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流行服装行业对于个人服装文化、民族服装文化、服装企业文化、服装产业文化等中的文化力量的发掘和应用,我国流行服装的文化积淀会逐渐浓郁和深厚。在流行运作中以流行预测、品牌打造、媒介宣传、市场营销等方式对服装文化进行阐释发掘,增强和提升我国服装文化的内部感召力和外部影响力。......
2023-06-22
嘻哈(Hip-Hop)作为美国后民权时代的产物,最初是表达对抗情绪的文化载体,供缺乏媒体支持的非裔美国劳工和中下阶层自由表达梦想或抒发压抑的情感,包括涂鸦、街舞、打碟和说唱四大形式。其作品充满反政治情绪、性、暴力和粗话,尼尔森·乔治认为这反映了整个国家性格中最负面的内容[1],并恰恰通过这些负面内容的表达,年轻人的反叛精神得以彻底展露[2]。布雷克认为,亚文化是位于从属位置的群体发展出的一套意义系统、表达方式或生活方式[3],它是相对于大众文化而言的,通常具有边缘性、抵抗性、风格性的特点[4]。由此可见,嘻哈文化的特性符合边缘群体向内维护团结、向外寻求平等的尝试,因此具备鲜明的抵抗性和内凝性,这也是所有亚文化的共通之处。
出于批判性和解构性,主流文化圈一直在警惕、压制嘻哈亚文化的发展,因此后者在进入我国的三十多年里一直保持低调,缓慢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嘻哈亚文化在不同时期通过影视剧、周边国家的风行、港台艺人的引入,以及本土地下团体的助推而逐步得到发展,历经地下、地上、再回到地下的历程。[5]本土嘻哈亚文化在2004年最接近“地上”,彼时台湾嘻哈歌手“热狗”在大陆引起轰动,使得嘻哈亚文化在市场意义上具备成为流行文化的潜力。但是其歌词的粗鄙和反叛性又一次引起了社会道德的恐慌,因此文化部门在全国范围内下架“哈狗帮”,使其重回地下。
在中国的语境下,嘻哈亚文化长期以来不被正视。以往的说唱比赛如“Iron Mic”“地下八英里”都由地下团体筹办,属于边缘群体自娱自乐的活动,操办《中国有嘻哈》这样的比赛更是无从谈起。那么《中国有嘻哈》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就根本而言,嘻哈音乐在中国市场潜力大。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具备鲜明反叛性的嘻哈音乐在这种语境中成了人们表达不同意见的途径,比如Bridge的《老大》就暗讽当代对于金钱和名望的崇拜,还有郝雨的《高等教育》也表达了对“填鸭式”应试现象的不满。此外,嘻哈中的说唱多是押韵、排比的短句,配有夸张的动作,这样的表现形式极具工具特性[6],有助于更好地呈现反叛性和对立程度。而且,就心理层面而言,伯明翰学派把亚文化看作寻求“认同”的行为。[7]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会主动选择能够使其需求得到满足的内容。[8]在音乐形式宏大而单一的时期,嘻哈群体的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无法在主流音乐中得到满足,而千奇百怪、充斥着暴力和粗鄙词语的嘻哈音乐却很好地照顾了他们跳脱秩序井然的日常生活的心绪转换需求。
另一方面,就节目的策划而言,节目的走红还有赖于爱奇艺平台对网综的投入和细分市场策略,在同质化的音乐选秀中找到一片“蓝海”。同时,节目选用的明星导师具有强大的粉丝基础,有利于吸引流量。再者,节目注重社交网络的宣传,积极利用网络意见领袖(如“耳帝”)助推传播。(www.chuimin.cn)
根据爱奇艺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10日,节目获得全网26.8亿次的播放量,微博话题阅读量68亿次,豆瓣评分7.2分。[9]此外,节目还被新华社、《南方人物周刊》、BBC等媒体报道,对其将亚文化借由娱乐综艺实现主流化的策略作出高度评价。就此而言,《中国有嘻哈》可以说是嘻哈亚文化的奇迹。
随着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中国有嘻哈》使嘻哈亚文化逆袭为当下的流行文化。但是,这种奇迹与其说是“自为”,倒不如说是“人造”的。嘻哈亚文化的主流化由于资本的渗入,会面临收编和消解的风险——可能仍保持独树一帜的小众品位,也可能泯然为嘻哈工业下的普遍符号。本文试图阐述,嘻哈亚文化在经由《中国有嘻哈》的包装时是居于何种状态。是单纯的被动收编,还是主动迎合?嘻哈亚文化在节目播出之后,其特征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有的话,是表面的符号,还是内在的核心特征发生了改变?
本文将化用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的“风格—收编”路径,对《中国有嘻哈》进行解读和反思。
有关华中传播研究(第八辑)的文章
随着流行服装行业对于个人服装文化、民族服装文化、服装企业文化、服装产业文化等中的文化力量的发掘和应用,我国流行服装的文化积淀会逐渐浓郁和深厚。在流行运作中以流行预测、品牌打造、媒介宣传、市场营销等方式对服装文化进行阐释发掘,增强和提升我国服装文化的内部感召力和外部影响力。......
2023-06-22
《中国有嘻哈》爆红的收视率并非来自于嘻哈亚文化内涵的抗争性,而是作为一种别开生面的音乐娱乐手段被熟知的。从长远来看,当《中国有嘻哈》退热后,嘻哈亚文化也难逃被消解的命运。就此而言,在《中国有嘻哈》中,嘻哈亚文化在商业资本的工业化复制面前大体上是处于被动收编状态的,其符号和内核都在不同程度上被消解。......
2023-10-20
[13]作为一档节目,《中国有嘻哈》的嘻哈风格是被“消毒”和收编过的。这些形式使追求反叛和真实的嘻哈沦为纯粹的表演形式。总的来说,《中国有嘻哈》借由商业资本的收编,使得嘻哈亚文化的表面符号由独特变为泛在,并通过节目的形式及周边商品体现出来。节目组为了迎合大多数受众作出的软化,已经使其失去嘻哈原有的锋芒。......
2023-10-20
以理论评价方式从服装流行角度研究文化影响力可知,文化影响力对服装流行具有思想主导作用。文化影响力是服装流行发展中的外在竞争力,是一种促进服装流行不断延伸强大的扩张力。相比较而言,东方服装文化影响力相对弱而单一、传承为主,内在驱动力强。流行服装会随着商品文化附加值的增高而提升文化价值和销售价格。当今流行服装的文化影响力处于文化消费品竞争激烈的语境中。......
2023-06-22
根据站场与广场的高差关系,线侧式站房还可细分为线侧平式、线侧上式和线侧下式3 种类型。图6.5线侧式站房我国客货共线铁路车站大部分为线侧式车站。线端式线端式站房位于站场的一侧顶端,如图6.6 所示。根据站房与站场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可采用线上式、线下式和地下式站房布局。目前,我国长大干线铁路还没有桥下式站房的实例。图6.8桥下式站房3)地下式地下式站房是指车站站房位于地下的车站。......
2023-08-21
五代时期,军阀混战,政治黑暗,文化跌落到最低谷。所以,宋学的兴起必然推动政治改革运动的开展。关于这一点,余英时在《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2]一书中有详细论述。庆历新政失败后,改革的呼声并没有平息。从第一项变法措施出台,王安石就遭到了士大夫的一致反对。面对朝廷内部高级官员的一致反对,王安石改革的决心毫不动摇。......
2023-07-04
发生在南宋朱熹、陈亮之间的“王霸义利之辨”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公案。正因为如此,朱熹和陈亮之间的王霸之辨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先生主编的《宋明理学史》认为朱熹、陈亮之间关于王霸义利的论辩,反映了理学思想与功利思想的对立。首先应指出,前人对朱、陈王霸之辨的诠释成果丰硕,是本文研究的起点。在对三代和汉唐的评价方面,朱熹认为三代实行的是王道,汉唐实行的是霸道。......
2023-07-04
从营销角度来看,微信能帮助传播、销售和服务,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微信也提供了另外一片广阔的天空。企业号是对内经营管理的重要助手。企业微信的合理使用,确实能帮助各种企业降低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时间成本,提升内部效率,如果进一步提升其作用,甚至可对企业整体供应链和财务等体系都给予更多的助力。更重要的是,它能通过以微信为核心的各种场景,提供更多的生活类互联网服务,刺激更多的价值产生和产生更多的业务经营。......
2023-11-17
相关推荐