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体育教育:教师素质与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教育:教师素质与教学方法

【摘要】:所以教师对待工作的状态、教师的综合业务水平以及实际组织能力等因素,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学生是体育教师教学过程施教的对象,而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占有主体地位。教学方法是指根据体育教学目标使学生和物质媒介有效串联,调控体育教学,达到教学目的的行为方式。实用性、安全性、抗干扰性、有针对性是体育教学媒介必备特征。体育教学的主体中学生是受教育方,体育教学按人体发展规律来培养其体育素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体育教学的界定

体育教学的界定分为两层。一层是身体方面的。体育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体育教材为媒介,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体育技术、体育技能等,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全面健康的身心状态。另一层是心理方面的。体育教学属于学校体育文化的基础形式。教师和学生是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除了有效传递给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术以及体育技能等身体要接受的教育之外,更要注意培养其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总之,体育教学在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都对参与主体,即教师和学生提出了要求。

(二)体育教学的要素

1.体育教学的主体要素

体育教学的参与主体是体育教师与学生。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导向作用,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运用教师的功能进行教学。如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管理教学设施,监督学生训练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节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对待工作的状态、教师的综合业务水平以及实际组织能力等因素,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学生是体育教师教学过程施教的对象,而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占有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要达到学习效果,就要主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来调动自身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高效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这样学习效果才能得到本质提高。学生群体存在个性差异,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单单要求体育教师要因材施教还要求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师生共同努力才能高质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2.体育教学的非主体要素

体育教学的非主体要素中,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评价等能够体现社会和教育向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对学生培养应该达到的程度。这些要素围绕体育教学主体展开,并且充当着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纽带,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具有导向作用。

另外,体育教学设施作为体育教学的媒介,也是体育教学的非主体要素之一。高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媒介条件的好坏。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将体育教学信息通过媒介,如教材、场地器材、环境设备等高效传递并且实践的过程就是体育教学。教学方法是指根据体育教学目标使学生和物质媒介有效串联,调控体育教学,达到教学目的的行为方式。实用性、安全性、抗干扰性、有针对性是体育教学媒介必备特征。分析体育教学实践可知,动态结合和变化多样是体育教学主体要素和非主体要素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发挥其导向作用,及时调节体育教学的步调。体育教师自身要对教学技巧深入学习和纯熟运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控好体育教学的非主体要素,尽全力高效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www.chuimin.cn)

(三)体育教学的方向

1.以满足人体发育规律的要求为方向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就确定了:体育教学是以人体的发育规律为方向的。体育教学的主体中学生是受教育方,体育教学按人体发展规律来培养其体育素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我国国民多项素质发展的最高值主要在学生阶段,其中大学时期尤为集中。所以大学体育教学要设定科学性强、系统性强的体育教学计划,来满足大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要求。大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能够对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身心意志产生深远影响。

2.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能力为方向

体育教学要以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能力为方向,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体育教师要把学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智力特点作为参考依据,有机结合体育运动的趣味性、目的性以及对抗性,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在兴趣中获取各项能力。另外,教师要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欣赏能力和体育运动参与能力,促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终身兴趣,以获得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

3.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方向

体育教学要同时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的综合素质。首先,体育方面,要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运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其次,在德育方面,一些运动项目要求学生战胜身心两方面的困难,是对学生意志力的锻炼。学生要以道德规范与道德准则为第一位,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目标。再次,在智育方面,体育运动项目中有些对体育运动者的判断分析能力、思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致力于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最后,美育方面,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要使学生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得以熏陶。由此,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方向,合理设置体育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