜起子、夹子等工具。先用绞耳小刀绞去汗毛,然后用耳挖勺细挖。再用小夹子夹起耳屎,用起子将松薄皮夹出,用铜丝弹条在耳里一弹,弹得耳里嗡嗡响,最后用绒扫扫净,顿感全身舒麻。有的人竟在挖耳中进入睡眠状态,这玩意有个名字叫“小安逸”。打辫子也是他们的绝活之一。如嫌头发多、辫子粗不雅观,他有本领打得小巧玲珑,如嫌头发少辫子像耗子尾巴,他能给添上头发或用黑色丝线裹起,辫子打来不大不小、油光水滑恰到好处。剃头匠还给满月或周岁小儿剃胎发,由于孩子大小,不肯合作,他会一面剃一面诓小儿不要乱动,剃完还要恭维几句吉利话:“剃去胎发,越剃越发,人财两旺,金玉满堂”;“麒麟送子到府庭,朝中又添新贵人。状元及第登皇榜,禄位高升喜盈门”之类,因为这是给孩子第一次剃发,含有“洗礼”的意思。(www.chuimin.cn)

辛亥革命后,人们不再留长辫而留短发,剃发行当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剃头担子纷纷转向“厂子铺”来。这“厂子铺”在门面的东西两面按有靠背椅子,对面壁头上挂起方镜,原来的青布蓝布的围帕改成“漂白洋布”的转单。洗脸盆是苏白铜的或“洋瓷盆”,热天还在于花板上挂几排木框架、中间夹一排葵扇拴上麻绳,由小徒弟来回拉动扇风纳凉,一般人叫它“土电扇”;还请写字好的人写招牌,什么“喜来剃头铺”“正容厂子铺”等等。他们还招请高手剃头司务做活路,收入按主六客四的“四六开”分账。这种规模和气派自然比剃头挑担于大得多,因此生意十分兴隆。接着,行业中人又开动脑筋,着意装演内部设备,理发工序也进一步考究起来,又公议了一个帮规,每到腊月初八至除夕夜,理发收双价,由小师弟敬顾客一支“哈德门”香烟,客人给点喜钱,由师弟、师哥、大伙均分。

1912年,人们思想落后守旧,妇女还是不敢进理发店理发,这时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理发行当,司务全是广东、扬州、苏州、上海的妇人,大家叫她们“梳头婆”。这些人原是在大都市替富宦人家的太太、少奶奶、小姐梳妆打扮的,有的曾为名妓梳妆。1926年有了专门为女子理发的理发店,或在理发店里专设女部。店铺设备、匠师技艺、所用器具和材料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西化,改用推子、剪子、洋刀、沙发转椅和厚玻璃长镜。那时这些器具多数是舶来品,日本货占其中百分之八九十。

理发业日益兴旺,逐渐形成了一些规矩。一是理发标志,除了大门上安装霓虹灯招牌外,还在门上竖立一根红、白、蓝三色相间的旋转灯柱,十分醒目,夜间发出耀眼的灯光。二是小理发店和剃头担子、背剃头箱的发明了“罗祖帮”的通用隐语,用牛、月、汪、则、中、辰、星、张、崖、足代替一至十的数字。如同行问:“今天搞个好多把头?”如答:“月中把。”即是二元五角。或答:“则的几。”即是四元多钱,三是因受到理发厅、美容院的冲击,背箱子的剃头匠在城市难于求生,便去偏僻的乡镇串农村求生活,有的专槁“单看耳”和推拿舒筋端打。

到了抗日战争中期,理发行业日新月异:电动磨面、吹风、理发、烫发、染发、发明“飞机头”型、“空中堡垒”型、“大小香蕉卷”型、“大小波浪”型、“骑士”型、“好莱坞明星”型、“出水芙蓉”型等等新发式随处可见。到解放前,北京约有理发店600余家,比较著名的如中国、中央、美白、德原等,多集中在前门、王府井、西单一带,职工不下5000人。解放后,理发业发展很快,全市有理发店760家,其中特级的10家,一级的100多家。1956年又从上海迁来了华新、紫罗兰等四家著名理发店。20世纪90年代的今天,北京理发店己增至千家,发型更是千姿百态,大型理发厅多兼美容服务,中小型理发店纷纷改为洋味十足的发廊、发屋,操此业者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港台著名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