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东江碧水滋润香港大地

东江碧水滋润香港大地

【摘要】:与此同时,港府还派出大批船只到珠江取水。一项由国家拨款3584万元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就这样敲定了。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周总理毅然拍板兴建耗资数千万元的东深供水工程,这体现了总理,也体现了祖国母亲对香港儿女深切的关怀。从此,滔滔涌涌的东江水化作悠悠不尽的慈母情,像母亲的乳汁滋润着港岛的每一寸土地,滋润着港岛的每一个儿女心田。

一、浩浩南海孕育着灿烂夺目的“东方之珠”,咸咸的海水却无法养生这个岛上的子民。“水,水,水!”像迷失在戈壁滩上的跋涉者,香港儿女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地向祖国母亲呼唤……

在浩瀚的太平洋上,在雄鸡状的神州版图南端,一个鸡蛋大的小岛紧挨着雄鸡的胸脯,她就是被世人喻为“东方之珠”的香港。

香港在百余年前乃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150年前,当英国侵略者以胜利者的身份向清政府索要国土时,昏庸的慈禧太后拱手将这个“小渔村”奉送给了英国人。于是,这个千百年来的神州小岛便被划入了英联邦的版图。

英国人丰富的资本主义经验与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聪明能干的精髓合二而一后,香港这个“杳无人烟”的小岛,竟随着太平洋的潮涨潮落,奇迹般地繁华起来。原先的茅房木屋渐渐为琼楼玉宇替代,原先的一缕缕袅袅炊烟变成了一条条滚滚的烟龙,原先的一只只木船舢板慢慢变成了一条条钢铁巨轮,原先只有数千人的小渔村,很快便变成了数十万人的大海港。然而,随着工厂的崛起,人口的剧增,香港的淡水资源却日甚一日地枯竭了。

1895年,香港奇旱,全年总降雨量还不足46英寸,港府实行晚上制水,使地处热带的香港人初尝了缺水之苦。

1929年,香港出现了严重水荒,七八十万市民只靠306条街的水喉供水,起初是每天供水4小时,后来竟减少到2小时。当时多少香港人仰天长叹:“淡水贵如油,淡水贵如油啊!”为解决港人的吃水用水,当年的广九铁路局将多列车厢改为水箱,组成运水列车到深圳取水。与此同时,港府还派出大批船只到珠江取水。水乃生命之源,无水等于无命。据报载,当时香港大约有20多万人因水荒而离开香港,多半工厂也因此而倒闭。

白驹过隙,时到1963年,香港发生了半个世纪以来的大旱——山塘干涸,田地龟裂、草木枯萎。为保生存,港英当局采取了4天供水一次的制水措施。一条条望不尽的水桶长龙,一队队蜿蜒曲折的候水者队伍发出了一声声的呼唤: “水,水,水!”

由于严重缺水,这一年香港的织造业、漂染业减产近半,农业损失逾千万元,13个行业停工减产损失达6000万港元,数十万工人相继失业。刚刚蒸蒸日上的香港,被旱魔折腾得气息奄奄。当时,香港曾举行了三天三夜的祈雨法会。尽管僧人们法术使尽,尽管信徒们好愿祈尽,然而上苍依然滴水不降。“月光光、照香港,山塘无水地无粮,阿姐担水去,阿妈上佛堂,唔知(不知道)几时无水荒。”这首当时流传全港的童谣,正是当年香港苦旱的真实写照。

“水,水,水!祖国啊,快给您的儿女送水来吧!”几百万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华儿女,甚至连那些金发碧眼的洋人,在上帝不理,佛祖不睬的时刻,齐齐将渴望的目光投向深圳湾的北边。

二、“卖出去的儿女也永远是自己的儿女”。在共和国最困难的岁月里,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祖国以慈母的胸怀,源源不断地向港岛的儿女奉献出自己的甘甜乳汁……

“水,水,水!”香港百万儿女的呼声,飘过深圳河,飘过深圳湾,飘到五羊城,飘到首都北京。

1963年12月8日,寒流下的羊城一派萧条。可是在中央中南局书记陶铸的家里却热气腾腾、春意洋洋。周恩来总理端坐在客厅中央,全神贯注地倾听着陶铸、广东省长陈郁等领导同志的工作汇报。当听到陶铸述说今年粤港大旱,香港同胞连水都喝不上时;当听到为解决香港淡水困难,广东拟在东莞石马河兴建一个供水工程,将充沛的东江水引入深圳水库后再输往香港时,周总理高兴得当即对陶铸和在座的领导说:“供水工程由我们国家举办,应列入国家计划,作为援外专项项目,因为香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自己的同胞。”陶铸等领导听了周总理的明确指示后,顿感如释重负。一项由国家拨款3584万元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就这样敲定了。

3584万元,这在90年代的中国也许算不上一个大数目,但在共和国三年困难时期,这可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了。经历过那个时期的香港同胞和中国人都记忆犹新,在那天灾加人祸的三年里,国家内外交困,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周总理毅然拍板兴建耗资数千万元的东深供水工程,这体现了总理,也体现了祖国母亲对香港儿女深切的关怀。

有道是:“卖出去的儿女也永远是自己的儿女”。香港虽然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借给了英国,但香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仍是中国人。为了使香港同胞不再受缺水之苦,陶铸和陈郁等领导说干就干。他们组织了一个强有力的工程领导班子,从全省各地调集了一大批干将,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下,一项造福粤港近千万人民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很快便在1964年2月20日正式动工了。经过1万多人11个月的昼夜奋战,北起东莞桥头镇东江河畔,南至与香港只一桥之隔的深圳河边,全长达83公里的输水工程,将东江水从海拔2米,经8级抽水站,逐级提升至48.6米后注入雁田水库,再经深圳水库源源不断地输往深圳和香港。这项工程于1965年1月竣工,同年3月1日正式向港供水。从此,滔滔涌涌的东江水化作悠悠不尽的慈母情,像母亲的乳汁滋润着港岛的每一寸土地,滋润着港岛的每一个儿女心田。从此,香港永远告别了“山塘无水地无粮,阿姐担水去,阿妈上佛堂”的年代,像深圳河这边的万千同胞一样,尽情地吮吸母乳东江水。从此,香港如鱼得水,甩掉了“死港”、“臭港”的恶名。香港,在悠悠东江年深月久的孕育下,繁荣稳定,并脱颖而出成为灿烂夺目的“东方之珠”,在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七年七月一日,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三、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八十年代初,一个伟人的睿智目光投向南陲。春秋十五载,“东深人”在伟人挥手处,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用清粼粼的东江水,又孕育了一颗“南国之珠”,还孕育了一颗举世瞩目的“神州之珠”……

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严寒的年代。“文化大革命”像纷纷扬扬的大雪,把本来生机勃勃的中国弄得死气沉沉。“三巨星”的陨落,“四人帮”的捣乱更如雪上加霜,几乎使中国这棵大树失掉了最后一片绿叶。有幸的是,“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70年代末,中国人民敬爱的邓小平力挽狂澜,在“已是悬崖百丈冰”的严冬里,给严寒的神州大地送来一阵阵和煦的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神州处处冰雪融,久经寒冬的祖国又迎来了一片明媚的春光。

要搞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构思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把睿智的目光投向了祖国的南陲。

创办几个经济特区,再造几个香港,杀出一条血路来……

总设计师一声令下,千军万马奔向深圳。昔日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瞬时人欢车喧。顷刻,深圳成了举世瞩目的热点,成了全国人民向往的开放改革圣地。

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水。工地要水,工厂要水,宅区要水。“水,水,水!”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深圳竟成了香港历史的回音壁。几十万、几百万的深圳人像几十年前的香港同胞一样在千呼万唤着水。

“开荒牛”们不会忘记,深圳曾因缺水工地无法开工,工厂无法生产。深圳人不会忘却,在酷热的夏日,因水龙头无水而无饭吃无水喝,无奈只好跑到商店去买矿泉水蒸馏水面包和饼干来解饥渴。深圳的企业家们更不会忘怀,好些“三来一补”企业因缺水而影响了经济效益,外商因失去信心而中断了投资;好些意欲在深圳发展的外商,刚踏上深圳这块热土,闻说供水无法保障后便摇头而去。“水,水,水!”水成了深圳特区这个新生儿的血液,水成了深圳迅速崛起的生命线。

在崛起的深圳身旁,“南国之珠”东莞也在腾飞。先发达于深圳的东莞人,在改革开放的号角鼓舞下,迈开了更大的步伐。他们依托丰厚的经济基础,甩开膀子大干。东莞在一日千里地发展,工厂如雨后春笋,企业如逢春百花,外来工如过江之鲫。莫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东莞人却“身居江边无水饮”。不是东江水无情,也不是“东深人”无义,皆因原只给香港输水的东深供水工程,此时已成为杯水车薪。

“水,水,水!”这是香港人的呼唤,这是特区人的呼唤,这是东莞人的呼唤,这是千万人的呼唤,这声声呼唤,唤得身处深圳的“东深人”心如火燎。支持深圳特区建设,支持东莞经济腾飞,成了广东水利建设者和“东深人”的当务之急。于是,广东水利建设者和“东深人”马不停蹄地在70年代、80年代、90年代,进行了3次规模一次比一次大的扩建工程;特别是近几年来,投资6.5亿元兴建了水量水质保证工程;使东深供水工程得到正常运行。至今年为止,东深供水工程已拥有23座抽水站,6座拦河闸坝,2座中型水库,3个水电站,5个供(管)水站,15公里长的人工渠道,45公里长的输水管道和6.42公里长的大型输水隧洞,1座全国最大规模的潜水泵站,1座日处理源水400万吨的东深供水源水生物硝化站,还有完整的配套专用输变电工程。抽水设备总装机容量达8.18万千瓦,供水能力可达17.43亿立方米,相当于首期工程供水能力的10倍。这其中,向香港年供水能力为11亿立方米,深圳为4.93亿立方米,东莞为1.5亿立方米。截至1998年12月底止,东深供水工程33年来供水总量已达157.7亿立方米,其中供香港108.9亿立方米,深圳27.6亿立方米,东莞21.2亿立方米,基本满足了香港、深圳、东莞三地的用水。

悠悠东江水,深圳东深情,粤港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是东江河用自己的乳汁,是“东深人”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孕育了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孕育了东莞这颗“南国之珠”,孕育了深圳这颗“神州之珠”。悠悠一江水,三珠璀璨明。“东深人”实在是功不可没。(www.chuimin.cn)

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身处“窗口”的“东深人”,凭借改革开放的东风,闯出了一条“以水养水,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水利建设之路……

又是一年春风至。在1994年3月1日东深供水第三期扩建工程建成通水暨对香港供水29周年的庆典大会上,水利部部长钮茂生对东深供水工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热情地赞扬东深供水工程是“一流的工程,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益,一流的服务。”

正如钮部长所言,33年来,“东深人”创造了赫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许多香港同胞把东江河喻为母亲河,把东江水视为生命水。“东深人”不但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深圳的健康成长,东莞的兴旺发达立下了汗马功劳。远的不说,单说90年代以来,东深供水局便三度被评为“广东省先进集体”,1992年还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管理先进单位”。深圳市政府除连年在党建、绿化、治安、计生等等方面给予表扬奖励外,1995年还授予“东深”“先进企业”的光荣称号。在经济效益方面,1992年,资金利税率、销售利税率、人均创利税等三项经济指标在全国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遥居首位,被国家统计局载入了“中华第一”的光荣史册。根据国家统计局1996年统计资料,在全国十大盈利工业企业中,该局利润指标居全国第八位。一个净资产仅占全国同行业4.6%的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国的11.1%,创造了占行业80%的利润的奇迹。1997年该局被国家统计局命名为全国工业行业排头企业。1998年成为全国水利系统第一个获得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称号的企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若问“东深”的“源头活水”来自哪里,“东深人”会毫不隐瞒地告诉你——

它来自领导体制的改革。1988年,“东深人”便将传统的党委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改为局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它来自调整机构,建立一个统一、精干、高效的供水生产管理系统,使各处室职责明确,任务落实。实行从一级核算到三级管理二级核算,有效地加强了企业管理

它来自改革人事制度,打破干部终身制,打破干部工人界线,实行干部聘任制和竞争上岗,使干部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它来自改革劳动用工制度,科学地进行定编、定员、定岗,局长分别与工会签订了集体合同,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它来自改革内部分配制度,有效地推行了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要形式的工资分配制度,真正打破大锅饭,体现多劳多得。

它来自实行泵站、电站的班组改革。实现了站长、班长、值班员逐级管理、层层落实的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了基层班组的现场管理职能和作用。

它来自科技兴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东深人的共识。改革开放后,他们加大科技投入,先后建起了微波通讯,卫星云图水文监测、水质化验等系统,并加强信息系统、集中监探系统建设,太园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建立,目前世界同类工程最大规模的东深供水源水生物硝化工程的建成投产,必将大大地增加了东深供水工程的科技含量。

它来自大胆改革投资制度。他们建立了“以水养水”的投入产出机制,以自身效益滚动发展。供水工程除首期由国家拨款3584万元外,以后的三次扩建工程均未再花国家1分钱。

它来自改革供水价格体系。为使企业更好地发展,更好地为粤港人民服务,他们改革供水价格体系,对港供水由人民币结算改为港币结算,改固定价为市场浮动价,改一种价为境内境外、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分别作价。

它来自改单一经济为复合经济。他们坚持面向市场,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在“以水为主”的前提下,他们根据“全方位、多层次、高科技”的思路,兴建了工业区,兴办了“三来一补”企业,还涉足旅游、种养、机械、化工、建筑、运输、加工、房地产和酒店业等十几个行业。

它来自改革水利基建体制。从工程建设议标到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加强建设项目管理,确保“东深”建设工程质量。

1997年6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在“向香港供水32周年纪念报告会”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东深供水工程的历史功绩和成功经验。

弹指33载。“东深人”从呱呱坠地,经历了学坐学爬学站学行学跑的阶段,从稚稚孩童变成翩翩少年,从勃勃小伙变成威威壮汉。33个春秋,既有晴天朗日,也有风雨雷电;既有鲜花掌声,也有荆棘怨言;既有坦坦通衢,也有坎坎坷坷。但是,勇于开拓的“东深人”,在叶旭全、陈国儒等领头人的带领下,终于闯出了一条闪烁着中国特色的水利建设之路。

回眸来路,“东深人”忘不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陶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粤港人民的深情厚爱。没有他们的运筹帷幄,就不会有“东深人”的诞生、成长。

回顾往昔,“东深人”同样忘不了国务院、水利部、广东省、省水利厅、深圳市、东莞市领导和群众的关心支持,没有他们的领导和呵护,就不会有“东深人”今天的辉煌。

前程遥万里,事业无止境,“东深人”33年来从未停歇过前进的脚步。他们正在描绘更新更美的宏图,为保持香港回归的繁荣稳定,为深圳再创辉煌,为东莞再次腾飞而呕心沥血、出力出汗,为“三珠”永远辉耀南国、辉耀神州、辉耀世界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不仅是“东深人”的壮语豪言,更是1500多员工的实际行动,滔滔东江、香江会作证,巍巍梧桐山、太平山会作证,粤港人民和未来的历史将会永远作证。

(李健辉)

原载1999年1月18日《南方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