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当前高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探索与研究成果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探索与研究成果

【摘要】:具体来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调查发现,传统的田径运动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短跑、长跑和跳远,在学期末的考核中的指标也就是完成跑步的用时和跳跃的最远距离。在我国高校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仍是大多数体育教学的共识,尽管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自主性越发加强,但与预期还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我国正在极力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新的课程改革在各级各类高校逐渐得到实施,但就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来看,高校体育教学仍以传统课程教学形式为主,很多一线体育教师采取的准备工作可以概括为“两背一写”,即背教材、背教法和写教案。课堂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对于教学的反馈也是以较为传统的“两率”,即达标率、优秀率来评价。从实际效果上来看难以塑造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具体来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体育教学内容分配不平衡

体育教学内容的分配不平衡,容易使一些诸如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意识培养方面的教学占据次等地位。这一问题集中体现在现代学校在体育教学中过于注重对竞技体育项目技能的教学,连同最终的考核也主要以对运动技能采用量化标准的形式进行。

调查发现,传统的田径运动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短跑、长跑和跳远,在学期末的考核中的指标也就是完成跑步的用时和跳跃的最远距离。尽管在体育教学改革后,一些高校出现了自主选择式教学模式,如提供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项目供学生选择,但课程中仍旧以对相应项目的技战术能力的培养为主。实际上这本无可厚非,但从整体上来看,这在改变教学内容的分配方面与当初的田径教学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改变的只有运动项目,仍旧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很难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全面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www.chuimin.cn)

虽然现代体育教学手段的丰富程度与过去相比已有天壤之别,从理论上来说,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显然更加丰富一些,但从实际来看,大多数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仍旧更青睐选择最为便捷和方便的语言法和示范法进行教学。

现代社会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在新形势下,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新一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的发展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难免会出现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弊端和局限性。时代在变化,学生的需求也在逐渐提升,而一贯地使用传统方法会导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总是产生一种被动的接受感觉,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其学习热情无法完全释放,无法体会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更无法主动融入自主学习的机制中。

(三)教学安排局限性较强

现代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全球范围内信息快速传递,这使得许多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体育运动如瑜伽、拓展运动等传入我国,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学生作为对新鲜事物较为青睐的群体无疑对新型体育运动表现出更多兴趣。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安排来看,仍旧过多依赖课堂授课,场地也基本局限于篮球场、足球场等,这显然无法满足大学生对运动范围扩大的要求,更不要提新颖的体育运动项目了。

在我国高校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仍是大多数体育教学的共识,尽管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自主性越发加强,但与预期还存在一定差距。教学安排的局限性影响导致体育教学课程的单一,在体育课程备课和实施教学中固守教材和大纲,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