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东江碧水润紫荆:东深托起东方之珠

东江碧水润紫荆:东深托起东方之珠

【摘要】:香港当局只得派船到珠江口取水救急。香港同胞深情称东江水为“幸福水”。为了不断满足香港的需求,东深供水工程先后进行了三次扩建,整个建设历时16年,耗资20亿元,开挖的土石方总量可以从深圳到北京筑一道1米宽、10米高的墙。29年来,东深工程已累计向香港供水72.8亿立方米。不仅如此,在深圳由昔日的边陲小镇一跃成为繁华的现代化都市进程中,东深供水工程的贡献同样辉煌。

当我们踏上深圳水库大坝的时候,强烈地感受到了祖国大陆和香港共同跳动的脉搏。取自80多公里外东莞市桥头镇的东江水,经过8级46米高的提水,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流向香港。世界上的许多人都知道有个繁华发达的香港,然而有多少人知道,香港的食用水有7成多是东深工程提供的。

如果我们把香港比喻为镶嵌在珠江口外的一颗明珠,那么东江水则是滋润她的乳汁。香港的许多老人至今不会忘记1963年大旱的情景,300多万港九居民生活用水困难,成百上千的人排队等水;最苦的时候每人每天平均只有20公斤的食用水。香港当局只得派船到珠江口取水救急。从1963年6月25日第一艘运水船“伊安德”号驶抵广州黄埔港响起的汽笛声,到今天香港预委会委员方黄吉雯女士在庆典会上的肺腑之声“祖国,我要向您道声谢谢”,30多年的风风雨雨,包含了多少骨肉之情,凝结了东深人多少心血。滔滔不尽的东江水说不完,也写不尽。香港同胞深情称东江水为“幸福水”。

为了不断满足香港的需求,东深供水工程先后进行了三次扩建,整个建设历时16年,耗资20亿元,开挖的土石方总量可以从深圳到北京筑一道1米宽、10米高的墙。三期扩建均是在边供水、边施工的条件下进行的。现在东深工程对香港的年供水能力已达11亿立方米,是首期工程的17倍多。难怪,水利部部长钮茂生讲到“没有东深供水工程,就没有香港今天的繁荣”时,香港知名人士霍英东等带头鼓掌。从60年代到80年代,香港的经济保持了十几个百分点的高速增长,人口也由60年代初的300多万人增加到600多万人。如果没有东深工程供水,这样的发展速度简直是难以想象的。29年来,东深工程已累计向香港供水72.8亿立方米。不仅如此,在深圳由昔日的边陲小镇一跃成为繁华的现代化都市进程中,东深供水工程的贡献同样辉煌。

东深29年的发展史,向人们昭示了一个真理,水利已不仅仅是灌溉、舟楫之利,它已成为现代化的城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www.chuimin.cn)

(陈小江 李先明)

原载1994年3月12日《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