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香港开埠后最严重水荒,一九二九年

香港开埠后最严重水荒,一九二九年

【摘要】:香港开埠后最严重的水荒,发生于一九二九年。该年的雨量接近七十吋,虽比一八九五年为多,但由于香港的人口已增加了不少,耗水量大得多,所以水荒非常严重。六月间,香港六个水塘已有五个干涸见底,可见荒情非同小可。后来,水荒愈来愈严重,当局特别成立一个食水供应委员会来应付。港督金文泰认为要解决香港的食水问题,须在九龙新界多开水塘,并将九龙的食水引到香港。

香港开埠后最严重的水荒,发生于一九二九年。该年的雨量接近七十吋,虽比一八九五年为多,但由于香港的人口已增加了不少,耗水量大得多,所以水荒非常严重。六月间,香港六个水塘已有五个干涸见底,可见荒情非同小可。当时全港的入屋水喉一律停止供水,七八十万市民只靠三百零六条街喉供应食水,最初每天供水四小时,后来减为两小时,这段时间市民扑水的紧张繁忙自可想见。后来,水荒愈来愈严重,当局特别成立一个食水供应委员会来应付。首先宣布所有的水喉全部停止供水,市民都须到特设的供水站去领水使用。又将九广铁路局的火车厢全部改为水厢,组成运水专用列车,开到深圳河去汲水运回九龙;另外还组成船队,驶进珠江去汲取淡水;还在港岛的海边砌筑不少临时储存淡水的水池,船队所载来的淡水就是先注入这些水池中,以分配给市民。为了防止有人前来偷水,这些水池日夜都有武装警员把守。

既然当时水那么珍贵,有些人也就干起贩卖食水的生意来,以水艇到宝安县等地运载淡水到香港出售,大概每桶取价五仙至两毫,可谓相当昂贵了,因为当时叉烧饭的售价,只不过是大碗五仙、细碗三仙而已。总之,物以稀为贵,在战乱年头,甚至曾经有过一碗米可换一两黄金的事情,这是不能片面比较的。

当时不少市民不堪制水之苦,纷纷离港返乡,据说因此而离港者多达二十万人。直至是年八月,天公才大发慈悲,连降大雨,水荒始告解除。(www.chuimin.cn)

香港蒙受空前大水荒之时,位于荃湾东北城门河谷的城门水塘正在加紧兴建(早在一九二三年已开始建筑),且已完成了若干工程。当局鉴于这次水荒影响至大,乃加快兴建城门水塘和加强供水建设。港督金文泰认为要解决香港的食水问题,须在九龙新界多开水塘,并将九龙的食水引到香港。结果,一条海底输水管便在一九三〇年三月间完成,九龙水塘的食水开始输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